从“声景”到“生境”:声音景观的共生性研究
2016-05-14程慧福黄婧
程慧福 黄婧
[摘要]: 环境健康性是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之一,其中声环境的质量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环境声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分析人与声音以及声场环境间的关系,通过感知其环境属性的心理体验延伸到对群落衍生的声环境研究,深入探讨声景特质,以及和生态同构的“共生圈”。
[关键字]: 声景; 生境; 城市景观; 共生; 人文生态 ;环境属性
1、 Soundscape概述
“Soundscape”一词可译为“音响范围”“听觉景观”或“声音景观”。它由芬兰地理学家格拉诺于1929年率先提出,而在国内,《声学学报》 则首先译为“声景观”,本文简称“声景”。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它为人们在城市中生活、旅游、休闲提供高品质的声环境,也能清晰地反映城市客观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历史以及民俗特质。
目前来看国内对于景观探索往往忽视了声音景观的开发应用。声景设计并不是单一地、任意地创造新的音乐来填充空间,它是兼具生态性、人文性的共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我们不仅要把声音作为景观中一个要素给予重视,同时,强调与其发展动态关系的受众、传播介质及其场域,使之在提升我们的环境声质量过程中发挥美的作用,同时更好实现旅游休闲内心体验和满足感。
2 、声景属性及要素
声音发生在我们周围,作为声景的一份子,既可能是声源也可能是听众,有时也作为介质传播定量的声音。声景属性包括物理属性和环境属性,这两方面均可被人耳所感知,并通过大脑识别记忆。物理属性通过对声的量化监测和数据统计,以声学理论为基础的声景形式研究。我们把声音要素的音量、音调、音色等,归纳为物理属性; 透过声音与听者记忆、情怀及意识产生碰撞,体会其承载传达的人文内涵和生态特征,可将其称为声景观的环境属性。
声音景观的体验与评价必然通过听觉来感知,其物理属性的量化则成为心理影响的重要指标。若环境中一旦消除了“噪音”,也就是将声的物理量控制在另人耳舒适的声级阈限内,游客才会乐于接受声景观所传达的与环境相呼应的文化信息和自然特质。
声音、听众、环境是构成声景观的三大要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以环境为声音场域,声音和听众互动共存的生境。我们总是会习惯性首先将声音、环境进行联觉分离,令声音信息碎片化地辨别,较少考虑环境共生性,在评判声景观中蕴含的自然和文化信息时无所根据。这样往往只会割裂要素之间紧密关系,过分强调声音的量化分析和内容传达,而因听众所处的位置、自身体质和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做出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3、 声音景观的共生性研究
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不但具有自然生态的宜人性,人文环境的舒适性,视觉体验的丰富性,同时合理运用声景因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声景、视景与生态的多元结构“共生圈”。
声景质量的优劣性对于其构成要素具有显著影响,不仅要从声音发生的自然性、人文性、差异性、共生性等方面研究,结合听众的身体条件、精神状态和文化背景等,还须考虑声音产生、发展的动态环境适宜性、共生性。
3.1声景与自然生态共生
尽管人的活动始终改造着自然,但由于其生物属性对大自然的向往,人工声景也力图建立更好的生态系统,便于人与环境及其中生物因子友好互动。声景中的听众,不仅包括有主观意识的人,也有动物以及其他生物物种,如此才构成完整的自然生态听众系统。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噪声不但对人有害,强噪音会造成动物烦躁恐慌,死亡乃至数量锐减;而植物也无不例外地一旦陷入“烦躁情绪”中,刺激性声波会抑制叶绿素的光和作用,阻止养分的吸收而缓慢衰败;反之,舒适的声景观则促进各生物种群和谐共生。
当人聆听声音通过大脑来辨别其表达的自然信息,与原有对大自然记忆产生共识,不自觉地达到情景交融,以景喻情。多种自然声景巧妙搭配,如梅林罄竹、落花流水,达到人、声、环境的共生互动。
3.2 声景与人文生态共生
人文声景便是将声音元素注入文化景观中,这些声音大多是包含社会民俗、历史文化以及地域主义等人文信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营造文化认同感的意境,延续和继承优秀民族传统。
声音与生态构成的人文景观共同成就了整体文化的“共生圈”。古寺钟鸣、礼乐祭祀以及乡村古戏台与戏曲文物的保留,几种不同的文化实体相对存在,共同构成和谐的生态场,以无形的形式树立地域文脉的标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由于某些特定的精神诉求形成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化行为的传承的整体性拓展了声音与听者的共同感受。
声景包含的人文因素既有整体性,也有差异性,不同的民声唱法须在特有的自然、地域、声音场域下,形成了歌曲与生产生活的共同体,构成了相契合的整体文化,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共同相守。声景特质运用于不相依附的文化地域,就会丧失应有的文化价值和存在意义,如吵闹市集中的一处庙宇,没有客观的寂静声场,鸣钟诵经就无法很好传达佛教清静脱俗的教化主张。音声没有了“用”的场合,便失去了自身,如果礼俗消失,声景的场域就失去了昔日的“共生圈”,失去了声音赖以生存的温床。令人心生共鸣的声景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信仰,它是联通既往精髓与现世传承的链接纽带,人文声景脱离栖息生境便难以生长,人文生态没有特有赋予的声音,必将时过境迁失去昔日的色彩。
结语
无论是人为构造的声音还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声音,背后构成的共生环境,智慧与文化,总是与人文生态共同相守、互相作用,感受历史赋予我们声音的记忆。深入研究声音景观的共生性,透过声音符号表象,合理应用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开拓了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声景设计不单是声音这一“物的设计”,同时也是时间、空间、不同听众的多角度设计,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生态因素,将声景视为有机统一的共生系统,才能提升声景的品质,增加环境健康性,创造和谐而可持续的多元环境,才能营造出宜居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李国棋. 声景研究和声景设计[D].清华大学,2004.
2.邰惠鑫. 环境声学与声生态学[A].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 2008.4.
3.郭树荟. 唤起声音的记忆——音声构成的生态美学及表现意义[J]. 音乐研究,2011,0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