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槐树枝枯病、根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6-05-14王厚杰王维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症状

王厚杰 王维

【摘 要】:根据近年来对园林树种的应用,总结出槐树枝枯病、根癌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为槐树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槐树枝枯病;根癌病;症状;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园林树木的病害在防治上更为谨慎,对一些传统树种的病害防治,已经不能追求利用药物防治,更为广泛的是通过预防措施来防治树木发病。根据近年来的一些经验,总结槐树枝枯病、根癌病的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以供参考[1]。

槐树枝枯病别名烂皮病、枯枝病、干枝干梢。槐树根癌病别名有槐树根瘤病、根头癌肿病、黑瘤、长瘤子、根癌、肿瘤[2],为害刺槐(洋槐)、槐(sophorajaponicaL.)。据国外文献记载,本病的病原细菌能侵害83属,约300种木本和草本植物,如苹果、梨、樱桃、李子、桃、杨、柳、山楂等。

1 症状

1.1 槐树枝枯病

生于生长衰弱的幼树枝干部,在冻伤、日灼伤等伤损的死组织或干枝干梢上也有发生。患病部位长出致密的疹状黑粒体,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每逢阴雨连绵后或空气湿度较大时,分生孢子器于顶部突破表皮层,露出黑色的壳口,挤出大量分生孢子,堆积干涸,粗糙。病菌的菌丝体继续向上下扩展蔓延,以至整个枝干部长满疹状突起,即分生孢子器。病菌也能为害叶片和幼茎[3]。

1.2 槐树根癌病

症状多发生在幼树、幼苗根颈部,有时也在侧根上,形成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瘤子,初期小而平滑,累生或相互愈合,淡黄褐色,以后颜色变深,粗糙感觉,直径4.00 mm~9.50 cm。

在受害轻微、瘤子小而少的情况下,本病对树木的影响不甚显著,地上部无明显的变化。在根癌(瘤子)年年增生长大、土壤瘠薄或旱情较重时,由于根瘤对寄主代谢作用的破坏,使受害植株的地上部表现出长势衰弱、叶色发黄、早期脱落、枝叶干枯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树木慢性死亡。

2 病原

2.1 槐树枝枯病

病原学名为槐生大茎点菌(Mcrophoma sophoricola Teng)。病原菌隶属于不完全菌类,类球壳菌目(壳霉目)、类球壳菌科(壳霉科)、单孢无色亚科,大茎点菌属(亚壳霉属)。分生孢子器埋生、单生或孤生,也或多或少聚集群生,成熟时,顶破枝干表皮层,稍稍露出疹形壳口,分生孢子器无子座,壳口部比较明显,近似球形或稍稍扁球形,壳壁黑褐色至深黑褐色,炭质,(192.50~364.00)μm×(l60.50~273.00)μm;分生孢子器内充满单孢,无色透明,平滑,长纺锤形或葵花子仁形的分生孢子,(20.50~24.50)μm×(6.20~7.80)μm,分生孢子近似长椭圆形。病原菌属弱寄生、强腐生性真菌,以后期(秋末)成熟的分生孢子器在枯枝干上越冬,为次年初期侵染的病菌来源。

2.2 槐树根癌病

病原学名为极毛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nes(Smi tlhet Towns.)Conn),是一种很小的短杆状细菌,近似杆状或卵形,(1.50~3.00)μm×(0.30~1.00)μm,具有2~3根单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

据文献记载,植物根癌细菌系土壤习居性细菌,在没有寄主植物存在时本文世纪论文网(www.21cnlunwen.com)提供,能在土壤中存活几个月甚至一年多,高尔连科认为,根癌病原细菌的寄生性很不稳定,在环境条件改变时,容易丧失其寄生性或致病性,病菌通常在被害部潜伏越冬,随受病组织脱落在土壤中存活,并扩散传播,也借助于苗木或土壤带菌而远距离传播,遇寄主植物自根部或根颈部的各种伤口侵入。据田觉五郎记载,病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白色、圆形菌落,不液化明胶,使石蕊牛乳变为蓝色,且能凝固。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0 ℃,最高温度为37 ℃,最低温度为0 ℃,致死温度为51 ℃,耐酸碱度范围为pH 5.7~9.2,最适pH为7.3。

3 防治措施

3.1 槐树枝枯病

同病原菌属弱寄生,强腐生性真菌性病害[4]。

3.2 槐树根癌病

3.2.1 切断传播途径 减免一切有利于病原菌侵入的伤口,如虫伤、冻伤、嫁接伤、砂石摩擦伤和各种机械伤,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3.2.2 严格实行苗木检疫 选除病苗,检验时发现可疑的苗木可用1 %~2 %硫酸铜液消毒,发病株也可以用消过毒的锐刀削除病患部分,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石灰乳(生石灰2 kg,水0.50 kg)涂伤,病株周围改换新土填充,也可以用漂白粉做局部土壤消毒。

3.2.3 合理选择苗圃 选择未发生过根癌病的土地或种过玉米或其他禾谷类作物的地块作为苗圃地,而不应采用种过蔷薇科植物的园田地作圃地,如果结合育苗,用预先栽植发病严重的双子叶植物(高度感病植物)作为检验植物,当认定检验圃是发病较重的圃地时,应停止使用,或改种禾谷类作物三年后再使用。选择偏酸性,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作圃地。

3.2.4 加强苗圃地的管理 苗圃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置,雨季更应加强排水措施。当选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作苗圃地时,应使用有机肥料或其他酸性肥料,禁忌使用石灰。选用发病地作圃地时,可用生石灰消毒或实行换床土、垫净土等方法,减免病菌感染。

【参考文献】:

[1]薛金国,尤杨,黄广远,等.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薛金国,张付根,闫惠吾,等.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与实践[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

[3]李振卿,陈建业,李红伟.彩叶树种栽培与应用[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7.

[4]桑娟萍,席忠诚.国槐枝枯病的综合防控[J].中国林业,2012,⑸:37.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原来我们都有病
晕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