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扶桑》再版
2016-05-14
从1995年发表迄今20周年,严歌苓的长篇小说《扶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度出版。3月6日,严歌苓现身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与《扶桑》的超级拥趸、阿里音乐董事长高晓松和著名书评人史航展开一场名为“优美的文学和糟糕的历史”的对谈。
和小说本身一样,《扶桑》的发表过程也颇为传奇。上世纪90年代初,严歌苓负笈美国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她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常处于近乎疯狂的写作状态,完成之后又严重自我怀疑。《扶桑》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后来,她看到台湾《联合报》的征文启事,遂以匿名投稿,未料竟斩获第一名10万元大奖。写《扶桑》,也是写华人在美国的屈辱史,严歌苓说:“当时就是一股气。我一天写7000字,没有这股气顶着,可能写不了这么快。”
“爱我吧,不要救我”
碰到扶桑的题材是在1993年。严歌苓跟先生约好吃午饭,他来晚了,她无意走进附近的中国移民历史陈列厅。迎面一张巨大的照片上是这个女人:“穿着华贵,态度雍容,有一种神秘在她身上。旁边的白人男人对她回头,有时候是惊艳的,有时候很狐疑。”下方一行注解,这是旧金山淘金时代的名妓。
为了寻找“扶桑”,严歌苓读了两三年的书,翻遍关于旧金山历史的资料。其间一句话让她动心:“当年陆陆续续被卖到旧金山来的中国姑娘将近有3000人,跟她们有关系的白人男孩大概有2000人。”于是有了唐人街妓女扶桑和白人男孩克里斯的爱情故事。
淘金时代的旧金山是一片蛮荒地域,起初没有宗教,与外族妓女恋爱并不是羞耻。随着宗教、法律的介入,基督教开始拯救中国女人。严歌苓说,小说里的男孩克里斯代表了基督教的男性,他把救赎的愿望混淆于自身的爱情与情欲。但是扶桑的整个爱情就是一句话:“爱我吧,不要救我。”她只要他行为和情感当中“爱”的部分,而不要“拯救”的部分。
“他们两个文不对题。一个人想救人、爱人、想得到人,另一个坚强极了,柔韧极了,谁也毁灭不了,不需要人来拯救。”严歌苓说。“这是一个双方内心的所有呼喊和所有需要都对接不上的悲剧。”
植物式的“女性强大”
扶桑是个“不小巧”的女子,神秘,善忘,迟缓,是西方眼里作为欲望对象的东方的象征。
“扶桑不卖笑,她卖的是自然,卖的是普通的口音,卖的是懒散的样子,卖的是时刻的反应。她的自然让她一下子变得非常夺目。”史航在扶桑的身上看到一点蒙昧,一点动物性。“白人少年克里斯要救赎,可他成长着、救赎着、爱着,最后发现,你解放她、你奴役她,你都触及不到她的内心世界,这个东西特别的抓我。”
小说里有一个细节,扶桑被修道院从妓馆救出,病愈后,她从垃圾堆捡回并穿上以前沾着血污、让白人少年克里斯着魔的红衫子。这个情节让高晓松震撼:“感觉她像一个天使,必须穿回做妓女的那身衣服才是她自己。”
扶桑也是一个地母一样的女性,对苦难有惊人的忍耐力。严歌苓认为,平静接受、不予反抗,这是中国底层劳动妇女对苦难的态度。
波伏娃将女人称作“第二性”,可凭什么是第二性?以什么为轴心将她定为“第二”?“女人的体能也好,康复能力、伤愈能力也好,从科学上来看是更强的。女婴儿比男婴儿生病更少,生了病也更容易恢复。男人是更娇嫩的。”严歌苓说。“所以我想创造扶桑这样一个女奴,她又是最自由的一个人。”
史航认为,从前文学作品里女性的强大,是在男人的世界里,遵循男人的规则,比男人更狠。“扶桑是另外一种强大,不是学男人的强大,学的是山川河流的强大,植物的强大。”史航说。
买《扶桑》,拒绝《西贡小姐》
《扶桑》的题材和《蝴蝶夫人》、《西贡小姐》一脉相承,但唯有《扶桑》让高晓松读出了肌肤发痛的感觉。他自己掏钱买下《扶桑》音乐剧的改编权,却婉拒了百老汇排名第二的《西贡小姐》。
“我这辈子都是挣别人钱,人家投资拍电影我去拍,人家投资做唱片,我去当制作人我写歌。我就是一个卖艺的,从来没有买过艺。”买《扶桑》,高晓松是“这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音乐剧必须情节简单,冲突强烈,需要大场面开场。高晓松在将《扶桑》改编成音乐剧时,将开场设置成悬念:“旧金山的警察乱套了。每天发现一个人被杀,被杀的男人胸前都少了一颗扣子。”这个设计来自小说的另一个细节:在白种人血洗唐人街、轮奸名妓扶桑时,她下意识从每个人外衣上咬下一颗纽扣。爬起身时,扶桑的两手捏满了扣子。
小说《扶桑》是复合性叙事框架,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叙事交错使用。作者的旁白不时出现,为的是完成“女性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是第二性”的追问。在音乐剧里,高晓松滤除了旁白,单纯讲述扶桑的故事,舞台上赫然一张竖着的床,带着那种“辛辣的,陈年滚滚的味道”。
不写作的状态不可爱
严歌苓称自己是个清醒的作家,“在中国很多人成为‘Som -ebody,被架起来了、是个人物了。但因为我不生活在国内,所以我对自己的职业也好、地位也好都还能很清醒地看待。”
因为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严歌苓觉得自己“不写作的状态是不可爱的”。“我觉得我今天干了四个小时活,我才有一个理由来喜欢自己。”这是她天天坚持写作的原因。
小说里反复提到作者查阅的160本记载华人华侨的血泪史书,文献资料复现了100多年前的移民浪潮和华人在旧金山的屈辱史。《扶桑》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包法利夫人”的故事,而是几代华人移民的生存状态,是东西方文明间互相的抛媚眼、吵闹、冲撞和永不相互理解。《扶桑》英文版的名字叫《Lost Daughter of Happiness》,严歌苓表示,美国出版商并不懂扶桑花是种什么植物,但lost所代表的“失乐园”对他们却有特殊的意义。
本刊整理自《南方都市报》
耶鲁大学努兰医生的12堂生命课
书名:生命的脸: 耶鲁大学努兰医生的12
堂生命课 (HOW WE LIVE)
作者:舍温·努兰(Sherwin Nuland)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现实世界里,医生当然是最接近死与生的人群,对此理应比其他人有更高深的见解,但我们显然不可能都通过成为医生这样的方式来了解死亡与生存,那么是否有退而求其次的途径呢?比如有这样一位医生,他有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高瞻远瞩的视野,细腻悲悯的情怀……同时又具有高超的叙事、说理能力,由这样一个人写一本介绍死与生的书,是不是会让我们通过一条捷径了解死与生呢?
幸运的是,这样的医生这样的书,居然早就存在了。这个医生叫舍温·努兰,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教授,他站在医学的角度用哲学家的宽厚和历史学者的审慎、清晰地阐述了生与死的定义、生与死的意义和生与死的境界,让这个本来属于医学领域的话题,具有了浓厚的哲学、伦理学的意味。
《生命的脸》阐释了与我们相伴一生的身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臭皮囊”,而是一个包罗万象、完美精妙的宇宙。它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在各种惊涛骇浪的动态中调整平衡。我们的身体,蕴藏着惊人的智慧。每一种器官、组织与系统,都巧妙地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精准协力合作、复杂信息传递,维系人每一次的呼吸、心跳。面对生老病死,人体灵活应变的过程,犹如上帝造物一样神奇。我们的身体,从不轻言放弃,面对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这种精神就是生命的本质。面对性命攸关的时刻,身体比我们想象中蕴含更强大的求生意志,然而我们每每赞叹群山之高、河海之深,却未曾对自己的身体发出一声惊叹。一旦我们愈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就愈能发现人体奥妙与惊奇!
用一本新的经典开启阿狸10周年嘉年华
《阿狸·旋木花园》
作者:Hans 著·绘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上市时间:2016年3月
《阿狸·旋木花园》是继《阿狸·梦之城堡》《阿狸·永远站》《阿狸·尾巴》之后的第四本主打绘本。Hans历时三年手绘,打造全新故事,用一本新的经典,开启阿狸10周年嘉年华!
从2006年Hans画下阿狸的第一个故事《据说》,到2016年的《阿狸·旋木花园》,萌萌的阿狸与我们相伴10年,无数人通过一本本精致的绘本爱上这只穿着白色短裤的红色小狐狸。无论你是喜欢阿狸的可爱,还是常用那些贱萌的表情包,无论你是跟阿狸同样爱吃,还是羡慕它永远长不大——这部10年诚意之作,献给每一个依然相信童话的你。
旋木花园里的9个故事,分别与梦境、爱、冒险、旅行、梦想……有关,它们来源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又幻化为一个个纯美童话。孩童或大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旋木花园;快乐或悲伤,每个人都有一颗失落的童心,快来跟阿狸一起找回童年!
结尾含彩蛋,阿狸收到了小王子从旋木花园寄来的一张明信片。你是不是也想得到这张明信片?又想把心中的旋木花园寄给谁?书中有惊喜。
第一部以90后视角重述清朝通史
书名:《大清棋局:明亡清兴卷》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上市时间:2016年3月
本书为中国首部90后历史学人独立撰写,并得到学界高度认可的清朝通史。
本书以当年明月式风趣轻松的笔调来叙述史实,以黄仁宇式大历史观来做整体架构,以陈寅恪式博学严谨的考据来探明真相,是连接学术著作与通俗读物的桥梁。书中详尽记录了清朝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体系从萌芽、构建到巅峰、衰落、崩溃的全过程。书中有大量普通读者闻所未闻的正史记载,也有大量普通读者见所未见的传奇故事,事事有依据、有出处,所有叙述均以《清实录》《朝鲜李朝实录》传教士记载、明清民间士大夫文集等大量原始资料为依托。
唯大爱方能救赎
书名:背叛
作者:〔巴西〕保罗·柯艾略
译者:张剑波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即使想不起保罗·柯艾略这个名字,也一定还记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吧。这本书畅销于160多个国家,至2009年已被翻译成68种语言,单本图书语种之多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今年,新经典文化又引进了保罗的另一本小说《背叛》。
《背叛》的情节并不复杂,又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讲述。“我”嫁入豪门后,过起令人羡慕的生活,丈夫体贴入微,孩子也很可爱,还继续从事喜欢的记者工作。然而,就在一个凌晨陷入了始料未及的恐慌:每天程序化的生活犹如一潭死水,充斥着做不完的工作,达不成的愿望,掺杂着痛苦和愉悦,这中间是否有爱?既害怕周遭的一切在瞬间改变,又害怕一成不变。
诱发这一切的导火索只是“我”采访的一位作家的一句话:“我一点也不想要所谓的幸福,我的生活里就是得有爱,这挺危险的,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会在前面遇到什么。”人的心理是微妙的,这种恐惧来得并不蹊跷,也并不是杞人忧天。我们平常总是试图控制自己的不幸,不肯表露出来。如果任由压力在体内经年累月的积聚,那就很可能在看上去岁月静好的某一天,因为一个毫不起眼的事情彻底崩溃。
找到真实的自我,便会与真爱重逢。也才能还原本真的生活:人人适得其所,扮演人类应该扮演的角色。“最终的课程就是学会去爱,懂得更好地去爱。”这是《背叛》给我们的启示。
剥开毒舌 却是一颗真诚回护的心
书名:《你都不配我毒舌》
作者:金国栋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和《十五年等待猴年》的“暗恋”主题相似,这本书讲述的也是金小骚、安东尼、翠妞、SUMI几位青年男女之间友情与爱情交织成趣、爆笑又深情的青春故事。在几位男女主角轻松又戏谑的日常相处中,有女主十年如一日对男主说不出口、只好作为朋友陪伴左右的痴情,也有男主心知肚明、却无力回应,只好通过与女主之间进行另一种相处方式的“尽力偿还”的单纯、善良。作者金国栋表示之前虽然写过四本书,但这本却是他的第一本小说。读者曾经在微博提问金国栋:“这本书写的是不是你自己的故事?”对此金国栋回答:“在这本书里故事仍是虚构的,但是金小骚对翠妞的歉意与温柔是真诚的。”在本书的结尾,更是写下了对自己真实生活中的一位故友,也就是书中女主“翠妞儿”原型的告白:
以此小说献给陪我从2004年到2014年的李倩文。那十年,我不配说孤独。
关于小说的书名“你都不配我毒舌”的来历,金国栋在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上有所回答:“这里的毒舌可以拆解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损友”之间尖酸刻薄的语言;一个是毒舌背后的弦外之音。书中男主金小骚对翠妞经常报之以嘲笑,但在这背后,却又是两个人之间实实在在的关心。也就是说,互相“毒舌”是小说男女主两人之间日常相处的一种模式,但剥开毒舌这个不讨喜的外层,露出的却是一颗真诚回护的赤子之心。
孟京辉导读本《陌生女人的来信》出版
书名:《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奥)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沈锡良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面世伊始就引起广泛关注,由它改编的电影、话剧更是盛演不衰,它曾被徐静蕾搬上银幕,被孟京辉改编成话剧。近日记者获悉,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名作《陌生女人的来信》新译本,该译本由著名戏剧导演撰写导读,与茨威格隔空对话。
在茨威格所有小说中,他的“链条小说”影响最大,其小说代表作几乎都出自“链条小说”,而这些“链条小说”又充分体现了茨威格的艺术特色,即运用心理分析,巧妙地揭示人的心灵这一“黑暗大陆”,将读者带入一个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
本书收录链条小说中经典的3篇《火烧火燎的秘密》《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分别从儿童、成年女人、老年女人的视角观察人的情欲,构成人生的链条。
2013年,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将《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成了话剧,至今观众超过10万人次。孟京辉先生为本书写了导读,相信可以让更多读者理解并爱上陌生女人。
孟京辉为《陌生女人的来信》撰写了导读。在导读中他表示,“最初打动我的不是故事,而仅仅是这个名字《陌生女人的来信》。我并不觉得故事里的爱情与我有关。”但是“陌生女人”带着强烈宿意味的勇气,“让人不忍看却又不能不看,这种极致的美感就是艺术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