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

2016-05-14刘洁王聪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意见领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刘洁 王聪

[摘 要]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这个群体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通过政治方向引领、行为规范约束、综合能力提升和个体人格塑造来培育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让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传播中处于主动地位。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思想政治教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75

[中图分类号]G641;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20~29岁人口占比为29.9%,学生网民占比为25.2%,均为同类型对比中最高比重,大学生网民是中国网民的主力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网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网络意见领袖”在舆论导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意见领袖”是传播学中的概念,“在每个领域和每个公共问题上,都会有某些人最关心这些问题并且对之谈论最多,我们把他们称之为意见领袖。”而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大学生网民中的佼佼者,他们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中拥有极高的活跃度,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独特的话语风格和言论内容吸引众多大学生网民的追随,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中拥有话语权并影响舆论走向。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自发性,这个群体容易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

1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发展现状

1.1 个人综合素养良莠不齐

在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中,有些是学生干部、团体骨干,他们本身综合素质较高,拥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分辨是非,在网络舆情中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有些网络意见领袖“更具草根性,在政治信息辨别力和洞察力上缺乏实证研究的能力” ,有的言辞过于偏激,容易在发生网络事件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的个人综合能力尤其是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均有待提高。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普遍问题还在于:第一,他们正处于18~22岁的人生阶段,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是逐步向成熟期过渡,他们思维敏捷、热衷新事物,但缺乏判断,政治立场更容易受到影响;第二,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全,信息爆炸的社会,如果想成为真正的网络意见领袖,不仅需要快速占有网络信息,更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进行理解和消化,知识的匮乏导致了他们理解的偏颇,容易在信息传播中导致偏向;第三,大学生网民太过于依赖网络,而网络意见领袖则由于能在网络中找到存在感和成就感越来越远离现实社会,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的缺失导致了他们人格发育的不健全。

1.2 高校网络监管机制不全

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网络新应用的研究和应对,及时掌握师生在校园网、主流社交网站及微博、微信上的动态,形成覆盖全面、及时准确、正确引导、有效管理的高校网络信息管理机制。”。当前,高校的网络管理手段逐步加强,学校官网、官微、官方论坛大多采用实名制认证、发帖监控、动态监控的方式进行监管。但是大多数高校更重视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对于网络的监管比较欠缺。目前高校的官方网络平台一般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监管,而学校其他部门一般都拥有自己的网站、微信平台,而对于这些二级网络乃至三级网络,高校的监管是不够的,网络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反馈机制不通畅、处理周期太长是目前高校网络管理的现状。对于学校一级网络的管理,目前仍停留在发帖置顶、删帖或筛选留言的阶段,因此,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监管的滞后是极其不协调的。在对于网络意见领袖的监管方面,高校的网络监管机制更是缺失的。

2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的作用

2.1 变被动干预为主动引导

以往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干预体现在网络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之广、影响之大,令人难以想象,高校网络事件响应的速度往往又较为滞后,这造成了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舆情干预上。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网络舆情发生时迅速响应,通过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信息的解读和澄清,迅速将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充分利用他们的网络传播能力和号召力带动广大学生网民,引导舆论走向。另一方面是,通过主动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方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即进行引导和培养,将他们积极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2.2 变官方发布为多层传播

高校对于大学生网络思想阵地的占领、信息的发布多体现在官方渠道,如官方微博、微信、网站等,虽然官方消息具有权威性、可信性,但大学生在非官方渠道中更为活跃,而他们中意见领袖的话语往往比班主任、辅导员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加强对于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无疑是在官方渠道以外开辟了无数个“信息站”“瞭望台”,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可以运用自己的微博、微信对官方信息加以解读并进行二次传播,无疑能扩大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和范围。

2.3 变“任由发展”为“为我所用”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发展目前呈自发性,很可能随着某一个话题而涌现,其身份不容易被甄别,而对其的监管则更是无从谈起。学生在班级组织中被严格管理,在网络世界中却可以任意为之,长久看来,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培育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可以让虚拟的传播变得可以预见,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政治观念、媒介素养、整体人格都是经过严格筛选把关和培养的,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的舆论观,在整个信息传播的链条中处于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调整信息传播的内容、范围,还可以及时控制舆论发展的态势,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3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育的路径

3.1 政治方向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个体发展的功能,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往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来。“要提高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就要引导他们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舆论观。在当今社会,崇尚言论自由,人人都是传播者,但却并非所有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传播培训。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生活中凭借自己的网络技术、网络活跃度和言论水平自然成为意见领袖,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管理部门并未过多干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好思想政治关,从源头上进行引导。一是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二是利用各种激励手段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三是坚持个人意见与主流意识相结合,在充分尊重个人意见基础上积极疏导,确保大学生意见领袖所发表的意见符合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要求。

3.2 行为规范约束

网络世界虽是虚拟的,但必须符合社会规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人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用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首先,要加以甄别,国内学者研究得出“基于时间变化图的网络意见领袖识别算法”,可以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效识别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对于真正的网络意见领袖,要充分加强沟通并搞清楚真实身份;第二,要将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纳入管理机制中,采取奖励、惩罚、监督、评价等手段加强管理,约束其网上行为,对于积极正面向上的网络意见领袖,给予线上线下的双重优待,优先解决其学业、就业等问题,对于长期持负面言论且初步教育无效的网络意见领袖则要采取暂时封贴等措施,防止其言论扩散;第三,对于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内容给予明确规定,哪些可以传播,哪些不可以传播,给予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在政策可接受范围内最大程度的言论自由。

3.3 综合能力提升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还指出,要大力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目前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第一,政治敏感度和洞察力,要培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政治素养,哪些信息该传播,该怎样传播,是否该第一时间传播,要抓住信息传播的最佳时间点,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敏感地捕捉到受众感兴趣的信息,并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自觉;第二,知识储备能力,作为网络意见领袖无疑要占有海量信息,并及时反应,对于信息的处理和解读则建立在占有大量知识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帮助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提供知识和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知识储备,在信息传播中及时补充;第三,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逻辑思维训练,信息的传播和语言的组织要经得起推敲;第四,信息实证能力。对于网络信息不能轻信和传播,应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辨别和澄清,从官方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检验、到权威部门寻求解释、对信息进行反复甄别和验证;第五,舆论引导能力,能够预知事件的走向并及时加以控制,有效利用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身份和话语权带动和引导普通大学生网民及其舆论。

3.4 个体人格塑造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不排斥人的个性发展,而是把人的个性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中,可以充分尊重和发挥他们的个人意见和特长。但针对大学生自身发展而产生的生理、心理和人际交往问题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引导,作为领袖,他们还应在人格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首先,在心理发展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冷静对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进,要利用理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面对自身的挫折和打击时能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问题,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绝不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到网络中去。第二,在生理发展方面,合理饮食,规范作息,保持每天进行体育运动,控制上网时间,劳逸结合,要及时回归现实生活,不可沉溺于网络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帮助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提升身心素质。第三,保持现实人际交往,采取线上线下双互动的形式,通过组织读者见面会、座谈会、分享会等活动,把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拉入现实生活中,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避免由于沉溺于网络世界而造成的实际生活能力退化,同时也可增强意见的现实感,让网络信息在面对面的交往中越辩越明。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2][美]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伯纳德·贝雷尔森,黑兹尔·高德特.人民的选择[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彭琳,邓国峰.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机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2).

[4]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Z].2016.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徐会杰,蔡皖东,王剑平,等.基于时间变化图的网络论坛意见领袖识别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2(9).

猜你喜欢

意见领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微博动员、维权倡议与记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微信营销意见领袖培养现状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