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文:蓝海寻宝
2016-05-14庞贝毛艳玲
庞贝 毛艳玲
据2010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我国有47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其中近岸海域面积约27.9万平方公里。如此广阔的海域应该有非常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日益丰富多样,对海洋的索取使得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和枯竭已成定局。
如何避免竭泽而渔,使渔业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吴常文开始他人生中的蓝海寻宝。
自1981年从浙江水产学院附属浙江水产技工学校毕业留校,到担任浙江海洋学院院长,30多年来,吴常文的辛苦和收获均与大海息息相关。
30多年来,他专心致志从事深水网箱开发、大黄鱼规模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繁育等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主持的课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对海水养殖业发展、东海渔业资源养护、渔民转产转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摸家底,拓领域,护生态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16亿,新增食物需求近2000万吨。发展海洋设施养殖是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更是满足国家需求、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任务。鉴于此,摸清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家底、拓展渔业养殖技术领域、保护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等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一名水产研究者,吴常文以此为己任,数十年如一日,辛苦奔忙于东海海岸线上。
摸清东海渔业资源家底
东海区属半封闭海域,是渔业资源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海区之一,长期以来其渔业资源为我国及日本、韩国共同利用,纷争不断。该海区一直是我国海洋水产的主产区,海洋捕捞总产量占全国的40%~50%,在我国海洋渔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东海区渔业的发展,家底不清、资源衰退及渔业权益纠纷等问题也日益显露,如何促进重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由吴常文主持,浙江海洋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为主要完成单位的“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围绕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针对东海区渔业现状和特点,通过一系列调查探测、评估分析、试验实践等综合手段,掌握了重要渔业资源变化规律、突破了增殖放流与生境修复关键技术、创新了渔业资源管理策略,发展和丰富了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和技术,促进了东海区渔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立了“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吕泗渔场小黄鱼、银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立了一批增殖放流和生境修复示范区,开展了规模化增殖放流。2008—2012年,仅浙江省放流品种就达30种、放流数达37.4亿尾,建立了18个增殖放流区与12个人工鱼礁区、4个人工藻场区与5个保护区。与伏季休渔前5年(1990—1994年)平均值相比,3年约累计新增产量765.98万吨、新增产值459.59亿元。项目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208篇(SCI论文22篇、一级论文52篇),获发明专利16项、实用专利52项,制定规范7项。
开拓深水网箱技术及应用
海洋设施养殖是海洋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的海水养殖活动主要集中在近岸20米等深线以内的水域,-15米至-40米区域内利用率不足1%,开发潜力极大,而-20米~-40米等深线之间的海域养殖活动几乎是空白,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海域风高、流大、浪急,不容易架设养殖工程设施。
从海水养殖实际看,传统网箱养殖的抗风浪流性能差、养殖容量小、使用寿命短、养殖海区局限性大、容易发生病害,自身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因此,加大新型离岸网箱成套装备及养殖技术的创新力度,保持海水养殖可持续健康发展,已是迫在眉睫。
为突破-20米以深海域网箱养殖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吴常文牵头的浙江海洋学院、宁德市金鼎海洋水产研究所、台州市大陈岛养殖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开展了水动力学基础特性研究,构建了网箱成套装备的设计理论,建立了基于负责任的养殖模式的海区规划方法、跨域接力养殖模式、多元生态养殖模式,形成了完整的养殖容量计算模型,突破了新型离岸网箱成套装备及养殖关键技术,形成了适合我国海域条件的抗风浪网箱制造、配套装备和高效养殖技术体系,并通过东海区示范应用引领和支撑了我国-20米以深海域网箱养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项目一经推出,迅速在全国沿海推广应用,并出口到智利、刚果、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马尔代夫以及俄罗斯等。获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发表论文62篇,其中SCI、EI与一级期刊22篇;制定技术规范16项;获我国海水养殖鱼类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建成了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据测算,2011—2013年新型离岸养殖产量21577.9吨、产值86311.6万元。
项目拓展了养殖空间、促进了网箱养殖转型升级、改善了近海养殖环境,实现了新型离岸网箱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钻研生态化筏式技术并构建产业链
贝类、藻类是主要的海水养殖种类,约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90%。适当发展浅海贝藻类养殖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优质海产品,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海洋富营养化,防止赤潮发生。筏式养殖具有产量高、生长速度快、受敌害生物侵袭少、成品质量高等特点,在全世界广泛采用。但是,目前我国特别是东海区域筏式贝藻养殖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养殖设施简陋,抗风浪流性能差,影响养殖空间拓展;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不高;养殖品种单一,生产潜力和发展空间小。
针对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和目前海水养殖现状及筏式养殖存在的问题,吴常文带领团队通过对“生态化筏式养殖工程技术的研究及产业链构建”项目研究,初步构建了筏式养殖工程技术理论体系、创制了筏式养殖工程设施、研发了筏式养殖机械化配套设备、开发了筏式养殖新种类、形成了生态化筏式养殖产业链技术体系。项目拓宽筏式养殖海域,改善筏式养殖结构、工艺和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化筏式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健康化,开拓现代化的海洋养殖生产的全新概念和全新技术,实现了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2008—2010年本项目新增苗种繁育15.67亿粒、贝类养殖214200吨、藻类养殖66741吨,新增产值63954万元,新增利润17953万元。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已经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制订了3项标准与技术规范,发表撰写学术论文49篇,其中SCI收录与一级期刊论文11篇。
抓重点,深钻研,忙转化
我国近海曾有四大渔场: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舟山海域原来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四大渔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四大渔汛一个个消失了。现在我国近海已无渔汛,四大渔场名存实亡。
高强度捕捞是造成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渔民顺利地从捕涝业“转业”到养殖业,政府出台了众多扶助措施,浙江沿海的近海养殖业迅速崛起。吴常文带领科研团队,针对渔业结构调整需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养殖业,促进网箱养殖向深水海区推进,同时,针对重要鱼种养殖技术展开攻关,丰富了鱼类养殖品种,使渔民真正从养殖中得到了实惠。
大黄鱼深水风箱养殖新模式
大黄鱼是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我国和东南亚甚至形成了“大黄鱼消费”文化。上世纪80年代后大黄鱼自然资源开始枯竭,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大黄鱼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主要海水养殖产业,产量突破6.98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已成为我国网箱养殖数量最多,产量最大的鱼种。但是,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大黄鱼养殖产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苗种退化,生长性能较差,抗逆能力降低,跨海区养殖效果较差;小网箱养殖效能差,产量低,安全隐患严重;养殖技术粗放,单产较低,养殖品质较差;大黄鱼养殖区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低。
吴常文科研团队协同厦门大学等科研人员,通过“大黄鱼规模养殖新技术开发”等多项集成创新,改造和提升了传统大黄鱼养殖产业。系统开展了岱衢族大黄鱼规模化繁育、大黄鱼品质改良和选育、大黄鱼优质健康养殖技术开发、大黄鱼病害防控和免疫防治以及大黄鱼养殖产业链相关技术(高效饲料、活体运销、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改善了养殖大黄鱼品质,提升了大黄鱼价格,优化了大黄鱼苗种、饲料、防病、养殖与加工销售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了浙江省大黄鱼养殖产业,推进了大黄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项目实施,养殖大黄鱼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我国海水养殖鱼类有机食品认证证书,比传统养殖大黄鱼价格增加100%以上。项目执行期间,项目组建设了4个大规模苗种繁育基地、5个大黄鱼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以及2个大黄鱼饲料加工基地、2个大黄鱼加工基地、1个大黄鱼运销售基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不仅为推进大黄鱼养殖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东海人工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典范。
重要头足类养殖核心技术
头足类增养殖是新兴产业,此前我国沿海头足类苗种繁育及增养殖均为空白,增产潜力巨大。瞄准这一研究和市场空白,吴常文牵头的浙江海洋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科研团队展开了十年探索,开展了“中国近海重要头足类增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项目立足于挖掘潜力巨大的头足类种质资源,建立重要头足类苗种繁育与增养殖关键技术体系。通过持续十年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头足类增养殖基础理论体系,突破了重要头足类人工繁育、规模化养殖以及资源修复关键技术,实现了重要头足类规模化繁育、养殖及自然资源迅速恢复,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走在了世界头足类增养殖技术研发领域的前列,正在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头足类增养殖产业基地,发展前景广阔。
项目进展至今,在以下领域取得突破:掌握了重要头足类繁殖生物学特性,建立了生殖调控方法,为我国发展头足类增养殖奠定了理论基础;突破了重要头足类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繁育;创建了重要头足类养殖的核心技术,开辟了全新海水养殖类群;开发了重要头足类资源修复关键技术,促进了自然资源迅速恢复。开发了增殖放流、标志跟踪及产卵场生境修复技术,发明了养护装置、茜素红S与荧光注射标记以及标记注射枪等,建立了受精卵增殖技术,解决了幼体放流过程易喷墨死亡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放流成活率,使我国绝迹20多年的传统四大海产曼氏无针乌贼等自然资源迅速恢复。
从2005年开始,头足类增养殖技术得到稳定的推广应用,从种苗、养殖、增殖到活体销售等都得到迅速发展,头足类增养殖产业链正在形成。现已在浙江、山东、福建及天津等示范应用,并正逐渐向辽宁、河北、江苏、广东、海南和广西等沿海地区推广。目前已建立头足类良种基地3个、规模化繁育基地9个、养殖基地17个、增殖放流与生境修复基地7个。据初步估计,2012—2014年新增产值291077.8万元。
这一技术是我国第一个开发应用的头足类增养殖种类。它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我国海水增养殖提供了全新的种类,为海水养殖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对促进我国海水增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我国成为少数掌握头足类全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的国家,大大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技术水平,并为其他头足类的繁育和增养殖开发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该项目也促进了我国沿海头足类资源的迅速恢复,据渔政部门的监测和统计及广大渔民的反馈,我国自然海区的曼氏无针乌贼、金乌贼资源已有明显的恢复;更为可喜的是,它为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价值高的、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头足类系列食品,对丰富百姓餐桌,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引领饮食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项目的持续推广和应用,将形成从苗种、养殖及增殖于一体的产业链,既修复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又开发养殖种类、增加养殖产量,又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食物需求,保障国家食物的安全供应。
几十年与鱼群为伴,吴常文的身上仍然充满了实干家的激情;几十年与涛声为伍,东海已成为吴常文写意人生的舞台。让葡萄串一样的鱼卵魔术般地变成餐桌上的“无针乌贼”、把身肥肚圆的大黄鱼奇迹般地瘦身成条长肉嫩的“野生相”……吴常文的一系列研究,不仅为东海渔业资源的恢复与保护,为沿海渔民的转产转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也让众多的“吃货”品尝到更多更鲜美的东海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