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缺位到补位:地方高校在集团化办园中的角色初探

2016-05-14田劲松候长林郑红胡国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1期
关键词:办园集团化幼教

田劲松 候长林 郑红 胡国华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为促进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不少省区推行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集团化办园,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缺乏专业引领是制约集团办园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有着地方行业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专业人才优势,理应在当地集团化办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表明,不少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缺乏服务地方社会的自觉意识和方法,致使其在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缺位,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要转变办学观念,正确定位自身在当地学前教育事业中的角色身份,做到服务地方社会中的补位不越位。

关键词:地方高校;集团化办园;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18-03

一、集团化办园:地方高校不能缺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为落实纲要的精神,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幼儿园的数量急剧增加,基本办园设施设备得到了很大改善,适龄幼儿入园率快速提升,学前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由于受学前教育长期以来被边缘化的影响,我国学前教育历史欠债太多,教育的软硬件资源仍然紧缺,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量少质低”现状十分严重。

为促进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少省区推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集团化办园模式,实践证明,集团化办园确实引领了新建园的规范发展,对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功不可没。深入调研发现西部地区集团办园实效有待提升,其中专业人才紧缺和专业引领不足是制约幼教集团提升质量、发挥实效的重要原因。地方高校是培养地方师资人才的主力军,拥有区域内其他部门无法望其项背的专业人才队伍,借力地方高校的专业人才优势助推集团化办园的科学发展势在必行。那么,地方高校在区域集团化办园模式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才能做到地方高校在集团办园中“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进而实现高校与地方社会关系间的生态平衡,实现高校和幼教集团双方的“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值得研究。

课题组以贵州省T市集团化办园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T市于2014年4月响应贵州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启动了集团化办园工作,截至2015年12月,该市10个区县均已开启集团化办园工作模式,建成32个幼教集团,覆盖了全部公办新建中心园和山村幼儿园。T市将集团化办园工作重心放在了帮扶以“软件”建设为主上,主要通过先进的办园理念引领、管理经验交流、课题研究、教学研究等方式,将各幼儿园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管理融为一体,推动县域内幼教质量的整体提高。本文的研究依据主要源于对T市集团化办园的跟踪调查。

二、集团化办园的困境及地方高校职责担当

近两年的跟踪调研结合贵州省及T市集团化办园文本分析发现,贵州省及T市各级政府和幼教集团在实施集团化办园过程中目标明确,集团办园模式对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富有成效,但也存在种种问题和困难,主要如下:

(一)集团模式单一,幼儿园多元化办学需求难以满足

贵州省集团化办园工作方案提出了针对本省的四种集团办园参考模式,T市除一个幼教集团采用了“优质园办分园模式”外,其余幼教集团采用的均是“网络覆盖模式”,延伸调查表明,T市集团办园模式的结构现状也是整个贵州省的写照和缩影。就贵州省学前教育现实情况而言,幼儿园呈现出办园性质、办园条件、办园水平、服务对象等的多元化特征,单一的集团办园模式难以满足幼儿园的现实需求,模式与需求的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集团办园实效的发挥。

(二)优质资源紧缺,龙头园帮扶引领实效有限

“规模适度”是集团办园便于管理、保证质量的重要原则,为此,T市集团化办园方案明确提出了“每个集团控制在3—5个分园”的组建要求,实际情况却是部分幼教集团规模过大,以T市S县为例,该县2015年3月启动集团化办园工作,组建了两个幼教集团,成员园分别为13个和15个,S县共有51所幼儿园,能承担龙头园任务的优质幼儿园数量极为有限,S县集团办园的这一困境在T市乃至整个贵州省普遍存在。访谈龙头园园长得知:由于人手紧缺,龙头园完成本园常规工作尚且自顾不暇,对成员园的规范引领更是分身乏术,每学期虽也开展一些集团活动,但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工作实效有限。

(三)保障机制不完善,集团工作运转困难

集团办园保障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缺乏长效的财政投入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集团办园经费主要由各区(县)财政投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方财政投入教育经费的能力有限,以T市为例,该市各区(县)投入幼教集团的运转经费从2万—10万元/每集团/年不等,经费投入不足和到位不及时使集团理事会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仅影响了幼儿园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挫伤了集团成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专业引领缺位,集团办园提质升级遭遇瓶颈

普惠与优质是我国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双翼,但大部分新建园的保教质量和规范管理等内涵建设令人堪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师资队伍量少质低、专业人才紧缺,另一方面也与政府层面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工作措施不得力有关。区(县)、乡(镇)行政部门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的建设上,忽略了对幼儿园保教质量和规范管理的要求引领,虽然每年也举办一些幼儿教师专业培训和活动竞赛,但内容与形式往往是老生常谈,并未针对性解决地方幼儿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紧迫需求。

(五)教科研人才紧缺,幼儿园内涵建设力不从心

幼儿园开展教科研工作意义重大,不仅能推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等内涵建设工作的发展,也有助于幼儿教师个人业务能力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对T市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开展现状的调研发现,大部分幼儿园不能准确定位教科研工作在幼儿园发展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把开展教科研工作作为塑造幼儿园形象、提升幼儿园社会影响力的面子工程,在课题的选择和申报上往往不顾幼儿园实际,一味追求时髦、好大喜功;研究者缺乏发自内心的科研兴趣、基本的科研方法和能力,对课题的研究力不从心、疏于管理,中途夭折情况十分严重。

对贵州、广西、辽宁等省(区)集团化办园方案的文本分析表明,不少省(区)把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幼儿园教科研水平等内涵建设工作作为集团化办园的主要任务。而从T市集团化办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可以看出,优质教育资源紧缺、专业引领缺位和教科研人才缺乏等是制约集团化办园内涵提升的主要障碍。通过访谈我们深深感到:由于专业人手的极度紧缺,集团化办园成了幼儿园的额外工作负担,集团工作流于形式,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方高校是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另一支生力军,地方高校融入地方社会、回报地方社会不仅能实现其反哺功能的回归,也是地方高校生存发展的必然所需。集团化办园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搭建了极为宽广的平台,地方政府和高校应借力这一平台实现发展的双赢。

三、地方高校在集团化办园中角色的实然分析与应然选择

(一)集团办园发展:急需地方高校专业引领

集团化办园模式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大多数发达国家将“普及”、“优质”作为发展学前教育的两大主题,但由于受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制约,不少国家在平衡降低经费投入与保障教育质量两者间关系时,选择将学前教育引入市场,为追求市场经济背景下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集团化办园模式应运而生;上世纪末,我国一些实力雄厚的民办园采用了集团化模式办园,目的是借助集团内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率,扩大幼儿园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2010年两会以来,一些省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将集团化办园模式引入公办园的建设管理中,以期形成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1,2]破解教育资源紧缺背景下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的难题,带动区域内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分析国内外集团化办园缘起和发展历程可知,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园效率是集团化办园的永恒主题,而师资队伍量少质低、缺乏专业引领是制约集团办园质量提升的瓶颈,由政府为主导的集团化办园急需专业引领。

(二)地方高校的职责与使命:服务地方社会

地方高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均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3]地方高校的出现促进了高等教育类型的多元化,也迫使不同类型高校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类型、功能定位和发展特色,按照刘献君教授在《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一文中的相关界定,地方高校应属于教学服务型大学,[4]这一观点得到了地方高校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新建地方高校大都设在各省的地级市所在地,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地方财政是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5]招收的学生也以本地、本省为主,因此,地方高校在区域地理位置、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和服务方向等方面的固有特征,都决定了“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需要”是地方高校与生俱来的使命和职责,地方高校必须清楚认识自己在高等教育体制中的角色身份和教育责任,理顺与地方社会间的关系,将培养地方社会需要的人才和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需求作为主要办学目标。

(三)无为与缺位:地方高校的实然角色分析。

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地方社会行业建设中的无为、缺位现象严重,大部分学校缺乏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的自觉意识,虽也有少数高校有服务地方社会的意愿,但由于沟通地方高校、政府、行业间的体制机制不健全而难以很好践行。

从高校角度分析,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受办学积淀、经费投入、管理权属及学生来源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对自身培养本科学前专业人才的能力缺乏自信,主动放弃了引领地方学前专业的权力;二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权衡专业坚守与幼教用人市场需求的关系时,将用人市场需求作为指引办学的风向标,丢失了专业引领权;三是部分地方高校尚未转变计划经济时期“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人才培养观念,对幼教行业的时代变化和地域需求既不主动了解,也不主动适应,办学定位和模式陈旧老化,与地方幼教行业现实需要渐行渐远,失去了高校在地方行业中应有的威信和地位。

(四)补位不越位:地方高校在集团办园中的应然选择

“服务社会”并非只是地方社会的单方需求和受益,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现实所需,一方面,社会的行业需要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最大原动力;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也从地域文化和行业建设中吸取养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丰富发展内涵。

地方高校在补位服务地方社会的过程中要谨防角色定位不当造成的越位现象,调研发现,部分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服务当地社会需求时呈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或者对地方社会行业现状和需求不闻不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表现出一厢情愿的闭门造车;或者对地方社会行业需求一味顺应,丢失了必要的专业坚守,忽略了对大学本体价值的关注。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进程的推进,“地方高校地方办、地方高校为地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打开办学的围墙,主动实现与地方社会专业与行业的对接,利用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社会。地方高校既不能为了短期利益放弃大学精神,更需要赢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从而建构起一个相对独立、协调发展、适度有序的生长关系系统。[6]

参考文献:

[1]贵州省集团化办园试点方案[EB/OL].2013—02—19.

http://rsc.gzsedu.cn/(S(v1vskvzxa5wviw45tbmjrx45))/Item.aspx?id=26379.

[2]广西壮族自治区集团化办园试点方案[EB/OL].2014—04—19.

http://www.gxedu.gov.cn/Item/4241.aspx.

[3]曹毓民.试论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特色办学[N].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9):69.

[4]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32-33.

[5]唐景莉.关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理顺体制化解经费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8-02-28(1版).

[6]王建华.在合作服务中追求共生共荣——谈地方高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2007,(3):44.

From Absence to Supplementary:The Elementary Exploration of  Local University'Srole in the Kindergarten Collectivization

TIAN Jin-song,HOU Chang-lin,ZHENG Hong,HU Guo-hua

(1.2.Tongren University,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3.Yuping Experimental Kindergarren;4.No.1 Kindergaten of Tongren,Tongren,Guizhou 554300,China)

Abstract:Recent years had witness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reach a general improvement in the reg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quality,many provinces and regions carried out the government-leading collectivization of kindergarten.However,the shortage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professional guide was the important factor impeding the actual effect of kindergarten collectivization.The unmatched talent advantage in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ty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ared with other departments in local industries should make its due display in kindergarten collectivization.In fact,there was a lack of 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the right method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ty in a lo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leading to its deficiency in local preschool education development.Therefore,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of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required,positioning their own roles in the local pre-school education career correctly and serving the local society without overstepping.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y;kindergarten collectivization;role

猜你喜欢

办园集团化幼教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