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翁到“负翁”:红河漂流与政府12年的合作账本

2016-05-14郭煦

小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清原红河县政府

郭煦

12年,红河漂流有力拉动了清原县域经济的发展,然而掌门人杨德全却从富翁变成了“负翁”,红河漂流与政府间的“纠葛”,简化为一本厚厚的账本。在某种程度上,杨德全的烦恼是中国众多民营企业家共有的“心伤”——与政府个别领导狭隘理念的“博弈”让他们心力交瘁。中国民营企业要真正释放出“信用红利”,离不开政府诚信。2016年已经到来,杨德全对红河漂流未来之路有点迷茫。

清原,曾经是辽宁抚顺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县城,寂寂无名。在这里,有一条古老的河流蜿蜒而过,千百年来红河都是静静流淌,在满山红叶的陪伴下,倒映成趣。

红河漂流掌门人杨德全和他的团队打破了这份宁静。12年来,红河漂流不仅让清原旅游强县的美名蜚声在外,更有力拉动了清原的县域经济。

红火的表象下,红河漂流的账本却满是“窟窿”。这12年来,杨德全几乎所有的气力都花在填补窟窿上,在他看来,红河漂流不能倒下,尽管与政府12年的博弈纠葛已经让杨德全身心疲惫,他不知道,自己的苦苦坚守还能持续多久。

红河漂流是实现全域旅游价值和途径典型样本,这实际上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在这种“共享”中,政府应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要将发展旅游作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内容,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合力。”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公开表示。

红河漂流成了清原“新龙头”

利好众人抢。当红河漂流景区业务蒸蒸日上时,中铁外服北京公司(红河漂流合作方)以“让更多的国企股东进入”为由,要求杨德全转让股份,这在他身边很多朋友看来是很“势利“的无礼要求,不过杨德全却答应了:“红河漂流这么好的项目,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个人投入的后劲是不足的。我不能揣着一己私利而影响项目未来的发展。”

在景区利润最好的年份里,杨德全由最初59.33%的股份不断减少到了31.22%,此时其他股东采取了“零投入”策略,股东和政府“坐享”红河谷景区带来的丰厚利润。可是他们对游客数量逐年倍增带来的接待安全压力却视而不见。

2005—2008年,为了解决因规划接待能力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杨德全个人出资857万建设起点第二停车场、码头、旅行社服务区、中转站等设施,解决了漂流起点的“扩容量、保安全”问题,2008年得以顺利接待32万游客。

2008年11月20日,漂流公司与清原县县政府签署了一份《开发协议》的《补充协议》。该《补充协议》实际上比原来只增加了一条:“漂流公司今后的发展由清原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导,并和清原红河峡谷漂流旅游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决定”,把红河漂流的控制权主动交给了县政府。

景区建设如火如荼,然而人满为患的现实情况下,景区尾点交通瓶颈问题日趋严重,时任清原县长带17个部门在景区现场办公时做出决定,由政府从开行贷款中拿出一千万修建尾点环路、桥及拓宽原有4.8公里道路。

政府如此重视红河谷景区建设,杨德全好一阵兴奋,这让他干劲十足。然而政府的承诺迟迟没有到位,而工程建设又迫在眉睫。情急之下,杨德全个人以每年24%利息的民间借款形式先行垫付1067万元,工程顺利在2008年秋完工。

而对于杨德全垫付的工程建设款,政府迟迟没有归还,直到2009年9月9日政府拿走税后分红1363万之后,才于隔月允许将这笔款项入账,然而政府按银行同期利率计算利息,其余302万利息全部由杨德全个人承担。

周围人说他傻,自己出钱出力扛起了政府该做的事,最后还要倒贴腰包,杨德全憨厚地一笑:“如果我当时不垫资,怕是撑不起那一年的景区接待能力。”2009年红河谷景区最高峰接待63万人,并且安全运行。

“资金紧张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我放弃,可是我知道这已经是一条‘不归路了,项目一停,损失的就是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我于心不忍。“杨德全说。

杨德全一边为蒸蒸日上的业务欣喜,一边又为景区过量的承载担忧,2009年景区道路拓宽后,游客暴增。

当年,红河接待游客达到63万的历史高峰,但景区的安全隐患问题也愈发凸显出来。2009年8月27日发表在省委《内部参考》上的《抚顺红河谷漂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文,引起了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先后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县委、县政府会同漂流公司抓紧整改,在2010年7月1日前整改到位。

9月23日,抚顺市委根据省委书记与辽宁省长的批示,要求清原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力量对漂流景区进行全面改造扩能,消除隐患,强化管理,搞好配套服务,使其成为清原乃至抚顺的旅游精品,让百姓富裕、游客满意,请市旅游局、交通局、水务局给予支持。”

对于省市领导的批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查找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于2009年9月14日形成了《关于落实陈省长重要批示的报告》。

按照各级领导批示及行业主管部门指示,县政府拿出了具体整改意见,提出:“科学改造景区道路、顺畅交通,增建调峰水库、有效调控水量是当务之急,其中包括将23公里的景区路(双长线)由7米拓宽至12米,其次增建调峰水库、有效调控水量。这部分费用由县政府支付,预算为5000万,而景区出资一亿改造设施。”“由于道路改建、水库扩容和新建均属于政府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需要资金额度较大,故恳请省、市及相关部门给予政策、财力和立项等方面支持”。

然而让杨德全有心无力的是:凭一己之力,他很难负担起安全配套升级费用,按照合作协议,其中关于道路改建、水库扩容本应是政府出资。

杨德全心中燃起了希望,这些隐患能够解决,意味着景区很快能够走上良性壮大之路,可很快,县里告知他:没钱!

杨德全顿时凉透了心,道路和水库建设是景区全配套升级重要一环,在政府“穷表态”的情况下,公司内部已无资金垫付,股东既不能追加投入也不能借给漂流公司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董事会提出三条资金解决办法,其中一条是“景区从民间以24%利息借贷筹集资金垫付政府的配套工程款”,以县里的景区分红偿付,最终县政府采用了这一方案,分管副县长签字同意按此方案执行。

让杨德全始料不及的事还是发生了——2010年7月31日,景区遭受了特大洪灾。洪灾带来的损失超过5000万元,这时候公司已无力偿还借款。为保住景区,各方合议决定延后还款,投资进行景区修复。

利滚利。2011年,景区负债率达到了99%,同年11月27日,公司聘请大连衡平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会诊后得出结论:恢复红河漂流持续经营能力的唯一办法,就是现金增资7748万元,使资产负债率降至银行贷款要求的70%以下。

这么一大笔钱哪里来?当时漂流公司召开股东会议,其他股东均表示不再向公司注资。而此时县政府对于之前的垫资欠款迟迟没有行动。这意味着公司即将走上清算破产之路,8年心血树立起的旅游品牌将毁于一旦。

杨德全没有想到退缩,因为自己身上担负着对百姓及政府的承诺。他凭借个人信誉高息借款向公司注资7748万元,重新获得了抚顺银行的贷款支持,把红河品牌从濒临破产的生死线上挽救回来。

债务缠身时,杨德全又以持股96.45%成为了第一大股东,也义无反顾地把2.5亿多元企业债务和个人债务背到自己肩上。

红河谷漂流重创后的危机

红河谷漂流的崛起,给资源型城市抚顺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样本。

2011年9月,抚顺市委督查室在上报给抚顺市委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应做优红河谷模式,分析红河谷效应,总结红河谷经验,提升红河谷战略”。这份报告称,清原县计划在两年内打造成国家级旅游产业区,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夜漂项目、冬季戏雪乐园、农副产品集散地、沙滩车场、水上乐园、房车宿营地、车友会露营地、山谷大剧场、森林音乐会、影视基地……

看上去,这一切远景都非常诱人。在清原县的蓝图规划中,到2015年将实现旅游总收入80亿元,迈入全国旅游强县行列。

但现实中,这个美丽蓝图的实现却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障碍。

从2010年到2014年,五年间清原县换了三任县委书记、两任县长、五任分管副县长,这一景区蓝图的实现因此处于不断重启中。本应由县级政府完成的一系列公共配套设施,在红河垫资完成后却成了一本无人认领的账单。

2011年红河漂流公司曾向清原县政府提出9939万的债务诉求,政府成立了由下属五个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对企业相关账目进行审计,同时聘请了沈阳时代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对公司工程情况进行审计、辽宁立信达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进行审计。2012年1月,清原县政府以借款形式向漂流公司拨款3000万元,帮助企业暂时渡过难关;同年8月给出认定3700万的意见,企业提出异议,从此便没了下文。

2013年2月,新任清原县委书记、县长到任。在当年5月的景区现场调研办公会上做出决定,对以往债务进行审计。

红河,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但又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将清原人的“漂流梦”击得粉碎——2013年8月16日,前所未见的特大洪灾袭击了辽宁,清原部分地方成为重灾区,而红河谷漂流景区全面被毁。

8月16日,清原地区遭受强降雨,降雨量达409毫米。县旅游局长在上午十点左右打电话通知红河漂流公司总经理杨德全:“今天雨大,要注意。”

大雨过后,红河要面对的是支离破碎的景区——大量泥石流从天而降,淤塞了漂流河道,尚存的部分建筑物里堆积了超过两米的淤泥,3200条皮筏、4余万件救生衣或冲得无影无踪,或埋入污泥,景区水、电线路被毁,码头设施及安全设备全部报废。很多人都在想,这次红河谷漂流景区顺理成章“毁灭”了,而让人意外的是,杨德全再次带领红河的队伍用铁锹填平了支离破碎的道路,几台挖掘机昼夜奋战,终于将漂流航道中的淤泥铲除。

2013年“8?16”洪灾过后,在企业向抚顺银行申请贷款进行抗灾自救的过程当中,物价局因主管县长以“合法的办、不合法的不办”指示为理由不予备案,最终物价局也没有拿出不合法的依据,致使该项工作拖了6天后才办理备案。因为物价局拖延了备案工作,影响了漂流公司的贷款办理,延误了景区抗灾自救工作。

“灾情发生后,县政府主要领导从未到景区查看抗灾自救工作进展情况,而且在向市政府报请救灾资金时,对损失上亿元的红河漂流只字未提。”杨德全说。

“政府的确给了帮助,送来了30吨柴油”,红河峡谷旅游公司副总经理刘中南说,“可是洪灾带来的巨额损失超过了1.2亿元”。没有等靠的红河人选择了自救,他们不愿意放弃。抚顺银行从红河人身上看到了红河漂流重振的希望,雪中送炭地再次贷给公司2400万元抗灾自救启动资金。

转过春后,单靠红河人自己的努力已经无法解决一系列的现实困难。

“北方第一漂”能否在2014年继续进行,又成为了清原县一个最大的疑问。红河景区漂流用水的上游沙河子水库自“8?16”之后不能使用,2014年4月14日,在县长现场办公会上,常务副县长陆波明确要求水务局马上进行施工。但直到5月19日,该问题也未解决,企业又向县政府做了请求政府落实的报告,却一直没有下文。红河漂流公司做了几份详细的报告送到县里,仍未得到回应。

5月21日,杨德全终于找到了清原县委书记,请他看了关于水库的三段资料片,报告红河开漂面临的困难。赵雪松随即召集常务副县长及相关部门开会,研究解决了之前未得到落实的问题。

红河景区当年顺利开漂,清原县政府的工作报告称:“在景区的努力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景区于2014年6月份基本完成了恢复重建任务,保障了2014年的顺利营业。”

不过,之前留下的隐患却即将显现。

红河漂流该如何渡过“险滩”?

2014年11月,由县政府主导的审计报告在时隔8个月后终于完成。

这份由县政府责成完成的审计报告,明确涉及政府投资建设项目9项,总额8298.6万元,尚欠红河漂流公司4169万多元。这一报告同时列出各项工程支出及民间借款利息,经审计认定的附加民间借款利息额为3068.7万元。

这一审计报告给出的建议是:考虑到红河漂流项目洪灾后急需大量恢复建设资金,建议政府做出欠款资金还款计划,分期支付。

2014年漂流季过后,巨额的账单让红河人一筹莫展。杨德全想到了这几年垫付政府的费用,自2010年以来,清原县政府以暂借的形式支付了4129万元,按照审计报告的认定,政府仅在2010-2013年这一阶段尚欠公司4149万元。如果这笔钱政府按合同支付,可以极大地缓解景区的燃眉之急,他想直接上门讨要,又担心与政府的关系闹僵。

这份审计报告却遭到了时任清原县长刘培宏的质疑,认为其法律依据和权威性不足。但这份报告恰恰是清原县委书记赵雪松、县长刘培宏在2014年5月5日率各部门在红河调研时亲自布置的任务,现场的红河人亲耳听见书记和县长表态:“下一步财政局牵头,审计局配合,把账理清,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审计出来数。”“债务一定要明晰,明晰之后,大家都好说话。”

但债务明晰以后,话却依旧不好说。

清原县政府回复给《小康》杂志的《关于县政府扶持推进红河峡谷漂流景区建设与发展相关情况的报告》(下简称《红河报告》)称,“2014年初,漂流公司向县政府提出要求,解决在景区2010年扩建项目中按照合同约定应由政府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欠款问题。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县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本着对历史负责、对遗留问题负责的态度,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由于该工程建设时间较长,漂流公司单方组织工程实施,县政府评审、监察等部门没有介入,以及对于漂流公司民间融资5000万元的利息价款双方存有异议等,县政府本着审慎的原则,3月初责成县审计局聘请抚顺诚信会计师事务所,专项审计了红河漂流公司2010-2013年度投资完成情况。”

一会儿要相信审计报告的结论,一会儿又怀疑自己组织的审计报告的权威,清原县政府是相当纠结。

红河漂流公司五年被县政府审计两次,一次没有结果,一次有结果却不认可,他们也开始纠结,这个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最终裁判的政府,到底想怎样算清这笔账?

上述《红河报告》称:“漂流扩建项目中涉及政府投资项目为5180万元。而从2010年以来,县财政已向漂流公司以借款的方式拨付资金5600万元。”

看起来,清原县政府已经完全算清了这笔账。但是红河公司为什么仍然负债累累,这钱到底哪儿去了?

蹊跷的是,这一报告再次确认了审计报告中政府借款方式的4129万元支出,但却对8298万元投资总额中的4169万元债务视而不见。

“政府欠账,应该是还钱!为啥又变成借企业钱呢?杨德全想不通这是什么逻辑。而这笔挂在企业账面的几千万借款,一直给漂流公司的贷款融资造成巨大困难和损失。此前的2012年1月份,杨德全通过民间借款入股公司7748万元降低了企业负债率后,从抚顺银行带来了4000万元贷款,当月归还民间借款本金4608万元。客观减少了2012年2月至2013年底,应由政府项目负担的民间利息费用2119.68万元,而如今这笔利息,变成了由杨德全个人承担。

为了说明县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前述报告称:“2015年1月份,县政府向农村商业银行贷款1500万元借于漂流公司,双方已达成共识。”

秘密就在其中,本应是投资主体的政府该投资时不投资,该还钱时却“借钱”,一本明白账最后终于变成糊涂账。

为了合法处理这些债务问题,红河漂流公司专门聘请了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就清原县政府与公司的债权问题向县政府送达了法律意见书,意见书中明确指出,县政府是红河峡谷漂流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的法律责任主体,红河漂流公司与民间借贷人签订的《借款合同》是经县政府授权完成的法律行为,县政府在决策通过民间借款方式筹措资金的方案时不仅预见了并且认可了借款利息的发生。

这一意见书同时指出,启动诉讼对于红河漂流公司的股东而言,虽然是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一种途径,但时至今日,红河漂流公司仍力争与县政府通过协商途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更多的是出于对启动诉讼后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充分考量。如果选择启动诉讼,红河漂流公司将面临全面停业的危险,五百多名员工将面临失业,而基于红河峡谷漂流项目所带动的清原餐饮、住宿、客运等相关产业不可避免将受到牵连并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基于替县政府垫资红河漂流项目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而导致的财务危机恶性连锁反应,已经引发红河漂流公司与地方税务局之间的高额欠税问题,与有关银行之间的欠贷问题,如果解决路径的选择不当,可能引发的将不仅仅是行政与经济纠纷,而是国有资产的重大损失问题。

2015年5月16日,漂流公司向县政府汇报公司11年经营情况,会上,刘培宏县长表示,县政府将认真履行合同,遵守合同约定,要进一步明晰债务。“要建立定期的政府和企业的沟通机制和机构,确保双方意愿和问题合理、高效率解决好,不能再出现过去这些问题,一个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我们要本着互让互谅的原则,本着从大局出发的原则,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一件一件地落实,一件一件地解决,而且要高效率解决,我们各部门要调动整个县的资源,争取域外省、市资源,政策资金,全力以赴支持红河漂流。”

如今,2015年已经过去,杨德全不知道,债务能否解决,下一步该怎么办。

猜你喜欢

清原红河县政府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色记忆:国家博物馆藏“衡水县政府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鸡泽县人大常委会 对县政府组成部门开展监督工作评议
浅议辽宁清原地区铜、金等贵金属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辽宁省枸乃甸乡中心屯村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一律作废
红河是怎样偷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