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假日体育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5-14孙乐鹏

体育时空 2016年5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成都市体育锻炼

孙乐鹏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的市民进行访谈得出影响人们在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的问题,并通过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的策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开创健康和谐的新生活。

关键词 假日体育 成都市

如今社会群体处于一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长期处于紧崩状态,为了工作忽略身体锻炼。假日体育的发展是全民健身的一部分,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成都市群众假日体育开展情况作为典型例子,初步构想以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工作单位组织的体育三块联合推动成都市假日体育的进一步开展。

一、研究结果

(一)成都市假日体育的开展现状

1.成都假日体育开展现状

目前成都市人们在进行的“假日体育”活动比如篮球,乒乓,趣味比赛上,群众积极报名,踊跃参与,而在需要一定基础和培训的活动参与上,如拉丁,健身操等比赛上,群众参与不多。成都市的一些高端的体育组织,如网球协会,由于场地设备的限制,以及需要的资金投入比较大,而且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超过其他体育组织,很多人望而生畏,认为网球装备贵,档次太高,降低了人们参加网球运动的激情。目前成都市的各体育组织发展不平衡,是假日体育活动全面发展潜在的问题。成都市当前的场地和设施较为有限,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热情很高,对场地、设施需求量比较大特别是节假日期间。

2.成都市假日体育的组织形式

有序的组织会增强人们的参加欲望,社区、单位、学校是人们经常出现的地方,人们参加锻炼也比较方便,人们的参与意识也比较强。近年来,成都各个学校组织的活动项目比较多,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由于工作原因很少进行自主锻炼,而社区和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相对较少,一年或一个季度举行一次,这样的频率远远不能满足人们身体健康的需求,有些社区甚至没有完善的场地设施,或者常年失修破烂不堪,降低了群众参与锻炼的兴趣。

3.成都市体育消费情况

目前有少部分的市民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身体锻炼,这当中是因为个人爱好而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人达到一半。体育锻炼除了对场地设施的要求外,运动装备在人们的心中的分量与日俱增,体育产品的购买率在逐年快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消费观念也得到很大的改变,体育消费也越来越快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运动鞋是目前鞋类产品最畅销的一种代表,体育本身没年龄界限,没有性别之分,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每个人都需要体育消费,所以目前成都市的体育消费情况正在逐年递增,它的潜力巨大。

(二)对提高成都市假日体育参与力提出设想

1.加大宣传力度培养锻炼意识

健身意识的提高是全民健身活动的关键,牢牢把握后奥运时期历史机遇,创造一个氛围浓厚的体育人文环境,提高人们的体锻炼意识,动员和引导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结合成都市民的健身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形成一个系统的、全方面的、有秩序的组织。

2.政府部门制定规划和引导

按照“政府搭台,社区唱戏,上下双赢,多方受益”的思路。市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帮助社区体育协会、体育产业的民营企业更好的经营。成都市群众体育组织体育产业的企业和协会,提供场所和设施,以及人员配备和技术指导,并保持对活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假日体育可以将社区、工作单位、家庭三者联系起开展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推进职工体育活动,工作单位要建立体育活动团队,利用节假日开展符合自身特色和职工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方式,完善社区体育、工作单位体育、家庭体育三者互补机制。

3.体育部门制定规则和指导

要集中一定的财力建设一批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或体育广场、体育公园,重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各地兴建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筹资金兴建体育设施。根据社区特点,多建设小型、简易、便民的、完善的、配套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呼吁群众爱护公共体育设施,设施管理人员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管理公共体育设施的力度,让公共体育设施真正发挥其作用。

4.将社会体育组织起来发挥其作用

社区体育主要是在成都市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加强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要促进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有必要探讨以社区为单位,依托居委会和社区医院或卫生保健站,调动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积极分子,在体育健身指导人员的组织下,合理的组织假日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参与意识和健身效果的成效。

二、小结

目前,成都市市民在节假日参加体育活动中出现了项目杂、时间安排得不到保障、场地不完善、市场开发规模不大、参加体育锻炼意识薄弱等问题。政府应对体育相关事业进行支持给予其优惠政策,对体育事业进行一定引导。有关部门应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能让人们在节假日的体育锻炼享受充分的公共设施,对公共体育设施制定相关的明文规定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应积极号召更多的体育爱好志愿者投身到群众中去,在节假日授予人民群众一些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知识以及精神动力,让人们在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中真正的得到益处。新闻媒介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在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释放工作学习中的压力。真正的做到劳逸结合、身心健康,努力创建美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76-77.

[2] 任海.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J].赤峰教学学院学报.1999,3(4):108-109.

[3] 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联动发展的“双赢”模式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2013,5(17):38-40.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成都市体育锻炼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我国青少年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