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讴歌新时代的精神
2016-05-14力群
力群
王健是我从1978年结识至今,四十多年始终扎根生活的一位画家。初识王健,是我从北京调回山西时,偶尔发现他在山西省委1962年出版的《宣传手册》上刊登了一幅《夺煤》版画,而后又陆续在省内外报刊上见到他的各类美术作品。大约是1978年,在一次省美展作者座谈会上我们相识。在后来多年的交往中,我对他的认识越来越深了。
他自幼在上海,喜欢画画,小学时老师经常在星期天带他到上海美术馆看画展。六年级时,他的一幅《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彩色宣传画经上海市少年宫推荐,入选在民主德国莱比锡举行的“国际青少年绘画展览会”,并获优秀作品奖。中学期间,他先到油画大师颜文梁先生画室学习素描速写,后又在沪上画坛名家金梅生、张充仁、顾炳鑫、华三川诸先生处学习色彩技法。难怪一些熟悉他的同仁说,“王健是站在巨人的肩上起步的”。
上世纪80年代,王健被老师推送到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西画,在那里学画近两年时间。这对他夯实绘画造型的基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健后来谈起苏联1955年在我国举办展览会的事。这个展览先在北京开幕,两个月后又移到“上海展览馆”展出。王健当时正逢健康原因离校返沪修养,他抓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地到展览会的“造型艺术馆”内,观赏、临摹大师们的作品色彩和技法。后来,我见到他的一些油画习作,感到不论是人物、风景,还是静物、造型和色彩,均带有俄罗斯现实主义风味。
王健是位很勤奋的画家。为广泛吸取生活中的营养,他在繁忙的工作和教学之余,总是想方设法挤出时间,不辞辛苦地奔波在矿井上下,体验黑哥们儿辛苦艰险的劳动生活。此外,在长达9年做中学美术教师期间,每年的寒暑假,他都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足迹遍及黄土高原、戈壁大漠、巴山蜀水、江南水乡、海岛渔村、凉山彝寨、版纳雨林和青藏高原,还远赴时值战火烽烟的西南边陲老山前线,并专程到越南、缅甸等国村寨采风写生。虽然旅途艰辛,但每次都收获颇丰。
为便于搜集创作素材,钢笔成为王健的得力工具,其钢笔画不论人物或写景,结构严谨,造型精确,用笔讲究,疏密有致。不仅有大量表现矿山的题材,更有大量的风景名胜、古迹山川、边疆村寨、山乡古镇内容。尤其是他的钢笔人物画,用笔时而奔放简练,时而细致入微,用多种洒脱技法,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新时代讴歌的激情。在他的笔下,无论是性格豪放的矿工,还是大山里的农民、少数民族弟兄,还是戍边战士、藏区牧民,乃至国际友人,无不让人感到其用笔精准,繁简适度,无可挑剔。
上世纪90年代,在一次“美术家文化市场”活动中,王健作为受邀的“代表画家”之一,在会上展示了十余幅钢笔人物画作品,引起轰动,围观者络绎不绝。活动进行不足一半时间,作品即被订购一空。当时在现场的山西画院画家、美术评论家王如何指着王健作品说:“这都是精品,能达到如此水平的画家真不多见!”之后他又对我说:“我和王健不熟悉,请您有机会跟他说说,让他抓紧时间出一本钢笔画集,肯定会畅销的。”
在省画院一次讨论人物画造型技法时,女画家汪伊虹也提到了王健的钢笔人物画:“他的钢笔人物在用笔上让人感觉,‘多一笔则多了少一笔则少了,用点用线十分精确,恰到好处!”钢笔画虽色彩单一,但要画好相当不易,特别是以线造型的钢笔画,一点一画都要把握有度,丝毫疏漏不得,特别是钢笔人物肖像,下笔即成局,不像其他画种错处可修改。
王健是位“多面手”画家,上世纪50年代至今,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的美术作品中,除版画外,还有不少漫画、宣传画、中国画、油画、钢笔画以及科普美术作品;此外还有建筑艺术造型设计、陶瓷壁画、壁挂等工艺美术作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在西山矿务局担任《矿工报》美术编辑时,还兼任省煤管局主办的《山西煤炭》美术编辑。1969年初,他应煤炭部之邀,担任了在京举办的“首届全国煤炭工业展览会”总设计工作。
在美术创作中,王健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主题,很好地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矿井上下,工人们那特有的黑白分明、高度反差的刚毅形象,时刻感染着他,不断地激发他创作的热情。基于这种特殊的美,他创作了一批表现煤矿工人的版画作品,一经问世即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得到国内外版画家们的赞誉。
他的版画《接班》《乌金出山》《煤乡乐》《班中餐》《造福》《开采“乌金”的人》等作品,都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特别是水印作品《接班》在全国版画展评选中,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赏。
生活是艺术之母,为追求崭新的生活、开阔艺术视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王健毅然放弃在上海工作的机会和优越的家庭生活,从黄浦江畔来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煤管局工作。为便于更进一步贴近矿山生活、接近矿工,他在省里工作半年后,主动请求调往西山矿务局,到局党委宣传部任报社美术编辑。“文革”结束后,为追回被浪费的宝贵时间,他又请调到中学当美术教师。在任美术教师期间,我曾多次动员他到山西画院(现山西美术院)工作;时任太原画院院长王步超也希望他调到画院任专业画师,均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解释说,他不愿“浮”在上面,去省市画院任专业画家,个人名声无疑提高了一大步,但在具体创作上却造成不少损失。他说,在矿区工作,下基层采风很方便,无需什么手续,随时可直达矿井上下,体验生活。后来我们只好特聘他担任省、市画院的客座画师。
王健在校任教期间,不仅教学认真,还积极为矿区培养美术人才。他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学校开办美术班,不仅免费教学,还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免费晚餐。这批学生后来在省内外高等美术院校毕业后,有的留校任教,被提升为教授、副教授,有的已担任美术系主任;留在矿区工作的学生们,均成为单位的美术骨干,不少人已出版了美术作品集和论文集,为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贡献。这批学子们发自肺腑地表达感恩之情:“没有王健老师的栽培,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几十年来,王健无论是担任美术编辑、美术教师,还是建筑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总是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他从未放弃美术创作,上世纪50年代至今,数以千计的各类美术作品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许多作品被选入国家出版的多部美术作品集,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他“当代艺术家名人”称号,上世纪80年代初即被吸收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外举办的国际画展,多幅版画展出后被主办国美术馆收藏。他的艺术成就被收入《中国美术家》《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数十部典籍。
前些时候,山西灵石县在我的家乡建美术馆,请王健做建筑造型设计。其间,我再次催促他出版自己的作品集时,他希望我写上几句话,作为纪念。就此写出这些心里话,是我对王健的真实认知和对他画作的见解,希望能看到他更多的美术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