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2016-05-14崔艳红
崔艳红
摘要: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好的学习成绩,而忽视性格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文依据当前的家庭教育状况,对父母教育孩子的适当的教育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孩子;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76-01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多布森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自尊、自信、自立和追求人生的精神和意识。而我们的许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为了追求好的学习成绩,不惜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致使孩子缺乏追求的意义和精神,不能经受挫折,战胜困难,更不用说成为有用之材了。对此,向各位家长提出“三培养”与“一养成”的教育方法,以和家长共勉。
“三培养”的第一项内容是父母要公正地对待孩子,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很多家长在“父母眼里出优童”的情感支配下,主观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聪明过人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进步快,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都超群,至少不落后于别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里,若孩子落后一些,家长就表现出明显的失望。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可曾想到:你的孩子会因你的过高要求,你的失望而自卑、感到自己愚蠢无用?会因为你对别人讲他的缺点、错误而丧失自尊心。有个十岁的男孩曾对我说过:“我见到爸妈就紧张,他们总是要我这样、那样的,还老说我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好。在游戏厅里我才放松,我真想天天呆在那。”我对他说:其实你很聪明,你努力试一试肯定会有起色的。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试过,他们就是不满意。我是个没有出息,没有用的人。”一个十岁的孩子说自己是“没有出息”、“没有用的人”,这说明他几乎丧失了自尊心。而这正是他学习上的最大障碍,他的父母很难相信就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才使孩子变成这样的。
“三培养”的第二项内容是父母要帮助孩子自我补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所谓补偿是指孩子在一种活动中遭到挫折时,从另一种活动中谋求成功,以弥补失去的自信和自尊。这是一种战胜挫折、减轻消极情绪的方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挫折。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要善于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从长处入手进行调整。我曾经认识一个叫萧萧的女孩,她从小喜欢舞蹈,也擅长表演。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她在文化课学习上进步较慢,学习成绩不太好,也因此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最初,她的父母很着急,忙于帮她补习文化课,但效果不大。后来,父母和老师一起从她擅长的舞蹈入手,培养她的自信心,鼓励她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好学生。经过努力,在小学五年级时,她的学习成绩跃居班上前几名,并成为学校最棒的舞蹈选手。她逐渐成为一名充满自信和理想的好孩子。其实在我们周围有不少这样的孩子,因父母疏于引导,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战胜困难长期被失意的情绪所困扰,最终对社会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的第二课堂仅仅是玩一玩,并不在意孩子学什么。
“三培养”的第三项内容是让孩子自己多拿主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总是积极地接触外界环境,以自己的能力承受着外界的一切影响。可是,我们周围却有许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因为孩子们从小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旦让他们自己面对生活,就不知所措。这是“人之初”的一种退化,是家庭教育的失误。实际上孩子出生后,随着大脑的发育成熟,他们要求独立的愿望逐渐产生。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要大人抱;不到两岁就要求自己吃饭;三四岁时不喜欢大人用积木搭的美丽的高楼,而对自己搭的歪歪斜斜的小房子感到满意。但这种独立性还处于不稳定,不成熟阶段,非常需要父母积极地、正确的引导。而实际上许多家长缺乏耐心,看到孩子自己做事不稳又不好,或怕孩子吃苦、受累、有危险就事必躬亲,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依赖父母。这些缺乏独立性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自私、霸道、不自信、事事不能做主、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缺少责任感等不良心理品质。这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孩子每大一岁,就应该让他自己多拿一些主意,比如计划怎样过星期日,去哪儿玩,自己穿什么衣服,怎样布置房间,怎样安排学习,等等。要让他们多承担一些对自己、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独立性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肩负重任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极有用的人。
“一养成”是指家长要为孩子建立明确的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制定一些明确的行为准则,让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坚持执行。这些明确的行为准则不仅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能约束他们不去做不恰当的事,做好该做的事,能使孩子不随心所欲,不任性,有自制力。儿童心理成长发展的最初阶段,心理的变化带有很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行为常常受外界的影响和控制。例如:有些孩子看到别人学琴,他也想学。等家长买好琴,找好老师带他练习一段时间后,他又疏于练习了;有些孩子正在做作业,有同伴叫他出去玩,他丢下作业就走。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很多,这就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孩子能够在做事时,心神稳定。不受行为准则约束的孩子,做事完全凭兴趣、感情。有乐趣,愉快就做,否则就不做;顺利就做,有困难就不做。外界一有诱因就跟着走,形成做事半途而废,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的习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等他长大了就好了,其实这些习惯一旦稳定下来就成了孩子的性格。这种不良性格,改变起来比较困难。父母应该懂得,正是因为孩子缺乏自制力,才需要父母对孩子行为有所约束和管教。即使孩子不喜欢这些行为准则,父母也得坚持。当然不是简单地、粗暴地训斥孩子。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求他们,并耐心地引导示范,将行为准则渗透到孩子日常生活中,包括睡觉、吃饭、游戏、学习等活动中,逐渐养成他们做事始终如一,有头有尾、坚强、有毅力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正是孩子取得活动成功的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总之,作为父母要时时处处关心孩子,激励孩子,通过适当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养成“自尊、自信、独立自主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