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当代生活题材电视剧中的家庭与国家隐喻
2016-05-14刘晓伟
摘要在当代生活题材电视剧中,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成为一种天然的存在。国家认同话语的建构模式主要表现为边疆少数民族在新中国的新生与发展,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帮扶建设、民族间的抚育与通婚等。电视剧将少数民族置于繁荣稳定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隐喻了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电视剧;当代;少数民族;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晓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讲师,广东广州5100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拍摄了大量少数民族当代生活题材电视剧,再现与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在这些电视剧中,大都有预设性的政治化前提,以表现民族团结为故事内核,新生与发展、帮扶与建设、抚育与通婚是常见的叙事模式,从而将边疆少数民族纳入到家庭以及国家的范畴之中,在影像中固化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归属性。电视剧中如何打捞民族团结资源,建构推进民族团结的国家认同话语,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一、新生与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给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边疆少数民族在新中国的新生。这种新生不仅表现在翻身解放,更表现在获得了适应现代潮流独立发展的能力,隐喻了边疆少数民族在现代中国大家庭中独立主体性的确立,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上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所宣扬的主题,主要是少数民族在共产党和解放军的帮扶之下,走出原始落后状态获得新生。比如第一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骏马奖获奖影片《山林的雾》,剧名已经传达出“揭开迷雾”的寓意。创作者谈到,他们力图透过笼罩的迷雾,揭示鄂温克人民心灵的纯洁与真诚,对未来的信念及其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电视剧中呈现了学文化、考大学、打麻醉枪科学狩猎、保护珍禽走兽、自觉执行国家森林保护法、房舍里安装电灯、看上彩色电视、开发新猎区等欣欣向荣的猎乡景色,以此表现鄂温克人民进入了八十年代的发展阶段,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道路上前进。…
上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少数民族南于大多处于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困难局面。蒋勇在研究中指出,党中央之所以在1989年提出和反复强调“两个离不开”的观点,主要目的就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关系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来的、、当时部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面前感到难以适应,因而产生了种种埋怨的情绪,甚至出现了许多不正确的看法。因此,推动边疆少数民族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走上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共同发展的道路成为一种“新生”。部分电视剧呈现的正是边疆少数民族能够并且可以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市场经济不仅不会破坏民族团结,还能够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实现真正的发展。1990年拍摄的电视剧《中国有条红水河》,反映的正是这一主题。该剧中,女主角少数民族工程局局长兰青面对汉族为主体、实力强大的九十九局带来的挑战,不断强调:“强龙逼到了我们眼前,也逼着我们成了强龙。不是强龙怎么和强龙争吃!”最终,在她的带领下,南方水电工程局顺应了市场经济时代的潮流,具备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新世纪以来,反映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走出去,开阔视野,勤劳致富,成长为新一代建设者,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一个创作热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新疆古丽》(2012)、《有一个古丽》(2015)等。两部电视剧所反映的都是新疆姑娘走出边疆地区,到内地打工,在公司和汉族工人的帮助下,她们克服各种困难,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艺,也适应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现代公司职员。在《新疆古丽》剧末,阿依古丽、吴碉等维汉姑娘作为公司的优秀员工去北京观光旅游,在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前,维汉姑娘们发出共同的心声:“祖国,我爱你!”这个象征性的仪式,将隐含于剧中的国家认同主旋律进行了呈现和升华。这些电视剧建构了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地务工致富,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影像,成为宣传边疆少数民族融入现代市场经济新生活的重要途径。
二、帮扶与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之后,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帮扶建设成为国家政治任务,如援藏和援疆建设成为国家的重点任务。这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呈现,凸显了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关爱和强大的能量,使少数民族享受到祖国大家庭家的温暖:比较有代表性的电视剧有《中国有条红水河》《青山恋》《木卡姆往事》《天梯歌侣》《爱在云滇》等,反映了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帮扶建设。
(一)经济发展方面的帮扶建设
国家的帮扶和建设并非是单向性的援助,而是既注意发挥发达地区的援助作用,义力图激发边疆民族地区的内在动力,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此类题材的电视剧大多反映了这一政策意图。《中国有条红水河》是拍摄较早也比较典型的一部帮扶建设题材的电视剧,所呈现的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边疆少数民族和汉族建设者之间在市场竞争中的团结融合,展现了号称“少数民族工程队”的南方水电工程局与水电部直属的九十九局在建设双狮滩水电站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相互激励、携手合作的市场竞争精神,展现了边疆少数民族百姓由于受民俗文化的影响,从对开发水电站的不理解,到最终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之中的真正觉醒,在电视剧《青山恋》中,汉族山村三棵树村和蒙古族牧村巴音汗在生存面临危机之时,都不约而同的把种树作为求生之路,种树成为友谊之桥,凝聚了村民的心,寓意出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和喈团结、可持续发展的景象。
(二)文化事业方面的帮扶建设
在帮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帮扶政策措施极大地改变了民族地区的科教文化和卫生事业的面貌。电视剧《木卡姆往事》是反映文化建设的一部典型之作。此剧由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反映的是新中国政府和汉族专家以及维吾尔族民众一起克服千难万苦,挽救并发扬维吾尔族民间艺术木卡姆的故事,并最终获得了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出身木卡姆世家的艺人阿布都拉,在解放前穷困潦倒。解放后,在自治区政府的帮助下,从北京来的音乐专家童老师和边梅老师用钢丝录音机为阿布都拉录下了全套十二木卡姆的唱词。阿布都拉传承民族艺术的心愿得以实现,他也因此名声大震,成为政协委员。文革之时,木卡姆艺术被视为“毒草”遭到打击,阿布都拉的女婿及传人巴乌东和女儿因保护他的录音盒,受到严重迫害。文革过后,在自治区政府和童老师、边老师等汉族专家以及维吾尔族民众的再次努力下,遗失的录音资料和木卡姆艺术也重见天日。在阿布都拉大师的塑像揭幕之时,在来自汉族音乐专家童老师的致辞中说:“这部在历史的天空中回荡了千百年的木卡姆旋律,今天又焕发出青春的力量,这是一代代木卡姆人共同汇聚的声音,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歌唱。”从而把木卡姆艺术从维吾尔族的民族艺术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三)科技人才培养方面
《天梯歌侣》是展现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发展科技事业的典型作品。该剧反映了男主角朗嘎为代表的我国第一批藏族飞行员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妻子卓玛为了他放弃音乐事业而作出的牺牲。编剧李东才曾经指出:我对《天梯歌侣》的主题开掘,就是力图在真实生动地反映出我国第一批藏族飞行员在党和国家培养下的成长历程和广大空勤家属对空军飞行事业的奉献牺牲与大力支持。在评论者看来,电视剧真实平等地描写了藏族人民的历史性变化与进步,真切地表现了藏族人民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真正站起来的充满着平等、自由与现代文明的人物命运轨迹的现在时折光。
(四)卫生事业的帮扶建设
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帮扶,历来是援助建设的重点。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中对此多有反映。其中,《爱在云滇》专门以援助边疆卫生事业为主题,刻画了一个支援边疆、融入边疆的医生形象。主人公军医学校学生刘波在文革中被下放到边疆民族地区,并与少数民族姑娘木果产生了感情。文革后,刘波拒绝了平反后回城工作的机会,决心留在边疆当医生,用所学的知识为边疆服务,并帮助解放军医疗队培训赤脚医生。在即将和木果举行婚礼时,刘波为抢救边疆群众意外身亡。在刘波的感染下,木果成为山寨第一个本民族医生。该剧的叙事结构比较传统,但颂扬了援建工作者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奉献精神,契合国家主流话语的需要。
三、抚育与通婚
如果说帮扶与建设体现的是国家层面的关爱与责任,那么抚育与通婚则将这种国家层面的团结意志进一步拉近,将民族关系纳入了家庭血亲关系之中来建构,隐喻了少数民族与汉族血脉相通、相互融合的同胞关系。
《静静的艾敏河》是直接体现抚育关系的典型代表。电视剧由中央电视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根据长篇报告文学《草原母亲和她的三千孤儿》改编,取材于内蒙古人民收养上海孤儿的真实故事。该剧获得了第21届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提名奖。电视剧以上海孤儿雨声为视角,聚焦几个上海孤儿被送到草原之后,在蒙古族母亲多兰博大胸怀的感召之下,从拒绝草原到融入草原,拥有新生并长大成人,成为草原牧民的过程。蒙古族牧民们以博大的胸怀把国家送来的上海孤儿作为“国家的孩子”来收养。同时,蒙古母亲们用无声的爱使这些“国家的孩子”成了“自己的孩子”,使得民族间的认同得以内化。雨声作为上海孤儿的代表,起初他排斥蒙古族的一切,时刻策划着返回上海。因此,他不愿意被分给他眼中的“蒙古人”,不愿意走进蒙古毡包,也不接受毕力格这个蒙古名字。他策划出逃,但结果险些在风雪中丧命。在被多兰救回之后,蒙古族老额吉用《劝奶歌》迎接了他。雨声在动人的《劝奶歌》中发自内心地实现了对草原的完全认同:“这时我瞑瞑中仿佛看到一股暖流,从大地的尽头向我缓缓走来,那是我的阿妈。我感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融化,这时我的胸膛浸满了泪水。”
认同意味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特定社会群体的认可。个人对这种身属其中的群体有着特殊的情感和意义,这个归属的群体,可以给他一种心灵和身份的满足与认同,一种温暖的共同体的感觉。因此认同的产生还有赖于破除对陌生感的排斥,产生心理的归属感。在破除这种陌生感之后,雨声成长为毕力格。他陪伴母亲多兰走过文革等各种苦难,实现了身份认同的彻底转变。在“一家人”共同经历、成长的叙事中,民族关系融入到家庭关系之中。电视剧在草原人民对生命的理解之中热情讴歌了蒙汉民族血肉相连的团结友爱,寄托了创作者展现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国家认同意识。对此,编剧李希华曾经解析道:自古至今,正是各民族的这种相互接纳和融和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根据报告文学《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改编,它是真实的。
抚育是通过一种拟制血亲的关系呈现民族团结融合,而婚恋则实现了一种包含生物性层面和精神层面双重意义上真正的血缘融合。美国社会学家辛普森和英格在他们的研究中,把族际通婚视为衡量美国各种族、族群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族群融合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数。只有当两个族群群体的大多数成员存在着十分广泛而普遍的社会交往,彼此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达到相互一致或者高度和谐,两族之间才可能出现较大数量的通婚现象。当前,族际通婚对于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也为国家所看重,促进族际通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民族政策。相应的,族际通婚成为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重要情节,可分为少数民族女嫁汉族男和汉族女嫁少数民族男两种。笔者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电视,分别以图表的形式予以说明。
由以上简单归纳出的图表可以看出,在展现族际通婚的影像中,少数民族女嫁汉族男与汉族女嫁少数民族男的类型都有较多呈现,这和早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大多呈现少数民族女与汉族男的婚恋不同,电视剧力图展现更为平等化民族关系的创作趋势,对促进族际通婚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意义。电视剧中涉及通婚的民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包括蒙古族、壮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展现最多的是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通婚。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蒙古族与汉族通婚率为37.49%,属于族际通婚率比较高的,电视剧中的高频呈现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电视剧对与通婚率较低的民族也有呈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维吾尔族与汉族通婚率为0.62%,哈萨克族与汉族通婚率为0.21%,比例较低。但电视剧对汉族与这两个民族的通婚情况都有所体现,反映出了主流意识形态促进民族通婚的意图。
国家认同本质上是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政治哲学教授比库·派瑞克指出,如果某政治团体的自我定义排除了少数人,并把他们作为局外人对待,他们就不会感觉是该团体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当代生活题材电视剧中,少数民族在新中国获得了新生与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帮扶建设,各民族相互通婚,在血缘、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实现了新的融合和共同发展。少数民族被置于繁荣稳定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形成了一副“相互离不开”的和谐团结影像,成为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影像印证,寄托了主流意识形态促进民族团结的良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