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奥运博物馆为例解析体育文化的时代内涵
2016-05-14王希茜
王希茜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体育文化越来越被重视,体育博物馆作为体育文物征集、保管、展示、研究的场所,担负着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职责。本文深入研究了体育文化的时代内涵及国内外体育博物馆的发展概况。结合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功能定位,通过解读展陈内容,凸显了北京奥运博物馆在推动体育文化建设与传播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文化;博物馆;展览陈列
一、当代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
体育文化是指人通过体育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调节自身情感、协调群体关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文化被不断注入新的内涵,笔者认为,当今时代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主要有有以下几点。
(一)体育强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国作为体育大国,建设体育强国,坚持发展体育软实力是我国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曾指出,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全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体育文化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其次,加强与各国体育文化的交流,可以提高中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外交力和影响力。体育不仅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可以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的团结、友谊、和平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也是中国外交孜孜以求的目标;再次,将体育文化与古代优秀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提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体育精神;最后,要努力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公平化,增强全民健身的观念;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体育运动注重锻炼者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达到磨练意志,完善身心的境地,与艺术相结合,呈现出体育文化的理性价值,这是体育文化更高层面的体现。
(二)奥运文化是现代体育文化的重要体现
奥运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代表,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奥林匹克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制度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不仅涵盖奥运会,还包括理念、理想、具体活动和围绕奥林匹克运动的现实状况。奥林匹克文化分为三部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主要指各类场馆、器材等物质设施和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体育场馆、奥运村、奥林匹克博物馆、国际奥委会主楼、出版刊物及摄影、绘画、邮票、吉祥物和媒体宣传等均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制度文化主要指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的各种规定、法规和管理机构,具体包含《奥林匹克宪章》、奥运会申办体制、比赛项目和程序,以及各种仪式如开幕式、闭幕式、点火仪式、火炬接力和颁奖仪式等。精神文化主要指通过明确的目标和理想来体现的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奥林匹克理想、口号和宗旨是其具体体现。现代奥运会在百年的发展期间,其格言“更高、更快、更强”深入人心,不断激励着各国人民超越和展示自我。奥运健儿们勇于克服困难,挑战人类极限,不断争取胜利,他们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成为世人共有的精神财富,带给世人无穷的启迪。此外,无论是鼓励“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还是其“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人类共同命题,都推动体育文化成为世界上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体现出体育文化在全世界的联系作用和导向价值。
二、当代体育博物馆的新发展
“博物馆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主要是征集、保护、研究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从而达到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这段被博物馆界广为应用的定义,凸显了博物馆的收藏、教育、研究、公共服务功能,以及更重要的功能——精神传承功能。
公元前290年,托米勒·索托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学园,坐落在亚历山大,“缪斯神庙”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自彼时起,博物馆的研究和发展已有两千多年,忠实地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凝结着人类的智慧。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演进,以及人民大众对体育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体育博物馆应运而生。它有效地回顾和记录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全人类为体育事业而奋斗的努力,全面展示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体育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可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博物馆事业研究日益进步,为其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支持,而体育博物馆这一新的支流,也打开了新时代博物馆发展的新局面。
世界各国体育类博物馆都越来越注重充分利用自身体育历史和和体育文化的特色,对其展开调研和总结工作,可以给我国体育博物馆的工作提供有益借鉴。1915年,国际奥委会在洛桑总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保存着现代奥运会初创时期的文件、纪念物、体育活动用具等重要的历史资料;1925年,德国体育博物馆以精彩的展陈设计梳理了德国体操的演变历史和体育成就;1993年,国际奥委会将奥林匹克博物馆重建于洛桑市最秀丽的风景地段;1996年,德国体博协会将德国体育博物馆博重建于科隆市的旅游黄金区。2007年,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联盟成立于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瑞士洛桑。联盟目前有22家博物馆成员单位,其中包括四家中国博物馆,分别是中国体育博物馆、天津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天津萨马兰奇纪念馆、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该联盟的建立旨在促进体育与文化进一步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每年一度的联盟大会,旨在加强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范围内体育博物馆的联系,促进博物馆在收藏、展览、教育以及文化服务等各个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从博物馆的角度而言,体育文化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强。
1990年9月,我国正式建成了第一座体育博物馆——中国体育博物馆。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开始筹建奥运博物馆,通过对奥运文物的收藏、展示、研究,将奥运文化遗产保留下来,进一步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发展。自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以来,中国体育学界和社会各领域更加注重体育文化研究,整个社会更加提倡体育的多元化发展维度,更加关注和重视体育的多元功能与价值取向,体育所蕴含的和平、公正、人的全面发展等文化价值与被充分挖掘,体育博物馆的探索和研究方兴未艾。
三、发挥体育博物馆优势,推动体育文化发展
(一)注重发挥体育博物馆的信息资源优势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体育博物馆是各国体育文化传递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体育文化加以整理和记录,进行深入的分类、剖析、并做出自己的阐述和诠释,以对体育文化加以保存、传输和交流。具备原始性、可靠性与权威性等特质的“原始记录”使体育博物馆在研究人类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重要的方向指引。人们可以在安全而稳定的空间中接受信息,构建自身的知识系统。时至今日,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媒介有很多,相对于传统的书籍和杂志,娱乐性强的电影电视节目,瞬息万变的网络通信,博物馆以其对于体育文化的独特阐释、对于文物的独特解读以及永久收藏和不断再研究等特点,仍然吸引到自身的观众群,有着其他媒介所不具有且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寓教于乐
注重将体育活动的娱乐等功能以及体育实践活动引入博物馆,寓教于乐是其主要特点,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打破体育、艺术等文化形式之间的界限,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并利用观众资源开展全方位的经营服务,这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体现体育平等、竞争、参与精神的、博物馆与观众双向受益的、能够实现体博自我发展的新型的功能模式。展示宣传功能,教育功能,指导功能,使受众在观展过程中,寓教于乐,有所收获,激发观众关注体育事业的心情。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博物馆领域日益丰富,而体育文化本身生动形象、扣人心弦,极易引起共鸣。这与日益新颖的设计手段,学术性、艺术性、互动性、娱乐性的合而为一,相互渗透有很大的关系,博物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变革,传承文明、大众受益作为宗旨,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三)注重深度的学术研究
体育博物馆收藏的体育文物是各国各时代体育文化的精髓,集中而有效地展现了历史上各个时期体育文化发展的累累硕果,展示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挖掘其源远流长的体育历史,为人民的体育健身、体育知识普及服务。体育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概括与提炼,我们应当致力于对这些历史积淀的优秀文化成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更加清晰地把握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规律,促进体育科学的研究与进步。
(四)运用数字技术,增强互动体验
在娱乐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体育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通过亲身参与的展示手段来传播信息情景再现、视听装置、模型、全景式绘画等以及各种新媒体,与展品、图文形成有力的对比,相得益彰,有效地增强了体育文化的吸引力。
放眼世界,体育博物馆出现了诸多展示设计的新形式和新态势,触摸屏、媒体播放系统和娱乐体验设备(例如3D、4D 影院、环幕影院、球幕影院、视听播放设备等)、多媒体沙盘模型、人机互动装置、网络传递装置、拼图、问答、益智游戏等等;通过计算机技术、互动装置、软件开发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展览的动静相宜;在博物馆的媒体传播系统中,可以分为电脑触摸屏、多媒体投影、幻影成像、三维动画这四种形式;而语音导览系统、手机导览系统、无线射频技术、定向讲解装置等各种导览形式,也使得接受展览的导视信息变得更加便捷和有趣。超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媒体界限和传统思维,将各种媒体形式整合形成一份超级力量。
四、续写百年奥运,弘扬体育文化——以北京奥运博物馆展览陈列为例
北京奥运博物馆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建立,这是一座涵盖了中国百年奥运梦想的博物馆,展示的不仅是北京奥运申办、筹办、举办的全过程,更是中国百年奥运梦想的回顾与珍藏。北京奥运博物馆的数字展陈设计,借助非凡的建馆意义、独具匠心的创意、高度融合的艺术与技术,向观众呈现出一幅气象宏大的北京奥运画卷。同时应用先进科技,打造现代化展厅,带领游客回顾北京奥运精彩时刻,展现北京城市发展的巨大成果,弘扬体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从历史角度回顾“百年奥运 中华圆梦”的光辉历程
以“中国何时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办一届奥运会?”的“奥运三问”为起点,到两次申办奥运,最终取得主办权,中国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进程中实现了体育强国梦。北京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也是奥运文化不断培育和传播的过程。因此,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展陈透过历史、全景式展现北京奥运这一盛事,能让观众深刻理解奥运文化形成的背景和特色,从而受到体育精神的感召。
“见证百年梦想”就是博物馆展陈的最重要、最鲜明的主题,并贯穿整个参观路线。通过“奥运追求”、“申奥征程”、“中华圆梦”等单元,以一百年来几代人的奋斗完满地回答了“奥运三问”,表现中国人经过不懈努力,摆脱东亚病夫的耻辱,逐步成长为世界瞩目的体育强国,并历经二次申奥征程,最终赢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权。
在“见证百年梦想”的大主题下,奥运博物馆划分了五个子主题,并对应五个展区:
(1)百年奥运 中华圆梦:从阐述百年前中国人希望举办奥运会的梦想开始,展示中国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历程;
(2)科学发展 统领筹办:展现的是举国上下同心协力筹办奥运会的过程;
(3)无与伦比 世界同欢:不但向观众呈现了北京奥运会精彩的比赛场面,同时也展现了志愿者和其他幕后工作人员为盛会所做的贡献;
(4)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讲述的是北京残奥会的故事;
(5)奥运之城 世界之城:展示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城市留下的丰厚精神文化财富,以及对城市建设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这五个子主题,如同奥林匹克的五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特色鲜明,却不雷同。紧紧依托背后的6万件藏品,编制精彩的故事,采用贴切的形式,再现北京奥运盛景,让游客重温北京奥运历程。
(二)呈现历史、人物、事件、理念、精神、价值、未来等丰富的奥运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奥运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展示手段,大胆地采用一些先进展示技术,以便将奥运会所包含的历史、人物、事件、理念、精神、价值、未来等丰富内涵,以生动的、互动的形式呈现给每一个观众,让他们获得难忘的体验。奥运精神就是通过追求文化与道德来完善人性,推进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与和平。如今奥运精神在不断追求和平的公共体育精神的指导下,文化的包容性日渐加强。奥运博物馆的展陈也是开放的、常新的,将通过不断更新的展陈资源和手段,不仅重点反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盛况,也将反映未来奥运会的历程,同时也将展示北京城市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作为一个开放型的现代化博物馆,奥运博物馆将致力于培养观众对竞技体育的热爱和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参与。同时对观众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常设展览,北京奥运博物馆立足自身特色,推出以“奥运文化”为主题的系列临展,深入挖掘奥运追求公平、和平、团结、友谊的价值理念。以《奥运之路 和平相伴》临时展览为例,该展览契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背景,将奥运置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环境下,探讨奥林匹克运动与战争,体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字、图片辅以历届奥运海报、会徽、火炬等实物,展示了奥运追求和平的精神内涵。展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1)追求和平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2)战争与奥运(3)抗战期间的中国体育运动(4)战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5)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以体育促和平。五个部分以时间为顺序,贯穿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沟通中西方“和平”文化,让观众对奥运“和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困境与突破有全面的认知,引导并教育观众珍爱和平、珍惜当下。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北京奥运博物馆既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对北京奥运的美好记忆保存下来,同时也肩负着见证与记录未来奥林匹克盛会的使命。北京奥运会之后,国际奥委会用《曾经的奥运城市、永远的奥运城市》来标明北京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北京市将继续秉持奥运三大理念,打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向世界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北京首先把“人文”、“科技”、“绿色”三大奥运理念转化为城市发展理念,继而提出了“爱国、包容、厚德、创新”的城市精神。
北京奥运博物馆基本陈列浓缩了中国人民百年的奥运追求。整个展陈让历史、人文、科技等相互交融,彰显了北京奥运博物馆是一座“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博物馆,同时也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以包容的姿态向全球公众开放,又针对世界各地的观众进行着中国奥运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版,第103页
[2]董进霞:《奥林匹克文化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4页
[3]百度百科:博物馆词条
[4]贾宁:《浅谈博物馆陈列艺术的情感融入》,《艺术探索》2006年第3期
[5]刘淇:《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求是》200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