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电影的艺术创作定式探析
2016-05-14刘芮希
刘芮希
【摘 要】姜文迄今为止只拍了四部电影,但每部作品的创作风格却各不相同。每部影片都讲述着姜文不同时期的经历和故事。姜文的电影,没有刻意走向世界,却成为世界围观中国精神的样本,影响着中国的气质和进程。在众多导演中,姜文是作品最少,但获得评论最高的导演。虽然姜文导的电影屈指可数,但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散发着其特有的光芒,充斥着姜文独特的艺术拍摄手法。在这期间,电影《鬼子来了》遭到封杀与禁播,《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遭遇低潮,这都没有阻止姜文对艺术的追求。本文通过对姜文仅有的四部电影的解读来分析姜文导演的艺术创作定式。
【关键词】时代背景;主旨;人物形象;创作定式
一、特殊的时代背景
追忆,有时候是不清晰的,回忆往往也是零散无序的。姜文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的北京,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的青春故事。反应了那个年代残酷的青春和朦胧的爱情。
文革本是一个压抑的年代,昏暗的时期,但是整部影片都摒弃了象征压抑与昏暗的冷色调,相反的,通过从主人公马小军等一群孩子眼睛里面透露出来的阳关灿烂的日子,充满着温暖灿烂的光芒。整部影片的色调都弥漫着一种黄昏的琥珀色基调之中,符合青春的主题,释放着青春的本色。影片中的马小军就是姜文自己,显然,这部片子是姜文对自己青春期的追忆,观影的观众也从此片中完成了自己在那个时代的青春记忆。影片结尾处,以黑白的形式出现,与之前影片的色调产生巨大的反差,虽然他们坐上了豪车,喝上了洋酒,走在现代化的立交桥之上,但是却离之前青春的日子越来越远……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不复存在。这将永远成为大家心里最深的记忆。“只有出生于1960年代后期的孩子才能在其中找到所经历过的无所事事的年少生活;也只有他们,才会找回身心懵懂时期的青春感受和理想幻灭后的痛楚难当。”[1]
同样的,影片《鬼子来了》也侧重表现特殊的历史背景。姜文用黑白的影调去讲述整个故事,而最后马大三的头像却用彩色的画面去描绘,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影片的讽刺意味达到了顶峰。正是黑色与白色,这样独特的色调,从而更好的为主题服务,更加深刻的揭露了国民的愚昧和战争的残酷,凸显出了电影的年代感——老电影的感觉。影片中运用侧光制造强烈的明暗对比,传递紧张,刺激的心理效果。如马大三要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看管两个人质,提心吊胆的应付着各种突发状况,因此总是处于一种害怕和惶恐不安之中,为了让这种情绪外化到大荧幕之上,导演选择用光来达到此种目的,利用强烈的侧光,制造长调对比画面,形成一种害怕、紧张的视觉效果。
姜文电影的背景总是让人值得细细体味,总是写离当代社会很遥远的历史背景,但每一个历史背景又深入人心,使观影的观众通过对历史的拷问而引发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在对过去的追忆中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思绪。
二、寓言式的电影主旨
“所谓艺术观就是指创作主体对艺术创作的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等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2]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创作者都有自己成熟的艺术观。从创作心理学来看,姜文的人格属于理智型,他的影片中总是充斥着对民族和人类生存以及自己内心的审问。
姜文的电影不缺娱乐性,但在大笑过后,却是观众对影片深深的思考。姜文的影片更注重的是对人的教育作用和启蒙作用。起初,姜文导演的第二部影片《鬼子来了》在美国上映时,刚开始,观影的人们都在哈哈大笑,被影片中人物的幽默表演所深深吸引,而在影片快结尾处,马大三人头落地,整部影片的画风突然转变,影院全场便立马安静了下来,影片中可笑的背后却是令人深思的历史。
《鬼子来了》是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但是却不符合以往的抗日题材的影片,以往的影片日本人是残酷、凶恶的,而与之对立的百姓全身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们善良机智勇敢,与鬼子抗争到底。但是姜文的这部电影并没有为我们展示人性这一些的闪光点,这部电影中的百姓,充满着缺点和陋习,临阵退缩,互相扯皮,谁都不想惹祸上身,做冤大头。影片中着重刻画了马大三,是影片中百姓的代表,普普通通的农村人,没胆子,也没眼光,说话结结巴巴的。在经历了日本人的一次次非人虐待之后,马大三终于奋起反抗,但最终却是人头落地。
影片的影调一直是黑白的,马大三被砍头之时,整个画面转为彩色,视觉上的反差极大曾强了作品的震撼力,引发了观众的深思,充斥着强烈的讽刺意味。影片另一个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兵花屋小三郎,片首被人用麻袋装着扔进马大三的家,片中花屋小太郎被当作俘虏,想通过辱骂中国人的方式去寻求一死,但翻译董为了保全性命,教他骂中国人的话却是“大哥大嫂过年好,你是我的爷,我是你的儿”,诠释了一个麻木单纯的日本丑角,但出于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特殊条件,影片最后还是杀死了放了自己一条生路的马大三,讽刺意味极强。姜文说,这部电影不仅是再现当年日军的暴行,更是出于一种警示世人的作用,要正确面对这段历史,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避免此类事情的再发生。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同样是讽刺了文革时期那段黑暗的日子,正如在影片开头,“那时候的北京,有酷烈的阳光,但是并不灿烂”这样的话出现在影片的开头,并没有与片名《阳光灿烂的日子》所呼应,在开头便出现了深深的讽刺意味。“我们的故事总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难掩饰心中的欲望。那时候,好像总是夏天,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发黑……”电影一直以琥珀色调为主,而在最后的时候运用了黑白色调,强烈的暖色调更加突出了马小军冰冷的冷色心理,最后的黑白摄影,更是讽刺了在灿烂的阳光下被时代扭曲的人们的心理。“创作主体的艺术观,艺术个性是艺术创作主体心理定势的核心部分,对一个艺术家创作心理定势的构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三、成功的人物形象
1981年姜文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了表演系的其中一员。1985年,姜文被导演陈家林看中,在影片《末代皇帝》中出演溥仪一角,为了这个角色,他查找了很多历史资料还去拜访了溥仪弟弟,最后成功的塑造这一形象。1986年出演谢晋导演的《芙蓉镇》。1987年,姜文进入《红高粱》剧组,面对的是第一次当导演的张艺谋,因为角色塑造问题,姜文和张艺谋从头吵到尾,最后吵出了轰动世界的大作。
这都是与姜文自身丰富的演员经验密不可分的,是他十分注重对电影中人物的塑造。正是因为姜文自身对每个角色的用心,在1991年,才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成功塑造了马小军这个人物,马小军出生在文革时期,在青春的电影中,主角往往都是正面的形象,而马小军却是一个满身缺点和坏毛病的人,正是这样的描写,才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加上夏雨出色的演出,使当时还在中学读书的夏雨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以及台湾金马奖影帝三项国际性大奖,夏雨获得的这些奖项,更是有利地证明了导演姜文对人物形象的细致把握。在其随后的影视作品中,姜文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典型独特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增加其作品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童年经历的缩影
“不同的人,因生活经历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社会经验。这些社会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看问题的角度和创作定势。”[4]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以说就是姜文的自传体,里面有姜文的幼年,少年和成年的影子,1963年姜文出生,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姜文刚刚15岁,赶上的是文化大革命的尾巴,正是姜文自身的经历,才使马小军刻画的有血有肉。
在姜文的所有影片当中,都会有军人,电影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有对当时军队的描写,以及影片中,马小军偷穿父亲的军装,在全身挂满军功彰,阅兵,敬礼。电影《鬼子来了》中出现的日本军队,《太阳照常升起》中从未出现的阿辽沙,但也是军人的背景,《让子弹飞》中也有军队的影子。童年的经历对创作者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在姜文所导演的影片中,到处都有着“军人情结”,这是与导演姜文的生活背景所离不开的。童年的姜文在部队大院里长大,每天都可以看到军队的影子,同时姜文的父亲也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自小就受到军人给他的影响,姜文把儿时的记忆和经历投射到自己的影片中也是平常不过的了。当然,形成一个艺术家个性和风格的因素绝不会只有那么两件事,但童年的经历对艺术家的影响却是深刻的,内在的,所以也就造就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定势。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姜文的四部影片,了解到姜文将自己的人生观,童年时期的人生经验,个人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底蕴都运用到了其自身的影视创作中。他的电影充斥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其影片主旨具有强烈的寓言模式,影片中塑造了典型独特的人物形象,充满了自己的社会经历以及童年的人生体验。姜文的电影创作经历了十几年,时间的打磨,个性的推敲,确实让他的电影有着不同的韵味。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姜文不仅是一位热爱艺术、善于表现真性情的导演,更是一位敢于揭露社会事实的导演。姜文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拍摄手法去诠释演绎着他和他的影片。
【参考文献】
[1]马萧.一枚“电影硬币”的两面——商业与精英的殊途同归[J].喜剧文学,2009(7).
[2]吕景云.艺术心理学新论[M].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3月版,P196
[3]秦俊香.影视艺术心理学[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P11
[4]秦俊香.影视艺术心理学[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