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政策视域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意义

2016-05-14崔恩山

智富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信力合法性民生

崔恩山

【摘 要】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非常关键。民生政策是政府获的人民信任的有效载体,二者具有极为紧密的内在关系。立足于民生政策与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完善民生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来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从社会和政府本身两个角度总结民生政策视域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意义。

【关键词】民生政策;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意义

一、地方政府公信力及其与民生政策的内在关系

(一)地方政府公信力

在我国地方政府是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的各级人民政府,本文中地方政府公信力指各级人民政府的公信力,尤其是基层政府公信力。

地方政府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功能,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市场运行的监管者、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环境的保护者、社会公平的保障者和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地方政府的诸多职责和功能决定了其与公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地方政府关注民生、履行职责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但是相关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对中央政府十分信任,然而近七成的受访者不信任地方政府,甚至持怀疑态度,甚至,80.3%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是当前我国信用最差的群体[3]。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状况。

(二)民生政策与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内在关系

1.民生政策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

民生政策作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涉及公民生活最基本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各个方面,是政府与公民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民生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反馈时刻牵动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时也更加容易成为公民关注的焦点。民生政策作为政府向社会输出的重要公共产品,一定程度上被公民视作政府对于普通百姓的一种政策性承诺。评价这份承诺是否得以兑现的标准就是民生政策的执行结果。地方政府作为民生政策执行的主体,相应承担起了民生政策视角下公民对于政府公信力的被评价主体的角色。地方政府对于民生政策的有效执行可以促进公民维护政府的权威性,增强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反之,民生政策的执行不力则会使政府公信力受到巨大的损害。所以,民生政策与地方政府公信力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内在关系,民生政策既可以成为地方政府维护自身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又可能成为损害自身公信力的主导因素。所以民生政策对于地方政府公信力能否得以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2.地方政府公信力关系民生政策执行

政府拥有良好的公信力是自身履行其职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保障,也影响着政府民生政策的执行状况。拥有公信力的政府能够获得公民的信任,巩固其合法性和权威性。较强的政府公信力可以在民生政策的各个环节中转化为强大的推动力,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生政策制定、执行、反馈的各个环节,能够将民生政策的政策目标最大程度地实现,让公民从民生政策中获得生活水平的改善,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政府公信力状况可以在民生政策中直接的反映出来,影响到政策的效果,决定政策是否能够达到服务人民的目的,决定政府是否能够通过政策维护自身形象,获得公民信任。所以,民生政策的各环节都受到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二、通过完善民生政策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策手段,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民生政策涉及住房、医疗等和市场密切相关的领域,为政府提供了巨大的调节空间。政府在发挥自身职能时有赖于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稳定的市场环境。作为市场秩序和规则的“补缺者”,政府自身为市场元素所认可的程度影响着其职能的发挥。王策提出政府的诚信行为可以为市场提供“有形”调节和统一的评判标准,平衡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4]。由此可见,提升政府公信力,可以促进政府更好地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安定有序”被列入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当前,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会成为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动力。然而,民生问题也是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诱因。公民在生活遇到困难时往往首先想到寻求政府的帮助,这种依存关系成为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支柱。相反,当政府失信于民,公民面临利益诉求时无法或者主动放弃了对政府的信任,转而通过其他私权寻求自我保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会随之增加。完善民生政策,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有利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有利于强化政府合法性

合法性是公民接纳政府的前提。迈克尔·罗金斯认为合法性“最初的含义是指国王有权继位是由于他‘合法出身,中世纪以来合法性的意义增加了,它不再指‘通知的合法权利,而指‘统治的心理权利”[5]。由此看出当前政府的合法性主要指政府在公民心中产生的合法性与存在的合法性。公民对于政府产生和存在的态度决定政府是否在脱离先天的合法性之后能够得到公民的认可。把强化政府合法性与民生政策的完善相结合有利于使民众从生活中感知政府的存在,确切而言是把政府的合理性做法以惠及百姓的方式传达出去。如唐铁汉所言: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信任政府能够增强群众社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增强政府存在的合法性[6]。民生政策作为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评价与合法性检验的重要标准,通过民生政策的完善可以极大强化地方政府的合法性。

2.有利于巩固政府的权威

公民对于政府决策与行为的信服程度是对政府权威的检验,拥有权威的政府能够让公民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支持政府的决策和行为。民生政策对于百姓生活的关注是其他政策所无法比拟的,政策本身的特点就容易触及百姓之所想,吸纳百姓之所思。充分利用民生政策的这一特点,完善政策本身可以增强公民对于政府的认可程度,进而提升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地方政府相比中央政府的权威性相对缺失,运用民生政策优势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利于地方政府权威的强化。

3.有利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工作

政府任何一项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当今社会,强制手段已经日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公民自发的参与与配合。然而,公民积极性的调动必须以对于政府的信任为前提,此时政府公信力的作用就加以显现。民生政策的完善有助于公民更好的理解与接纳政策,对于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公民只有对于政府拥有充分的信任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完成一项政策的实施,一个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从而,从中获得由于政府成功履行职责,为公民带来的便利可以进一步增强公民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另外,以政府良好的公信力作为支撑,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降低政策执行的成本。这样形成以公民为轴心,政府公信力与政府行政为侧翼的良性循环模式,对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中山. 孙中山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1:802.

[2] 龚培兴,陈洪生. 政府公信力:理念、行为与效率的研究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

[3] 小康研究中心.官员信用敲响政务信用警钟[J]. 小康,2007(8):19.

[4] 王策. 诚信政府建构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6).

[5] 迈克尔·罗斯金,等. 政治科学[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5.

[6] 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3).

猜你喜欢

公信力合法性民生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Westward Movement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