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研究

2016-05-14徐凯旋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画

摘 要:如果说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古人主观思想的二维体现,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一幅幅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画卷,可谓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并且在路径的转变、时间的推移中带领我们渐入佳境。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又是如何被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呢?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艺术手法和意境传达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山水画;古典园林;相互联系

中国传统的山水题材水墨画与古典园林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通过绘画展现园林景致,认为好的园林处处可入画,并且将作画的理论运用到造园中;在造园中古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的布局中,借鉴绘画的虚实相生、以小见大等艺术手法营造立体的画卷。许多的画家同时也是园林的设计者,如吴门画派的代表文征明曾为苏州拙政园31处景绘制“设计图”;许多的造园者同时也是很有名气的画家,如《园冶》作者计成,其在诗词绘画上造诣高深。画家、造园者在婉约的画卷中、高雅的林泉间,表达各自回归自然的情怀。

一、山水画与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山水题材的绘画历史久远,但是山水画一直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创作题材,直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才从人物画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六朝后期至唐初,山水画一直处于停滞或者慢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保留的山水画也很少;到了唐代,社会和政治相对安定,经济已经很发达,这也促使文学和绘画的快速发展,这个时候的代表人物有李思训、王维等;唐末至宋初山水画的发展已经高度成熟,代表人物有郭熙、米芾、李唐等;元代山水画也是发展兴盛,名作《富春山居图》便是出自这个时候;明清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山水画达到顶峰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吴门画派、华亭派、云间派等可谓百家齐鸣。相对于山水画,古典园林起源较早,最早的记录在西周时期,当时称其为“囿”;之后汉代出现山水建筑园;南北朝有了自然山水园;唐代同样是由于社会的安定,园林有了飞速发展,有了山水宫苑、游乐地、别业山居等,据《洛阳名园记》记载当时洛阳的府邸园林已经有1000多处;经过唐宋的持续发展,到明代园林无论是造园艺术还是技术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这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江南私家园林;清代园林继明代之后同样繁荣发展。从山水画和园林的发展史中不难看出, 虽然它们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呼应,但其发展期、全盛期及成熟期都基本上保持了一致。有学者概括了山水画和古典园林在历史发展上的联系:“山水画和园林的发展虽然并非全然吻合, 抑或有相违异之处, 然而因为二者需要的文化背景相似,义理相通, 故大致发展趋势相近。”可见,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渊缘之深,二者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二、山水画与园林的指导思想

首先中国山水画和古典园林都是产生于东方,它们必定受到东方的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首先是东方思想中的自然思想。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是生活在一定范围的自然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劳动都是在协同自然的前提下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山水画和园林作为客观事物的主观表达,与自然必定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它们通常都注重模仿自然,例如园林借助人造的假山、池水创造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绝佳意境。山水画利用天光云影,山水田园,力求在方寸之间产生万千变化;中国传统园林,从早期“阿房宫”“上林苑”到后期“圆明园”“苏州园林”无一例不是以“山水林泉之乐”为设计的基本思想。

当然只效仿自然还是远远不够的,自然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同时也有它的无序性,古人不仅效仿自然,主张“无为而治”,而且在借鉴自然中也有自我的创新,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王维《山水诀》中有“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回抱处僧舍可安,水陆边人家可置”之说, 这是他在绘画中总结的理论,可见古代画家作画不是单纯地取景自然,而是以自然为原素材,加之自我的理解加以改动形成独特的构图,达到胸中存在的意境美。明代叠石大师戈裕良遗作“环秀山庄”的叠石,不仅仅用太湖石还原大山大川,而且用石头造出高低错落的可观可游可居的空间,到雨落季节,高处的山石汇聚雨水,水流顺着假山的空隙飞奔直下犹如自然的瀑布,十分壮观。可见山水画与园林都源于自然、反映自然、寄托自然,最终作为艺术形式而高于自然。

三、山水画与园林的艺术手法

山水画以水墨为元素,通过点、线、面形成高山、河流、植物、建筑等二维实体要素;而古典园林以假山、水系、植被、建筑等为元素,通过某一要素的配置或者某几个要素的组合形成三维实体空间。虽然创作方式差异明显,但是表现形式如出一辙,创作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为构图上散点透视、配景上动静与虚实结合、视野上小中见大。

(一)散点透视,曲折蜿蜒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一大贡献便是发明了透视法则,因此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园林、绘画、雕刻等都是遵循严格的透视法则,注重写实,在整体布局上显得机械和呆板。而中国的山水画理论中则没有透视法则,同一幅画中可能出现超过三个灭点,因此后来的学者将其归为“散点透视”。散点透视在现在看来虽然是很不合逻辑的,在同一个画面中山、水、植物表现得恰到好处,但是其中的园林建筑表现很笨拙,正是这种自由无拘束的风格,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园林才会是“自然天成”的,曲折蜿蜒的山川、河流是回归了自然的写意的美。

(二)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古代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在表现手法上,通常都是动景与静景的结合运用,往往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动景中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同时又在“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淡然中显示出充满天地间的盎然生机。山水画论中有“虚实相生,乃得画理”及“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之说。在山水画中, 景物是实, 空白是虚;黑是实, 白是虚;有色为实, 无色为虚。而在古典园林中, 虚实常表现为:山为实, 水为虚;近景为实, 远景为虚;景物为实, 倒影为虚等,使得动景与静景的结合生机盎然,虚景与实景的结合韵味无穷。

(三)巧于因借,以小见大

中国传统山水画往往没有固定的视觉中心,注重在咫尺的画卷中展现宏伟的大山大川,以全局视角展现所有场景,而作者看到的原场景可能只是小小的园林景观而已。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园冶》传入日本后,日本学术界评价极高,称之为“夺天工”,并尊为“世界造园学最古名著”。作者计成将造园的原则概括为“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就是说要因地制宜,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程式和格局,巧借景色,园景不分内外、得景无拘远近,远处的群山、大川,邻近的梵塔、阁楼都可以借来,成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通过“巧于因借”,原本范围有限的狭小空间,有了更多的内容,人的主观感受的空间远远大于实际的空间,便是所谓的“芥子须弥”“壶中天地”。

四、山水画与园林的意境传达

山水画最大的特色是写意。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不仅画出来的东西要与原物相似, 还要进一步要求画出景物的真实“气”“质”。东晋顾恺之、宋代欧阳修等文人都认为“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即是说明传统山水画更注重写意。同样, 在古典园林艺术中, 古人认为园林“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中国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要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无论是山水画的写意还是园林的诗情画意,都在述说着“景”与“情”的关系,情与景的相容离不开画家与造园者,离不开人的感情,正是由于感情的寄托才使得山水画与园林有了“意”,而所有的“景”都是为传达意境服务,通过意境表达创作者的情感。

黄公望经营七年终于完成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为了画出富春山的神韵,他长期居住于富春山,苦心孤诣,对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寄托自己的感情,正是黄公望将感情寄托于山水,他的画作才能传达特殊的意境。退思园主任兰生,遭遇奸人陷害被贬职,他回到故乡同里,营造退思园,名为“退”,实为以“退”为“进”,退思园内多处景如“闹红一舸”“眠云亭”“退思草堂”,均表达了任兰生虽身退却内心渴望着再次被任用,以发挥自我才能报效国家的志向。苏舜钦受到诬陷被贬职,于是他回到故乡苏州,来到城南闲地水边休憩,有感于《楚辞·渔夫》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下定决心过上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渔夫生活。他买下这块地筑亭取名“沧浪”,自号“沧浪翁”,从此他远离政治,寄情山水,以诗歌为娱,抒发自己的情怀……

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古典园林关系密切,虽然不是完全呼应,但是时而相互契合时而殊途同归,它们在发展历史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指导思想上相得益彰;在创作手法上相互影响;在意境表达上均融情入境、意向高远。二者不仅仅是古人艺术才能的结晶,更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我们不仅要研究它们,更要学习和传承这些文化的精华,注重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实现它们在当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明]计成.刘艳春编. 园冶[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

[2]曹林娣. 园庭信步[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梅墨生. 山水画述要[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1.

[4]陈传席. 中国山水画史[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

[5]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作者简介:

徐凯旋,苏州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建筑与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纸巾山水画
看《园冶》谈苏州古典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探析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明代山水画家蓝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