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水印版画在美术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6-05-14陈铁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践与思考美术教育

摘 要:我国传统的水印版画是集雕刻、绘画、印刷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印刷术发展的产物,自成一体,成为一个画种,也是一种重要的复制手段,对于还原书画作品,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呈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水印版画;实践与思考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水印版画在北方地区的适应性语言研究,课题项目编号:NJSY14229]

传统版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精准的绘画、雕刻技艺,在古代广受欢迎和关注,在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一些水印版画的手法依然还在沿用,可见,有些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进会变得历久弥新,更能焕发出新的色彩。美术教育作为传承我国艺术发展的教育体系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非凡,如何将传统水印版画的技艺应用到现代美术教学中是很多艺术院校和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的重要课题。千百年来,水印版画以其独特的媒介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因此,继承和发展这种版画技艺,并在美术教育中充分应用,是艺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大众欣赏能力和版画美学价值的途径。

一、我国水印版画的发展历程论述

我国木刻的水印版画最早出现在汉代,那时没有发明纸张,一般都是用布帛印图,最早用以宣传宗教信息等资料,之后纸张被发明出来,书籍诞生,水印版画多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得水印版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到唐宋时期,水印版画的表现手法日趋成熟,从单色印制发展到多色印制,艺术创作者对于水墨及颜料的应用也更加纯熟,使得水印版画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为以后版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明代,由于文学和艺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文人墨客、绘画者众多,这时水印版画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加之文化市场景象繁荣,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文化艺术也是十分昌盛,水印版画十分兴旺,明代遗留下来的水印版画作品也是最多的。在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由于明代版画兴盛的影响,版画作品盛产很多,在清朝中期水印版画发展步伐就慢慢降下来,逐步渐入衰落阶段。清朝后期,由于国外石印、铜印等技术传入我国,传统的水印版画技术受到冲击,发展更是缓慢。

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是现代水印版画发展的开端,是对传统版画技艺的重拾和发展,那时欧洲和日本版画艺术发展势头很是兴盛。鲁迅以其敏锐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责任感,为我国版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正是在他的倡导下,水印版画重新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和重视,得以重见天日。

20世纪50年代初期,水印版画对传统技艺加以继承和发扬,结合国内民族特色和国外版画技艺,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版画风格,黄永玉的《阿诗玛》以及吴凡的《蒲公英》都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50年代后期,江苏版画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现代水印版画技艺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巧妙地将水墨画的元素融入到水印版画创作中,逐步形成江苏地区水印版画的特色和风格。1992年我国成立江苏版画院,2008年我国水印版画艺术研究中心成立,这些都说明水印版画在我国艺术中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水印版画事业的发展。

二、水印版画的艺术技法应用和美学价值分析

(一)水印版画的艺术技法传承

1.绘画的艺术技法

在水印版画创作中,绘画是最基本的技艺,版画的绘画主要分为草绘绘制和放大图绘制两个步骤,草图绘制的关键在于明确要呈现的画面的干湿、深浅、虚实效果,放大图的描绘重点是要表现出深浅不一、浓淡适宜的层次感,确保顺利进行套版工作。具体绘图时,要先进行颜色分类,确定分版数量,而后在样稿上附上透明薄纸,画上图像的轮廓,之后将画有图像轮廓的薄纸贴在木板上进行刻画。版画的绘画过程考验着创作者的绘画功底和艺术审美能力,绘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版画的整体效果。

2.雕刻的艺术技法

雕刻作为水印版画的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传统水印版画创作以木刻居多。雕刻分为两种,一种叫阴刻,一种称为阳刻,两者的雕刻形状是不同的,阴刻主要以凹形图案为拓印内容,阳刻以凸形图案为拓印内容。用于雕刻板花的刻刀多种多样,有形状和钝锐的差别,木质有疏松和密硬的区别,造型也有具体和抽象的区别。雕刻是对创作者技艺的综合考量,几把刀一块木板,表现光线明暗、颜色深浅等,这需要雕刻者有熟练的功底,通过雕刻展现版画这种视觉艺术的魅力。

3.水印技法的传承

水印是指利用水的流畅和滋润的特点而进行的版画拓印方式,在版画制作中充分发挥水的作用是水印版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水印版画贵在用纸,用纸的薄厚和吸水性的区别决定了拓印后画面效果的不同,我国一般采用宣纸、绵纸比较多,原因是这几种纸的吸水性很好,很受版画创作者的青睐,但也存在纸张易碎的弱点,水印用纸要根据版画特点加以调整,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版画创作者要扬长避短,找到最适宜的纸张和拓印方法。

(二)水印版画的美学价值分析

传统水印版画的美感,主要来自于绘画、雕刻、拓印三种主要环节的巧妙结合。绘画雕刻的痕迹展现在拓印作品上,作者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意图,水印版画其实和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一样,都是对人们智慧的总结和对生活中美好场景的描述,也是一种全面的艺术表达的手段,如何在版画中蕴藏美感,唤起观众的共鸣是创作者的目的和创作的意义所在。

传统水印版画最初用于宣传宗教,一些佛教图案是版画的初期形式,之后用于书籍插画、诗笺等,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岁月的痕迹,有一种沧桑之美。古代的水印版画一般风格古朴简约,朴而不拙、美而不华,有一种简约之美。水印版画的雕刻痕迹最为明显,由于雕刻方法不同,显示出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有的婉转流动,有的刚劲有力,有的圆滑温柔,有的尖锐锋利,风格各异,表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现在美学教育里强调水印版画的韵味和印痕,指的是拓印留有绘画和雕刻的痕迹,进而表达出一定的审美意蕴,韵味和印痕在水印版画一书中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传统水印版画的美感在于木味、刀味、水味的充分结合,是色彩和造型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意识的有机碰撞。传统水印版画有着现代印刷技术所不能比拟的独特美学价值和审美特征,是一种美学上的重要研究内容。

三、传统水印版画的优秀表现手法

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新时期,我国美术教育对于水印版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1958年浙江美术学院创办了水印版画工厂,并开展水印版画的教学工作,这是传统水印版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实例,在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面临艰难的时刻,将传统水印版画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使其艺术性得到发扬和传承,且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尽管如此,传统水印版画的手法和技艺在美术教育格局中的力量很是单薄,关于传统水印版画历史的教育有待加强,水印版画的独特艺术技法需要得到传承和创新。

(一)学校和教师要深入开展水印版画教学研究工作

在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事业中,传统水印版画的教学内容较少,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水印版画课程,部分艺术院校的重视力度也不够,所以要想加强水印版画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针对传统水印版画的发展历史进行教育,对准确精妙的表现手法和技艺也要加强教学,做好水印版画的教学研究工作。在美术教育中,要保证提供给学生的形象资料是富含艺术性的,要保证传统水印版画的艺术品质,教授要教会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评估,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将这种方法有效用于美术教学中。其次,学校要重视水印版画的教学,组建水印版画研讨小组,做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置工作,使传统水印版画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二)在美术教学中大胆创新水印版画素材的使用

传统水印版画主要在木板上进行雕刻,尽管由于国外版画素材的影响,铜版、石版等材料很受欢迎,但水印版画的主要雕刻用材还是以木板为主。要想创新水印版画,对传统加以突破,教师要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尝试大胆的创新,对西方的版画教学加以借鉴,不断调整水印版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对水印版画作品的影响,随时调整教学活动的实施,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多多创新版画创作,拓展材料选择的空间和方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对于美术教育好坏的考核评估会落在学生具体的创作作品上,水印版画也是如此,要想创新水印版画的发展策略,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艺术院校可以通过设立工作室的形式招收学生,在具体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做好异化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调整教学手段,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教学,实现案例作品的形象化教学,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水印版画艺术的魅力和美学价值,进而提高学生创作作品的欲望。学校可以举办水印版画作品展,让学生互相参观,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优秀的作品得到认同也会增加学生水印版画创作的信心。

(四)鼓励学生实际参与创作,提高艺术技能

水印版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水印版画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变迁史,培养学生的水印版画绘画雕刻基础技艺和创作技能。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效地融人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生活中挖掘艺术灵感,将其付诸到水印版画的创作中,运用巧妙的表现手法,加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四、结 语

传统水印版画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是我国艺术宝库的瑰宝,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美术教学中重视水印版画的传承和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美术教学创新艺术境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雅.重塑传统版画新理念——浅谈水印版画的新拓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1,(12).

[2]张旻,冯楠.传统水印版画在美术教育中的存续方法和创新发展[J].大众文艺,2014,(19).

[3]郑巨欣,王超,张晓锋.传统水印版画在美术教育中的存续方式和创新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3,(05).

作者简介:

陈铁梅,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版画。

猜你喜欢

实践与思考美术教育
应用性本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