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面上的故土情结

2016-05-14王洪应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刘杰故土美术家

王洪应

刘杰,1963年生,河南省商丘人。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同年分配到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工作。现为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艺委会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

美术作品参加第七届、八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中国首届写意画展等全国美展多次。多幅作品在全国及省美展中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机构收藏。先后赴波兰、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三十余个国家进行美术交流活动。

灵魂在路上飘泊,或许就是艺术家的宿命,而要坚持这一宿命的漫漫长途,其内心必然有某种支撑。对油画家刘杰来说,家乡情结是他艺术的美学核心。他画家乡的每一座山、每一汪水,每一棵树、甚至每一棵小草,都把那种对家乡的爱诠释得淋漓尽致。我想,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是至爱。

乍一看《刘杰油画集》中的那些画面,象树上刚结出的果子,还很青涩;细细地品味打量,其间便透露出一种灵魂的光亮。审美群体不难想向,那些景物是在表述,相对于动而原生态存在的它们似乎在说,这里是作者的“老家河南”。刘杰用画笔,把自己对家乡的文化眷恋,自然地理环境的理解,深情地展现在自己的画面上。所以,他的画,是画家灵魂忽现的产物,是画家感情倾注、审美体验与艺术追求的结晶。

他笔下涉猎的题材是多方面的,倒不是赶“时髦”,被“命题作文”多数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但我看到最多的还是故土的风景,以致他的油画明显带有一种诗意的“故土情结”。这种情结浑然充沛,“味道好极了”。这里的山水土地,养育了一群群有一颗颗善良心地的人,这些人又为人类文明贡献了智慧、精力甚至是生命。刘杰的情感的结,便一直系在生于斯养于斯的这片故土上。对家乡,那是一种真挚的情愫,他熟悉,有思念、有感悟,有永远抹不去的印记,所以,也就必然去表现。他用的是真性情,画得是真感悟,在清新淡雅的画面上,我们感受到的是自然优美,是一种和谐天地。这种画,可以冲淡你的焦虑,在浮躁复杂的快节奏生活里,感受到禅意的清平。特别是经过一定审美体验的人,在画面里或画面后,会有所触动,使蛰伏在心灵深处的“历史文明奏鸣曲”轰响起来,动情动容,感叹当今的社会人生!

刘杰的画面是内敛的,体现出一种平和的意蕴。很静,没有大风大浪的动态冲击,没有车马喧嚣的不安鼓噪,表现的是寂寞的风景,安详的生命状态。油画是一个色彩表现力极强的画种,色彩往往给人以强刺激,可他没去“炫”色彩,用的不是那种追求感官刺激的技法,画面出现最多的绿色,是生命原色,老家的槐、榆、柳、杨和青草植被都得用绿;而黄河黄土黄种人,少不了用黄色,看上去有层次,平和温润也就行了,很质朴。当然,这些画也很深刻,我们注意到,他的这些油画,连名子都没有。是忽略?是找不到准确合适的?还是一种有意?笔者以为,画面恰恰就是大自然生活意象中生命意识的积累。你去仔细琢磨,便可以从画面深处读到那些那轰轰烈烈的故事、深邃启人的哲理以及经天纬地的人物,就看你对人类文明史掌握多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原理解多少了。

画油画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力气活儿。说技术,是技能技巧相对复杂,“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说力气活儿,是油画工艺流程复杂,用心多,用时长,用力大,弄好一幅作品不容易。刘杰的画没选“时髦”题材,他不想去赶“时髦”,一心画的就是故土风景。他反复习练,刻苦专研,不受社会上那些“无形的手”牵扯,不惜力气,把自己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此处。一个画家,应是特立独行的人,在自己的领域,能坚守,有定力,在浮躁的世像面前耐得住寂寞,这尤为可贵。

刘杰受到过河南老家故土的养育恩泽,他坚持致力画“老家河南”,一定能成大气候。

猜你喜欢

刘杰故土美术家
步量故土,史述吾乡吾民
星光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逆行者》油画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借条风波
李梅梅、刘杰作品
离故土
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