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泉州木偶剧团文化品牌塑造之道
2016-05-14邹丽姣
泉州提线木偶戏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成为我国首个人选名册的项目。提线木偶戏今日的艺术光辉,从根本上得益于泉州提线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泉州木偶剧团的努力。所谓戏曲没有院团就等于没有未来,正是因为泉州木偶剧团的保护传承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当下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历史磨砺及实践考验而传承下来的。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是基于对历史的尊重。当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至一定的高度时,产生品牌影响力便显得理所应当。运用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抓住机遇以提升自身影响力,开拓剧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便成为泉州木偶剧团塑造文化品牌奋进的目标。
就剧团自身而言,塑造文化品牌的首要前提就是管理者须具备品牌意识。管理者被视为一个剧团的掌舵者,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决定了剧团的发展方向;通过剧团的发展战略,也可以了解一个剧团管理者的价值取向。泉州木偶剧团作为泉州市直属国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在其成立之初并未明晰剧团的品牌化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泉州木偶剧团随着国内演艺市场的低迷化陷入了“演出少、无工资”的状态。1993年初,王景贤团长正式任职,面对剧团困境,他提出‘争生存、求发展”的口号,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的举措,带领剧团走出一条“墙外开花墙内墙外一起香”的路线。在历经短暂的沉寂阶段后,剧团成功地打开了境外市场的大门,演出从港澳台地区发展到日本、韩国、泰国、法国、瑞士、西班牙、荷兰等国家,演出场次也逐渐由一年一次到十多次,现在每年约十五项国际演出项目,泉州木偶剧团逐渐被国际演出市场认可。在国内,他带领剧团参加奥运开幕式、国际艺术节、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演出活动。他不仅仅让观众认识了泉州提线木偶戏这项有着七百多出剧目、三百多个曲牌的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更让观众记住了泉州木偶剧团。王景贤团长说:“一个剧团、一个剧种就是一个生命,你尊重它、热爱它、呵护它,在它生老病死的时候不嫌弃它,它的生命就会不断发展。”作为一名优秀的编剧,他在提线木偶戏的艺术创作中发挥他的光和热;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在管理的过程中树立塑造文化品牌的意识,才使得泉州木偶剧团在国际艺术舞台上获得了一席之地。
文化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剧团管理者,同时也需要具备剧目、演员、演出三要素做支撑。一个剧团若没有经典的剧目、优秀的演员以及精湛的演出,塑造文化品牌便无从谈起。
剧目,是一个剧团的安身立命之本,代表着剧团的风格和品质,是观众支持一个剧团最朴素的理由。经典剧目是由时间和实践来考验的,保护经典剧目就等同于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一个艺术院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的经典剧目越多,也必定表明院团中整体队伍素质的齐整。赵起扬在《剧之本,院之本》中提到:“一个剧院能够在社会上存在、能够直接产生影响力的东西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剧目,也就是和观众见面的戏。看一个剧院办得如何主要是看它演出了_一些什么剧目,质量如何,是否经常在演出。因为剧院是进行艺术生产的单位,是生产意识形态产品的,它的产品就是剧目。”每个优秀的剧团都会有其长期积累下具有优秀水平的保留剧目,经典剧目的传承有利于打造更为长远的文化品牌效应。泉州木偶剧团的剧目涵括了悲剧、喜剧、神话剧、正剧等,既将传统剧目完整地保存下来,同时也有根据时代背景变迁及大众审美观念发展创作的符合新时代的剧目,赋予传统剧目以新的活力。像近年《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等大型舞台木偶戏的推出,将泉州木偶剧团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剧目使提线木偶戏的名声远扬,有了更多关注它的观众,为文化品牌塑造奠定了实质性的基础。
“人才是艺术表演团体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资源,是体现艺术水平的重要保证。人才问题,关系到艺术表演团体的存亡盛衰,对以人为核心的动态系统实现创造最佳效益的整体控制,是现代管理的实质内容。”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曾在《艺术体制改革与管理初探》一书中这样写道。戏剧艺术综合性艺术形式的特性,要求剧团中的任一行当都不可忽视,管理者对于不同行当中的人才也要依据他们的艺术专业素养进行个性化管理。团长与演员作为剧团管理中的主客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分量都极为重要。团长是剧团的掌舵者,同时也是艺术演出的组织者。从排练到演出是一项系统且注重合作的过程,这就需要团长组织每位演员,使他们各尽其能,让各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才能够从整体上使演出发挥最大的效益。泉州木偶剧团目前有4名国家级传承人,5名省级传承人,8名市级传承人。每位演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表演特征,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映鸿老师是当下世界唯一一位能在祭祀戏神仪式中通过明咒和暗咒“请戏神”的大师;庄丽娥老师通过提线木偶进行书法及绘画创作,王景贤团长根据提线木偶提笔写字的情节创作了《嫦娥奔月》的剧本,配合其演出。可以说,这种适用人才、鼓励创新的态度正是管理者在人才管理中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泉州木偶剧团作为泉州提线木偶戏保护传承单位,不管是在现有传承人保护方面,或者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方面,都取得了有效的成绩。今年,泉州木偶剧团90后的新晋演员亮相2016春节联欢晚会。这不仅仅是为年轻演员们提供的演出机会,同时还赋予了他们未来的传承责任。入选“优秀实践名册”,意味着泉州木偶剧团在保存、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培养后继人才的工作成果已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向世界介绍、推广泉州木偶剧团的先进经验,成为各国学习的典范。
任何一个剧团的文化品牌塑造都离不开精湛的演出。剧团只有进行持续性的演出,才能够为观众留下持久的影响力。很多地方剧团因缺乏管理,平时犹如一盘散沙,却又会为了获取国家或地方的专项演出资金而到处雇佣临时演员进行演出,这样的演出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会造成剧团后续管理的不力。优秀的剧团不仅仅要以人才为基础,还必须要有精湛的演出。一场精湛的演出,包括了剧目的选择、演员的水平以及舞台的布置,这一切都关乎观众对剧团的态度及演出产生的后续影响力。在剧目的选择中,泉州木偶剧团以传承为己任,将传统“四美班”的表演形式完整地传承下来。尤其是今年,泉州木偶剧团复排《目连救母》《水漫金山》等传统剧目,不仅仅是对传统剧目进行的抢救性保护,同时也通过演出让观众感受到提线木偶戏最传统的精髓。20世纪60年代泉州木偶剧团随时代需求创造出天桥高台的表演形式对大型剧目进行演绎创新,最近几年排演的以天桥高台为主要表演形式的《钦差大臣》《赵氏孤儿》《卢俊义》等大型剧目,都得到专家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且荣获众多奖项。尤其是《卢俊义》这部戏,将泉州传统文化中的拍胸舞、刨狮、花灯等艺术形式融入到剧情中,将泉州历史文化积淀在一部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带来极高的审美愉悦。这种天桥高台的表演形式对演员技巧以及舞台布置的要求更为严苛,是通过演员在3米高台操纵木偶进行演出。因为每个木偶的控制线均在十根以上,所以从主手与配手之间,再到每位演员之间都必须在排练中不断磨合,演出中相互配合,时刻警惕防范提线缠住情形的发生,才能保证—场演出的完美呈现。如今,泉州木偶剧团除受邀国际演出或者国内其他省市演出,平时主要会在福建各地进行公益演出,通过精湛的演出及热忱的演讲为市民普及提线木偶戏的相关知识。2015年泉州木偶剧团新剧院建成并使用。这意味着他们具备了向大众开放的固定演出场地。新剧院的建成不仅仅为后续培养人才提供了充裕的保护传承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演出的持续进行。剧场是精湛演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有了固定的演出剧场就可以长期对经典剧目以及新创剧目进行演出。泉州木偶剧团通过定期面向市民、国内外游客的公益演出,以及对木偶兴趣爱好者进行的培训工作,扩大了泉州木偶剧团的影响力。文化品牌的塑造,需要剧团充分利用每一个有利时机进行展示展演;也只有通过精湛的演出,才能够获取更多观众的认可。
泉州木偶剧团文化品牌的塑造,让提线木偶戏从地方走向了国际,从不为人知到人人皆知。从客观因素而言,它的成功离不开国家文化政策及文化市场所给予的文化机遇;从主观因素而言,它的成功离不开剧团管理者王景贤对剧团的价值定位,演员的艺术素养及剧种的历史渊源。2015年,泉州木偶剧团受邀参加北京卫视《传承者》,通过节目的播出,在让更多观众认识了泉州提线木偶的同时,也提升了泉州木偶剧团在社会中的文化品牌影响力。文化品牌塑造是文化品牌经营系统工程中的始端。要维持文化品牌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充实剧团自身的内在实力。在秉承优秀传统和保护文化品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实施科学化经营管理。通过文化品牌产生的文化影响力,提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中的地位。
邹丽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论室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