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战广播剧短板 呈现中世纪长诗

2016-05-14阚平李宏

中国广播 2016年5期
关键词:魔幻色调人性

阚平 李宏

【摘要】英国广播公司(BBC)根据但丁原著改编制作的广播剧《神曲·地狱》获得了2015年第19届麦鲁利奇奖广播剧类第二名。本文从主题、人物设计、艺术特点三方面点评此剧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人性 三个但丁 魔幻 色调 节奏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神曲》是一部经典的世界文学名著,由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但丁创作。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与其他中世纪的文学艺术作品一样,由《神曲》第一部改编而来的广播剧《神曲·地狱》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但依然与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并且能够唤起当今时代听众的共鸣。从广播剧创作角度来看,此剧挑战了广播剧的先天弱势,在人物设计方面很有新意。

一、关于主题——人性的罪孽和美德

《神曲》一共三篇,地狱、炼狱和天国。2014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据此改编为三集系列广播剧,其中第一集《神曲·地狱》获得2015年第19届麦鲁利奇奖广播剧类第二名。地狱里面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人下地狱?什么样的人上天国?《神曲》表面上看是写一个人的梦幻游历过程,实际上却在探讨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人性中一个最本质的内容,这就是人性的罪孽和美德。

创作于中世纪(约1307至1321年)的《神曲》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比如:作品从耶稣受难日(星期五)开篇到耶稣复活日(星期日)结束,整个结构(包括每一部)的具体设计都深受《圣经》影响。依照中世纪的价值观,世人为了获救,必须要克服种种诱惑来忏悔自己的过错,求得上帝的宽容才能进入天堂。《神曲·地狱》通过描述在地狱受罚的各种人来劝世人向善,让世人为了获救而不去作恶。但丁把他那个时代里的各种罪孽都写进《神曲》,让犯下那些罪孽的人(真人真姓)都在地狱里受尽各种精神和肉体的煎熬,叛国、叛敌、诈骗、伪造货币、杀人,就连暴食者都下了地狱,在地狱中成了有三个头颅的地狱看门犬的食物。

诗人但丁认为,从地狱到炼狱,一直到最后升入天国,是一个人一生在现实生活中艰辛跋涉的象征,是人类战胜罪孽、洗涤身心、构建美德的过程。但丁在《神曲》中真实地描绘了人性本质的正面与负面,他分析归类身边真实的人,觉得应该进地狱的全都放在地狱,应该进天国的全写进天国,他形象化地展示了人性的罪孽和美德,以及这种罪孽和美德相应的后果,重新定义了人生目标,帮读者提供了在真实世界里进行选择的洞察力。聆听这部广播剧,会让人有一种跨越时空与但丁对话的感觉。但丁仿佛跨越几个世纪在和我们说话,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罪孽什么是美德、人在活着的时候应当如何选择。而这是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所具有的永恒的话题。表达这样一个主题的作品,永远也不会过时。这是《神曲》能够在欧洲流传,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奉为经典的主要原因,也是英国广播公司把这部经典改编成系列广播剧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人物设计——三个但丁、多种功能

《神曲·地狱》这部广播剧最大的特点在于:剧中出现了三个“但丁”,同一个人物形象却有不同的声音角色,这样的设计直接挑战了广播剧的短板。广播剧是“听”的戏剧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广播剧最弱之处在于听众看不到人物的形象,只能通过声音去辨识。所以一般来说广播剧中人物设计都相对简单,一个人物形象就是一个声音角色,以方便听众理解。但是《神曲·地狱》直接挑战了广播剧的这个短板:“但丁”这一个人物形象有三个声音角色,彼此的联系与边界都很清晰,完全依赖听觉就可以辨识,没有一点混淆,是一种对声音表现力的成功探索,体现了主创人员对声音表现力的信心和对广播的自信。这是一种可贵的职业自信。

剧里的三个但丁(Dante Alighieri),首先出现的是年老的但丁(Dante),他有两个功能:第一是翻译《神曲》原作中的片断,这些原作片断起到了串联全剧的作用,由意大利语先读出,老年但丁直接译成英语,剧本中标记了(V.O.)的台词都是意大利语的翻译;老年但丁的另一个功能是“解说”,他在回望和反观自己的人生之路。广播剧是从他的回忆开始的:35岁时的青年但丁在一个星期五(耶稣受难日)迷失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里。整个地狱之旅中,老年但丁常常会跳出剧情谈后来自己的思考。老年但丁的设计展现了原作的魅力,更显示了这部广播剧的思辨性。作品的思想性、主题的深刻性很多时候是依靠老年但丁的“解说”完成的。

第二个出现的是诗人但丁(Dante as Poet),他是故事主线的叙述者,描述穿越地狱之旅的所见、所闻、所感,他的主要作用在于推动剧情的发展,他的台词都是画外音。第三个但丁就是和导师维吉尔(Virgil)走上穿越地狱之旅的朝圣者(Pilgrim)。他是剧情的一部分,直接与各种角色对戏,是剧中的两个主角之一。诗人但丁和朝圣者是同一个时空里的但丁(年轻时的但丁),由同一位演员出演;不同的是,朝圣者直接在表演地狱之旅中年轻但丁的经历,诗人但丁则是在讲述广播剧无法直接呈现的年轻但丁的内心感受、所处场景以及其他需要交待的背景等。

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设计就是贝雅特丽齐(Beatrice),她是一个真实的人物,是但丁终身挚爱的女性,她引领但丁在人生迷茫失落的时候走出困境、走向光明,她是《神曲》的第一号女主角,是人性美德的化身。在这部《神曲·地狱》广播剧中,她并没有直接现身,只出现在两个男主角的对话中,但她依然是实际上的女一号,是但丁(朝圣者)跟随导师维吉尔走完恐怖地狱之旅的精神力量,是这部剧的灵魂。

三、关于艺术特色——魔幻大片与内容相谐

由《神曲》改编而来的三集系列广播剧各有各的艺术特点,比如第三集《神曲·天国》的主创人员用了大量的宗教音乐,呈现出一种恬淡圣洁的特质,至善至美,灿烂辉煌。而第一集《神曲·地狱》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魔幻”,听起来就像在看一部魔幻大片。

但丁原作中描述的地狱是一个上宽下窄的大漏斗,一共9环。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越向下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主创人员用声音成功地呈现了地狱特质:地狱中种种神奇的景象,如阿刻戎河的地狱渡船,旋风席卷的贪色之环,钢铁城墙的冥府,坠落火球的灼热沙地、粪池、黑洞、毒蛇坑,冰冻着头颅的湖面;地狱里的各种角色,如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三个头的恶犬、人面毛爪的格律翁(龙)……通过听觉都可以想象出一个个画面,连缀起来就像是一部魔幻电影,其中“树”(自杀者的魂灵)的音响最为独特。经过技术处理后的“树”的话语更形象地传达出自杀者内心的压抑和绝望。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魔幻大片”中很多音响都是由真实的物品创造的。铙钹、钢琴、雨伞、米布丁、旧桌布、塑料泡、锡箔纸、茶壶、石子,都是音响师创造魔幻效果的道具。当然,还有演员的演播,地狱里各种哭、悲叹、愤怒、哀号、尖叫,十几位演员用他们出色的演技、特色鲜明的声音,逼真地、层次分明地呈现给听众。

此外,主创人员很好地把控了全剧的色调和节奏。但丁原作中的地狱是惩戒罪孽的地方,色调凄幽、阴森。但是如果整部58分钟的广播剧都是这样的色调,听众一定会被压抑得逃跑。所以此剧的开头、结尾用的都是同样一段温和、安静的音乐,之前吸引听众进入“地狱”,之后安抚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地狱之旅的听众,也为听众营造一个回望、思考的氛围。节奏方面,地狱里充满了悲泣、哭号、愤怒,但贪色之环关于“爱情”的讲述却凄美动容,背叛者的独白也“娓娓道来”,这样的“轻”“柔”处理调和了整部广播剧的节奏,创造出一种带领听众追随剧情发展的吸引力。

(作者阚平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李宏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秘书长)

(本文编辑:饶雷)

猜你喜欢

魔幻色调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雍措“凹村”的魔幻与诗
逼近人性
魔幻与死亡之海
白煮蛋的魔幻变身
人性的偏见地图
湖光水色调
色调会说话
分离色调与色调曲线
“魔幻”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