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媒体责任 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2016-05-14鞠晓飞王莹孟伟
鞠晓飞 王莹 孟伟
【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统文化回归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广播媒体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应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并尝试通过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细节呈现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同时在新媒体融合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播媒体 传统文化 讲故事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针对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采写了一组系列报道《祖先的传承》,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听众打来电话说,如果不是听到这组报道,自己都不知道沈阳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这证明了该组报道的社会效果良好,但静下心来细想,却又觉得有些悲哀:一些文化传承的濒临消逝,媒体是不是没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现状,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解读,引导听众走近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对此,本文从以下方面加以梳理和阐述。
一、尝试开掘老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1.展现文化之特
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清文化发源地,其传统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满族风情,既有恢宏大气的皇家气象,也有古拙原始的少数民族风情,同时还有土生土长的东北民间艺术特征。《祖先的传承》系列报道共计15篇,包括《方寸间的大工笔——戴明举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葫芦天地——张氏葫芦雕》《纸上的关东风情——初春枝满族剪纸》《唱念风流上篇——沈阳评剧》《唱念风流下篇——沈阳唐派京剧》《最后的跤王——北市摔跤》《流传百年的宫尺调——白清寨传统唢呐》《纤毫毕现——胡魁章制笔工艺》等,作品均以沈阳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对具有东北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宣传,同时也对部分“非遗”项目艰难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探讨与反思。
2.寻找文化之源
《祖先的传承》系列报道的意义在于挖掘再现了东北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把这些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文化现象加以还原和解读,并以具有时代气息的手段将其展现在听众面前,使听众对自己的文化之源、文化之根得到多方面了解,并从中找到精神上的文化契合点,从而对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产生喜爱,自觉地加以传承和发扬。
近年来,呼唤传统文化回归已经成为一股新的社会风潮,并且以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开来。与单纯的复古运动不同,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传统文化更带有全新的面貌和时代气息,这种符合时代需求的、带有现代特征的传统文化也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各地蓬勃发展的国学教育机构、市场上随处可见的传统服饰、家庭装修当中的中国元素、甚至很多年轻人举办的中式婚礼,都从另一个侧面证明着传统文化广泛的影响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们更需要进一步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源。
3.还原文化之味
我们要真实再现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就要对某一文化现象的历史形成深入的、系统的认识,进而将这种文化现象的特点与时代气息完美融合,以新的手法展现古风古韵,像古迹修缮一般“修旧如旧”。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对文化传承人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贴近式的采访,对于这一点,在《祖先的传承》系列报道中也做了相关的尝试。在采访中,我们努力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走到他们的家中,走近他们身边的人,并对其所传承的文化内容进行长时间的交流与探讨,从而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尽量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我特征;而对一些传承人已经去世的文化遗产,我们也多方探寻了解甚至掌握部分传承的知情人进行采访,努力挖掘这些即将消逝的文化遗产仍然留存的部分,并通过现存的录像、录音资料来对其进行完善,尽量使这些文化遗产得以呈现出它的原貌,这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
二、发挥广播特色,让传统文化更生动、更鲜活
在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当中,广播媒体与纸媒、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有着天然的劣势,如传播手段的单一性、传播的稍纵即逝等。近几年,央视推出的《百家讲坛》《国宝档案》《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传统文化节目都收到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收视率居高不下,反观广播却很少甚至没有能够与之相比的节目,可以说,这些劣势是制约广播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的因素所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广播的劣势显而易见,那么,如何让广播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曾经提到:“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作为广播媒体,如何对传统文化更好地加以宣传、理性地引导普通百姓接近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是当下传统文化宣传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作为地方媒体,特别是广播媒体,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突破藩篱,把更多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传统文化加以宣传,使更多具有本土气息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对此,我们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内容越贴近,报道越鲜活
贴近不仅仅是普通新闻的需要,也同样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需要,只有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才能使报道生动鲜活起来。作为媒体,我们要让受众了解到:传统文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高在上、古雅深奥,它们都是来自于普通百姓当中,它们就是我们祖先的日常生活,它们即使面临消逝,也不是一个文化遗体,而是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里活泼地跳动着。因此,我们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报道时,要特别注意贴近性,只有贴近群众,报道才能更加生动、更加鲜活。
事实上,在传统文化当中,很多文化现象都是直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它们是真正从百姓手中流淌出来、普及开来,也是在百姓手中传承开来的,从而形成一种带有独特魅力的文化现象,直到当代也仍然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传统文化内容的本身就带有天然的贴近性,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挖掘,对这类文化现象的报道也自然而然地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在《祖先的传承》系列报道中,类似的文化现象有很多,如“满族剪纸”“白清寨传统唢呐”等,它们都是东北民间土生土长的文化形式,也仍然在东北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对这类文化现象的报道更加鲜活、生动。
2. 以故事化的语言吸引听众
广播与报纸不同,广播的语言要求更为平实,尽量不使用过于古雅的文字。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传统文化当中,确实有一部分是离百姓生活较远,也较为“阳春白雪”。那么,对于这类文化现象的报道,就需要我们在文字表述上下功夫。对于一些高雅艺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把它故事化,从表述方式上贴近听众,让它变得好听甚至好玩,同样能使报道生动、鲜活,从而引起听众强烈的兴趣。
《方寸间的大工笔》这篇报道所写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戴明举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不可否认,这种技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稍显遥远,因此,我们尽量在语言的描述上贴近百姓,把这种非常小众的现象用贴近大众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它更加生动和鲜活。稿件开篇就带有强烈的故事化色彩:
1966年夏天,沈阳故宫太庙东配殿里,16岁的戴明举挥汗如雨,在父亲戴鹭波严厉的目光下,一丝不苟地练习着托芯、染纸、染绫、上色、圈画、覆背、上杆等书画装裱修复的祖传技艺……
这种像讲故事一样的表述方式能够一下子抓住听众,使人有继续收听的欲望。同时,稿件中还运用了大量故事化的人物讲话录音,使稿件的可听性大大增强:
……年轻的戴明举跟着父亲日复一日地练习,一段时间以后,觉得自己小有所成,私自对一幅画作进行了修复,没想到这下闯了大祸。
【录音
有一次修复一幅旧画,这幅画已经上墙了,到晚间它炸开了,我也像父亲那样,寻思也潲水,也正上它,就以为能平呢,结果越整越抽巴。我爸第二天一上班问:“这画咋回事啊?你也不会就瞎整,胡乱操作。”就拿那画尺打我,我就围着案子跑……
这段录音生动地再现了当事人与其父亲之间的一段有趣的生活场景。相信类似的场面在很多人的身上也同样发生过。这样一来,就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迅速拉近了事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稿件全篇都是以这种方式对古书画装裱技艺进行了故事化的描述,也使这一本来离群众较远的文化现象一下子贴近了听众,从而使节目更加生动和鲜活。
3.抓住独特细节,再现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
细节决定成败。在对传统文化的表述过程中,一些独特的细节更能够原汁原味地把文化现象加以呈现。在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市摔跤”的报道中,通过传承人对跤场开跤时独特的细节描绘,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北市摔跤的热闹场景。
……那叫打买卖、说买卖。这个说买卖的人就像穴头似的;第二是主持人,他得跟观众互动,跟自己伙计互动,搭买卖圈粘子,得把人聚拢上来。他在那喊“伙计们嗨、伙计们嗨”,大伙一看这一帮掀膀子喊,他说了,摔跤讲究走开的行门遛开的步眼,你看一招一式、一式一发,这样抬腿绊绊横腿黏人,……伙计们闲话少说,四角压住了撂跤当先,撂。大伙哗就上去了……
虽然广播无法通过画面直观地表现,但这种极具现场感的细节描述,能够通过声音为听众呈现生动的画面,使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另外,由于没有画面,反而给了听众更大的想象空间,能够像小说一样让听众参与二次创作,带给了听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这反而成了广播的优势。
另外,一些独特的带有情绪化的细节,也能使听众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流传百年的宫尺调》采写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沈阳白清寨传统唢呐,节目以唢呐传统曲牌《柳青娘套住乌鸣马》开篇,欢快热闹的曲调一下子就把唢呐这种民间乐器强大的生命力展示出来;随后,节目又用同样的传统曲牌《苏武牧羊》,将箫和唢呐进行了对比,把唢呐悲愤沉郁、如泣如诉的特点进行了再现。正是这种情绪化的细节描绘,使听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4.通过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是全社会都在尝试的一种新理念,广播与其他媒体相比所具有的先天不足,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弥补,从而缩小甚至消除了广播的劣势。目前,沈阳新闻广播正在进行“互联网+”的改革,打造广播、电视、网络全能型记者。《祖先的传承》系列报道也同样进行了尝试,15篇报道中有13篇与沈阳广播网进行了联合报道,在广播播出的同时,采用记者拍摄的大量精美图片在网络上同步报道,听众不仅可以听到声音,也可以看到文字和图片,部分报道还拍摄了视频,同时沈阳新闻广播公众号也转发了相关报道,这种“互联网+广播”的多媒体联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时应广泛采用。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并未离我们渐行渐远,只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深藏在我们身边。因此,作为媒体,我们应该通过恰当的传播手段让传统文化贴近百姓、贴近生活,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它们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