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科举制度研究综述

2016-05-14于凡超

法制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宋代综述

摘要:宋代的科举制度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是科举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继承唐制,同时又对其加以改造和创新,将唐朝偶有尝试但未成定制的做法加以规范化和固定化;严格管理科举考试过程,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丰富考试内容,旨在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等等,使科举考试制度日渐完备、成熟。

关键词:宋代;科举制度;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4-0055-03

作者简介:于凡超(1994-),女,山东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科举,即“分科举人”,是由封建国家设立不同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作法。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及至宋代,这一制度逐渐完善和成熟,许多重要的考试制度和运行机制对以后历朝历代乃至今天都有深远的影响。笔者尝试对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学者对宋代科举制度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一、宋代实行科举制度的背景

对于宋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背景,归纳起来,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宋代建国以来,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不断发展壮大,他们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二)宋朝依靠武将而建立,宋太祖为防止武将专权,实行“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科举考试可以使大量的文人进入朝堂,符合宋太祖的需要。

(三)北宋建国之后,百废待兴,迫切需要有才之士参与治理国家。

二、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从学者对宋代科举制的研究来看,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继承唐制,同时又对其加以改造和创新,将唐朝偶有尝试但未成定制的做法加以规范化和固定化;严格管理科举考试过程,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丰富考试内容,旨在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等等,使科举考试制度日渐完备、成熟。

(一)废除唐朝科举制度的弊端——公荐制和公卷制

唐代,知贡举官赴贡院时,允许台阁近臣“公荐”某某举人,这种做法往往容易使科场为权贵所垄断,事实上是荐举制在科举制中的残余①。唐代的科举考试实行公卷制,在正式考试之前,考生将自己平日的诗文送给有学问的官员品评,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做录取时的参考,但是部分考生往往用他人的诗作冒充自己所作,这样选拔出的人往往没有真才实学。上述两种做法流弊甚大,宋太祖先后下诏禁止台阁近臣向主考官“公荐”士人,从法律上否认了公荐制的合法性,废除了公荐制。同时,公卷制也随着宋代科举各项条制的完善、取舍几乎全以考卷为准而失去本来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庆历元年(1014年),公卷制被正式废除②。

对于废除公荐制与公卷制的意义,有学者将其分开来分析,也有学者倾向于将二者联系起来,认为公荐制的废除也是为了清除唐代公卷制的流弊③,这样的说法有合理性,公荐制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卷制,当公荐制被取消后,公卷制,事实已经证明,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但学者普遍认为宋代废除公荐制与公卷制有利于防止大官僚垄断科举取士权,将取士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三级考试制度的形成——殿试的制度化

殿试是由皇帝在宫殿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唐代武则天首创该制度,但未成定制。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在省试之外又举行了最高级别的殿试,并且从此将殿试定为了“常式”,在发解试和省试之外又增加了一级考试,并且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④,宋代的科举考试因而也变成了固定的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从宋太祖到宋仁宗,殿试不合格者均遭黜落,而且黜落比例很大⑤,有些遭淘汰的考生受不了打击而投河自尽,甚至有积愤难忍的考生一气之下投靠别国,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因此从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开始,殿试便不再淘汰考生,而仅仅是对考生的名次进行排名。

殿试制度是继废除公荐制和之后中央收归取士权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监督主考官,防止其用情取舍,减少主考官与考生之间的联系,进而减少二者结成利益集团的可能性,“增加考生的荣耀感和对皇帝的依附性……君臣之间的联系无形中得到了加强,也为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⑥,这些都是学者对殿试制度确立之积极意义的看法,但是也有学者指出,殿试制度虽然有助于减少纵向上“座主”与“门生”的直接结党,但却忽略了横向上同年考试之间“联络感情,巩固‘年谊”⑦。也有学者认为,由于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均为“天子门生”,吏部无权再向唐代那样进行复试,因此唐代形成的铨选制度也就随之被废止⑧。笔者对这两个观点比较赞成,关于铨选制度的废止,后文还将谈及。

(三)科举考试的专业化——糊名法、誊录法、锁院制与别头试

糊名,又称弥封,是指将考卷上有关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糊上,以杜绝主考官利用这些信息徇私舞弊的行为。宋代的糊名法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在殿试中首先采用,随后扩展到省试、发解试中,成为定制。虽然糊名使考官无法看到考生的个人信息,但是仍然可以通过考生的笔迹或在答卷上留下的记号与考生“沟通”,因此,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又创立誊录法,“所谓誊录,即在收卷后,由专人誊写试卷副本,考官根据副本评阅定等。由于考官看到的已经不是考生原笔所答试卷,所以有效杜绝了舞弊现象”⑨。

锁院制,“锁院即科举考试期间,考官一旦受命,即要锁居贡院,不得与外人及家属接触的制度…同时,宋代主考官不再由固定的官员担任,而是临时委派,除主考官外,还要另委派权知贡举(副职)若干人,以加强考官之间的互相监督和制约。知贡举主司一经任命立即入住贡院,成为完善锁院制度的重要标志。”⑩

别头试,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那么应该避嫌,別置考场考试。该项制度确立于宋太宗时期,随后实行范围扩大,各级考试都设别头试。

上述的四种制度在唐代都有实行,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宋代将这些做法均定为常制,并加以完善。无论是时人,还是现代的学者,都极大的肯定了这些制度尤其是糊名法、誊录法的积极作用,它们最大限度的防止了考试作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除此之外,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炳照和周慧梅指出,这些办法“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就是防止少数势官大族操纵,保证庶族地主应试的平等权利,以扩大中央集权的统治基础,建立起有利于巩固专制政治的官员晋升制度。”○11该观点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的角度分析宋代科举考试的规程,较之其他学者的分析,这个观点更加深入。另外,笔者从学者们的研究中发现了这些制度的一些共同特点。首先,如前所述,它们都在唐代出现,在宋代形成定制;其次,它们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逐步确立的,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举考试制度日渐严密与规范,走向专业化。

(四)选拔治国安邦之才——丰富考试内容

“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科。”(《宋史﹒选举志﹒卷一百五十五》)唐代考试科目中,明经和进士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明经主要考帖经和墨义,强调记忆能力,并无实用。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诗赋上。北宋中期以前,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均沿袭唐制。于是“为应科举,广大学子平日所学均为辞章藻句,雕琢文字,讲究华丽,不求实际,不论经义”○12,如此选拔出来的人才不关注现实,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的消极影响越来越突出。为解决这一弊端,北宋中期的变法中都有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的举措,特别是王安石变法,废除了进士科以外的其他科目,而且在内容上,增加了经义策论的考试,需要考生理解经义并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这些措施的实行一定程度上选拔出了经世致用的人才,这为大部分学者所公认。但是,有不少学者强调经义虽取代了诗赋,但学风并未改变。根本制度不改变,无论诗赋还是经义,都不能培养实用之才○13。厦门大学钱建状副教授曾专门讨论过宋代科举史上的“经义与诗赋之争”,他的观点为我们研究宋代科举考试内容的变革很有借鉴意义。

(五)凸显时代特色——扩大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考生及第后的待遇

唐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极少,每次录取进士一般只有二、三十人,最多的一次不过79人○14,相比于唐代,宋代特别是从宋太宗一朝开始,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太宗时,每次平均录取230多人;从真宗到徽宗,每次平均录取680多人”○15。宋代扩大科举取士的另一办法是“特奏名”,对于应试多次而不得中的的士子,特赐各种出身,以此笼络士人,这一做法旨在防止应试多次而不中的考生心生怨恨,叛离朝廷。录取名额的增加和“特奏名”的出现促使大批士子专心读书,以求扬名科场,这不仅使宋王朝获得了大批的人才,也减少了引起社会不稳定的的因素。“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但同时,这也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官僚泛滥、举人不实,败坏科举名声,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6

宋代科举与唐代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宋代废除了铨选制度,士子科举及第后即被授予官职,官阶的大小按照名次来决定,而且任职后晋升速度也较快。唐朝科举及第后,士子仅仅取得做官的资格,还要通过吏部的考核才能做官,且官职往往较低。除了像唐代一样赐宴新科进士,宋代的统治者还会临轩唱名,即由皇帝亲自宣读登第者的姓名和排名,并且,在进士们注官之前就赐予绿袍、笏等公服○17,给予新科进士以无限的荣耀感,这些都极大的调动了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积极性,使“英雄豪杰汩没消糜其中而不自觉”。

三、宋代科举考试的影响

对于宋代科举考试的影响,学者一般是分不同的视角讨论的。近年来,讨论的重点一般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宋代的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宋代科举制度盛行,成为读书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宋代科举不讲门第,甚至抑制势官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这就使许多中小地主及其子弟和下层文人有机会晋身到官僚阶层。而那些出身富贵人家的子弟,如果不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就会丧失权力的保护和俸禄的支持,逐渐沦落到社会的中下层。这样双向的社会流动,既能够防止累世公卿的出现致使君权大权旁落,又能够给封建统治增添新鲜血液。○18

科举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官员腐败。北宋对科举考试的改革和完善,很大程度上堵塞了买官卖官与任人唯亲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门阀政治的再起和军将擅权的基础。大量没有家族背景的中下层高素质知识分子进入政府机构,官员的廉政素质有所提高,对宋代吏治清明起到了积极作用。○19

宋代科举制度使全新的士大夫阶层形成。通过科举,宋代大批读书人进入仕途,实现了知识分子向官僚的转化,形成了真正的士大夫阶层,他们与皇权相结合,共同维系着封建国家的政治命运○20。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对士风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一朝得中,便投机取巧,攀附权贵,形成奔党、朋比的不良风气○21;另一方面,“科举考试试题的变化间接影响了学术的正常发展,科场间接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场地。”○22

宋代科举制度转变了社会价值观念。宋朝科举杜绝了仕宦大族把持科举的现象,无论贫富,人人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这种轻门第、重才学的观念影响了民众的价值观念,公正平等、崇文重学、经世致用和忧国忧民的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着宋朝社会的各个方面。○23

四、小结

宋代的科举制度上承隋唐,下启明清,是科举史上最鼎盛的时代,它将取士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它的糊名法、誊录法等制度,力求公平公正,使科举考试科学化、规范化;扩大录取名额,“择其秀,收其庸”○24,虽然选拔了大批高素质官员,但是过犹不及,许多并没有真才实学的庸才混杂其中。大量的士子进入政府机构,也造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政效率和政府开支过大等一系列的问题,最终不利于宋王朝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国内对于宋代科举制度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大、科举考试过程的严格和完善等方面,而且论述较为宏观,研究的材料也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史籍范围之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学界也开始研究科举考试中的某一具体制度或做法,从小的切口来研究问题,例如程民生的《论宋代科举与户籍制》,龚延明的《宋代皇帝与科举》等,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宋代科举制度有很多的启发和帮助,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太少,笔者设想,如果能够从某一地区或某一家族入手,研究其在宋代科举制度下的变迁,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注 释]

①穆朝庆.北宋时期的科举改革[J].史学月刊,1982(5).

②穆朝庆.北宋时期的科举改革[J].史学月刊,1982(5).

③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制度改革[J].江海学刊,2006(4).

④刘永书.略论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J].开封大学学报,2011,9(3).

⑤龚延明.论宋代皇帝与科举[J].浙江学刊,2013(03).

⑥周宝砚.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J].世纪桥,2012(19).

⑦郭学信.科举制度与宋代士大夫阶层[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⑧刘永书.略论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J].开封大学学报,2011,9(3).

⑨刘永书.略论宋代科举制度的新变化[J].开封大学学报,2011,9(3).

⑩周宝砚.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J].世纪桥,2012(19).

○11王炳照,周慧梅.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J].教育与考试,2007(4).

○12于建东.论宋代科举取士对士风的影响[J].伦理学研究,2012(1).

○13王炳照,周慧梅.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J].教育与考试,2007(4).

○14姚培峰,齐陈骏.宋代选举用人制度述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

○15姚培峰,齐陈骏.宋代选举用人制度述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

○16王炳照,周慧梅.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J].教育与考试,2007(4).

○17龚延明.论宋代皇帝与科举[J].浙江学刊,2013(03).

○18何忠礼.贫富无定势: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流动[J].学术月刊,2012.1.

○19屈超力.科举制度与宋代吏治[J].齐鲁学刊,2003(3).

○20郭学信.科举制度与宋代士大夫阶层[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21于建东.论宋代科举取士对士风的影响[J].伦理学研究,2012(1).

○22于建东.论宋代科举取士对士风的影响[J].伦理学研究,2012(1).

○23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念的演变[J].东岳论从,2005,11(6).

○24穆朝庆.北宋时期的科举改革[J].史学月刊,1982(5).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宋代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