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亦为美
2016-05-14范芷清
范芷清
毋庸置疑,断臂的维纳斯是美的。正是因其残缺,才能让人们感知其健康、匀称、和谐及活力,想象其无与伦比之美。看来,残缺亦为一大美。
问世间至美之景为何?一曰花好月圆,二曰断桥残雪。一为“全”,二则“残”。“全”之美少遇且难求,“残”之美常见却难觉。
“全”之美,在于其完整。国人极喜“全”,认为“全”即是美,所以有了“十全十美”之说。这或许与中国家族式社会有关,团圆亦为全,正如《说文》所言:“全,完也。”
国人对于“全”的喜爱和追求,从筑屋造园中可见一斑,看看闻名中外的苏州园林吧:从园林的风水选址到一砖一瓦的搭建,一草一木的挑选,一沟一壑的填造,无不突出其完整性,这种对于“全”的极致追求,成全了苏州园林之美,也铸就了国人心中对于“全”的不舍情节。
“全”之美自不必言,但世间“全”之美得之非易,“残”才是生活的主角。世人喜“全”而忽“残”,便让世间少了些许美感,多了几份遗憾。需知苍穹之下一弯新月,闹市之中一段残垣,浓霜过后一地黄叶,也深得天地之神韵,造化之精巧,不失是一种美。正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遗憾、“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心伤、“窜梁鸿于海曲,屈贾谊于长沙”的愤懑,虽书写残缺,却也不乏美感。
言残缺之美,因沧海桑田,时光荏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固然美哉,但总有一天会花褪残红青杏小,零落成泥碾作尘。昔日雕栏画栋,今日断壁残垣,终敌不过时光如刀。如果自然规律无法抗拒,那么索性放平心性,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用一种平和心态看世界,残缺便成了美。这种美是一种接受,是一种释怀,更是一种超然。
言残缺之美,因世事难料,容颜易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红颜永驻,英雄不老固然美好。但昔日一曲红绡不知数,最终还得老大嫁作商人妇;往日车水马龙,最终落得门可罗雀。美人迟暮,老骥伏枥,不免让人唏嘘和感伤。但正是这种感伤,触动心弦,直击你我最柔软处,让人难以忘怀,成为一种感伤之美。这种美是一种“媾和”,是一种坦然,更是一种和谐。
当然,“残”与“全”并不绝然对立,“全”者并非一定不美,“残”者未必就一定美。美与不美,在于自然,在于热爱,在于想象,在于健康、和谐、活力。无暇的完美,美得不真实,“全”中有“残”,才更显自然。难道花好月圆之后一定会一如从前?断桥残雪之下不会再有一段缠绵优美故事?在奔跑的人生中,多一刻停留和驻足,多一份情怀和坚持,多一点笃定和悲悯,用心体会,不经意间,残缺亦为一大美!
对美孜孜以求的艺术家们最终放弃了续接维纳斯雕像的举动,保留了维纳斯的残缺。再一次证明了:残缺亦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