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有鲜料“大厨”有高招
2016-05-14潘洪泽
潘洪泽
高考作文的写作是厚积薄发的精彩展现。素材运用首先要“巧妇有鲜料”,然后“大厨有高招”。
[“巧妇”有鲜料]
在写作实际中,有些素材被我们用得“烂”而又“滥”,文学必提陶渊明、司马迁、屈原、李白、史铁生;体育就写姚明、刘翔、林丹;艺术就举达芬奇、梵高;经济就套马云、乔布斯;科学就赞牛顿、霍金、爱迪生、爱因斯坦;谈道德就说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感动中国人物。我们积累名人素材、事例素材、名言素材等不但要“人有我有”,也要“人无我有”,“巧妇”也需有“鲜料”。
材料积累“陌生化”
作文材料的陌生化,即追求新鲜的、关乎现实生活的、有文化品位、引人深入思考的、有哲理意味的、有独特感受的素材。我们可以从自然和名人身上找鲜料。
①自然之中有灵魂。大自然中,充满了神奇,也充满了爱与哲理。请看:
荆棘鸟开始旅行,它越过茂密丛林,翱翔于海平面之上,穿过城市森林,俯瞰人世匆忙。历经了寒冬腊月,岁晓春来,它无所停栖,究竟在寻找着什么呢?直到那一天,在成群的荆棘树枝中,它寻到了自己的归宿。刹那间,树林中回响起仙乐般萦绕不绝的鸣叫,如同鲜花正绽放出全部的美,绚烂至极!原来,是荆棘鸟将自己的身躯钉在了那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枝条上,血泪交杂让它红色的羽毛娇艳无比。此时丛林万籁俱寂,似乎连最坚硬如刺的荆棘也在哭泣颤抖,唯有那悠长悦耳的歌声响彻云霄。一曲终了,荆棘鸟气竭命衰,它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曲,用死亡的痛苦换来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荆棘鸟,与音乐家贝多芬的经历何其相似!贝多芬用双手叩响命运之门,高贵的头颅和愤怒的表情从不对世俗的荆棘退让回避,他说:“通过痛苦,得到快乐。”他说:“世界上有很多的公爵,但只有一个贝多芬。”身体上的病痛,即便耳聋,也不能使这个伟大的灵魂却步,他永远保持着荆棘鸟般迎战最尖利苦难的姿态,弹奏出人世间最不朽的乐曲。这从痛苦中获得的一生信仰,深入我的心灵。荆棘鸟,我的深爱!(2015年北京卷作文《深入灵魂的热爱》)
②名人之中有鲜料。积累材料要拓展个人的素材库,如文学类可以积累杨绛、阿来、高建群、迟子建;经济类可以拓展周鸿祎、柳传志、曹德旺等;艺术类可以拓展饶宗颐、黄永玉、启功等;科技类可以积累李政道、顾景舟等;道德类可以积累特蕾莎修女、星云大师等。请看事例:
希拉里曾经说:“我为特蕾莎修女提鞋都不配。”特蕾莎修女是谁?她就是那个穷其一生行善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十三岁进入修道院做修女的她,被分配到印度去帮助穷苦人民。她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却终生行善,她收留了许多流浪儿、老人并四处行乞以喂养他们,很快便建立了二十多所儿童之家和关爱所,但她仍清贫如故,尽自己所能去收容更多需要关爱的人,特蕾莎从不言苦却立志要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她默默无闻地付出爱,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后却没有接受奢华的宴会,还将奖杯换成善款为更多贫苦人修建住所,提供生活必需品。是的,她很贫穷,不像那些富豪一掷千金。尽管她力量薄弱,可她通过年复一年的努力,极大传播了慈善事业并使众人瞩目。所以她与人们之间真切的爱才得以建立,所以在她死后,印度为她举行了国葬。善虽小,她为之,才有今天的“大善”。她就这样一步步地成功将善行弘扬四海!(2015年湖北卷作文《积小流以成喷泉》)
积累材料“个性化”
作文材料的“个性化”,实际是把平时积累的写作材料内化为真正可以运用到作文中的作文素材,我们不能只是阅读材料,摘抄材料,还要评论材料,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甚至还要运用辩证思维整合材料,对比贯通和多项挖掘。
①点评材料深化理解。我们阅读、摘录材料后,还要围绕材料主题进行简短评论,体现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下面是一同学看了“复旦大学投毒”材料后的短评:
黄洋匆匆地走了,留给我们的除了锥心的痛楚,还有什么呢?我想,那就是启示我们要重树人生的道德高标。只有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才能走出狠毒、嫉妒、逃避的阴霾,做到胸怀开阔,豁达大度,同学之间互相尊重、理解与包容,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②对比贯通内化材料。联想比较,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有效内化,储存丰富的个性化素材库。例如读了“陈忠实和莫言”的材料,一个同学写到:
陈忠实和莫言,都是泥土孕育出来的生命,他们的思想来自于乡间,是淳朴而厚实的。陈忠实在孤独的原上住了六年,才捧出《白鹿原》这部巨制,他书中的语言在散发着黄土和青草的香味,正如他的坚韧和静心;莫言的小说虽然奇幻,依旧处处朴实,正如他本人那样只愿朴实地讲故事。倘若有朝一日,那个追求卓越与成功的郭敬明捧出一份这样反映乡村、反映泥土的小说,该是多么的荒谬啊!
[“大厨”有高招]
有的同学虽然在材料积累本上积累了大量材料,但写作时却不会运用,观点和材料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关联或者叙述过多而切不中要害。下面以“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渡边淳一的解释,“钝感力”可以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为话题,提供几种方法。
单独素材正面运用“核心化”
不能因为对某一人物事迹、精神面貌熟稔于心而罗列材料,啰嗦繁琐,应该找到材料和论点的切合点,只选取与观点密切关联的核心材料,突出人物在本话题下的事迹,不蔓不枝,回扣观点。如:
人生一世总要遭遇命运的风雨,我们应该练就适度的钝感力作为防护服。(观点句)22岁母亲被暗杀,27岁父亲也被暗杀,54岁被毁容,55岁竞选失败,最终在60岁当选为总统。她就是韩国公民票选出来的女总统朴槿惠。(材料句)朴槿惠的人生,可谓是血泪斑斑,如果她过度敏感,缺乏应有的钝感力,也许早就被淘汰出局了,留给人们的只能是一句叹息,哪有后来的荣耀和敬仰?(阐释句)
单独素材反面运用“对比化”
为了论证一个观点,运用反面的事例,可以运用假设句(“假如……”“如果……”)突出对比,强化观点的证明力度。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就像一颗青涩的果子,带着对春天的憧憬。充满幻想的希望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可惜与所有的诗人一样,海子拥有一颗敏感而没熟透的心。他像所有的青涩果子那样纯粹,早早地离开了枝头。甚至是有些义无反顾的决绝。
我感慨于他的敏锐,那是最锋利的薄刃,也是最脆弱的铁片,易折,易碎。如果海子不那么执着呢?保持着自己最真实的纯粹,安心驻扎在世界的一隅,既不关心世事变化,也不担心受到伤害。将锋利的感觉熔成钝口的器具,盛满的是理解与释然,学会自我疗伤。如此一般,世上便多了一位淡泊的诗人,一位更伟大的诗人。
多例素材组合运用“丰富化”
在文章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还可以再多例组合,切中要害,这样既显示材料丰富,又彰显文章的大气。
出身书香门第的杨绛先生在文革中被剃成“阴阳头”后,赶做发套,第二天照常去买菜,显示面对侮辱钝感的从容与高贵;书画名家启功发现自己书法的赝品,却说“他也许缺钱”,彰显了大师“钝感”的大度和温和。大学生马加爵因怀疑别人嘲笑自己便残忍地将同学杀害,青春毁于敏感;研究生林森浩因愚人节的游戏便投毒,才子不知“钝感”的智慧。所以钝感是智慧,敏感生悲怀。
“巧妇有鲜料”解决的是积累富有个性材料的问题,不会让评卷老师审美疲劳,对于个性材料要烂熟于心,才能灵活运用;“大厨有高招”则解决了考场上素材运用的问题,三种方式是基本方式,要有机地融入到写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