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创建

2016-05-14吴四华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体育课程

吴四华

摘要:教育部大力推行的新课改在各大学校的教学课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也已成为实施和发展新课改的核心任务。初中体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因此,创建高效的体育课堂也是促进新课改发展的必经途径。本文就如何创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

学生的体育素质发展是体育课程开展的核心目的,学生的体育和体能的发展是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重点。因此,创建体育高效课堂需要以促进学生体能发展作为基础。老师是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主导力量,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能力。因此,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会对整个课程教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初中体育的教学安排应注重各环节间的相互协调性,以便从多方面实现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创建。

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把成人对体育的认识方式强加给小学生的做法,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事情的理解能力与他们的年龄已经不相符了,甚至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特别是现在的家庭,孩子少,全家人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舍不得打骂,百般迁就,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溺爱至极。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会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凡事不顾大局,只想到自己,因而破坏了班级的团结,引起同学的不满,变得不合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够培养集体主义思想的教学活动。

三、创造开放式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1)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权利,如在课前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后,让其对这节课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此认识的指引下,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进而完成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的目标。帮助学生明确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授的内容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这有利于迎合学生要求,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产生自主学习的观念。

(2)体育教学也需效仿其他课程进行骨干学生的培养。通常情况下,教师能在骨干学生的协作下完成一些活动与工作,还能更好地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等。通过骨干学生的联系能更好地拉近师生的距离,缓和师生间紧张的“教”与“学”的关系,促使体育教学工作达到最初的效果与目的。

(3)在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实施中,教师可通过更改教学意图的方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需求。因此,教师可给予学生更多能自行安排的时间,让其对课程的安排拥有更多支配的权利。而且这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也能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的空间。

初中阶段,学生对篮球充满这美好的向往,因此,在关于篮球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较短时间进行专业知识与技巧的教授,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篮球的相关技术技能的练习,让学习的过程不再变得枯燥无味,进而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改革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大面积提高。 体育实践课通常在操场上进行,具有的空间大,外界的干扰素多的特点,而体育教学只有组织得十分严密,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才能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根据不同的体能情况授课有助于区别对待,又有一定的灵活行。分组可以是固定的,即某一节或某个单元,始终按体能分组形式组织教学,有时可以是临时的,可根据教材,课的类型,随时进行分组。

总之,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一线教师不断研究实践,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体育课的目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才能让一堂体育课有声、有色、有趣、有益,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

参考文献:

[1]田薇.浅谈学生课前心理状态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天津教育1994年05期.

[2]刘宗林.对提高农村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3]吴涛.中、美、日、前民德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体育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