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带给孩子的神奇改变
2016-05-14采薇
采薇
周末,我和5岁的女儿乐乐两人在家。乐乐忽然提到一句:“我好想我的小乖乖呀!”哦,我正发愁怎么打发这一天,“那我们去看小乖乖吧!” 我们口中的小乖乖是乐乐以前的宠物小黄鸭。既然是她的小宠物,为何又不放在身边养呢?
说来话长。
去年夏初,我给乐乐买了两只她惦记了很久的小黄鸭。她给这两只小鸭分别取名为乖乖、丫丫。
每天幼儿园放学后,乐乐走在路上,小黄鸭乖乖和丫丫就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一路吸引了好些羡慕好奇的目光。每每听到有小朋友惊呼:“呀,小黄鸭啊!”她就特别得意,时不时地宣示下主权:“这是我的!”倒也是有趣。
小区里有几处小池塘,我们就带着小黄鸭往那边去。见了水,鸭子们自然欢喜,恨不得跳下去,但又太高,它们也知道怕,只在岸边徘徊。这时乐乐就小心地把鸭子捧起来放入一个网兜里,轻轻送到水中,它们就径自游开了。
一周后的一天,遛鸭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丫丫有点不对劲,走起来脚有点跛,看起来精神也不太好,还比平时瘦。我心里莫名不安。
刚回到家,丫丫就完全站不稳了,只能趴在窝里,一动不动,也不吃东西,眼睛一睁一闭,像一个孩子发烧乏力的样子。
我们给它喂水喂药各番折腾,可还是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咽下最后一口气。最后我们找了块毛巾把它包起来,放入一个小纸盒。它那小身子有如皮包骨头,让人想哭。
这事让我们都挺难过的。年幼的乐乐目睹了一个生命的流逝,她知道有事发生,但并不能明白其真正的含义。她关心的是丫丫在纸盒子里干吗?最后丫丫去了哪儿?它为什么一点东西也不吃,一下子就睡着了?
我只能认真告诉她:丫丫死掉了,去天堂了。她似懂非懂。
自丫丫走后,乖乖形单影只,有时候拼命地“嘎嘎嘎”叫不停,我感觉那叫声有几分凄惶。真可怜!
当“可怜”这两个字窜入我的脑海后,我不禁想:我给孩子买宠物的动机是什么呢?培养孩子的爱心?可女儿本来就很有爱。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可代替的方式似乎有很多。
我想到了女儿雀跃的样子。很简单,其实我只是想要满足她,让她快乐。
的确,小黄鸭给她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们快乐了,可小黄鸭呢?比起这方寸间的小阳台及纸箱,小黄鸭应该更喜欢在蓝天下、泥地上撒欢儿吧。
怎么办?我已经动了念头,想要把乖乖送走。但要先说服乐乐。我试探了几次,从不同角度想让乐乐放弃,均遭拒绝,说多了便反应激烈。我只好作罢。种瓜得瓜,我想我只有受着的份儿了。
两个月过去了。一天下午时分,照常遛鸭。乖乖在水里游泳,乐乐跟几个孩子在玩,我和大人们聊天。突然听到乐乐的哭喊:“我的小黄鸭呢?我的乖乖呢?”
我们几个大人循声去找,能确定乖乖的大概位置,却见不到乖乖,后来发现声音是从我们脚下发出。这是一条木栈道,木板离地面有点距离,刚好形成一个架空,很长很矮。听得出乖乖很着急,就在原地转来转去,却找不到出口。
陆续有人围过来,但讨论无果。一位老奶奶说了一句:“这鸭子还这么小,半夜里说不定老鼠会过来咬死它的。”我一听,惊呼出声。乐乐也急了,当即就大声哭起来。
傍晚,孩子爸回来了。他想了个办法,用水枪对着木板缝隙打水进去,引乖乖出来。颇费了些时间,乖乖终于出来了。失而复得,乐乐却不是很兴奋。一路上,她好像有心事。
临睡前,乐乐问我:“妈妈,乖乖的爸爸妈妈呢?”我答:“它的爸爸妈妈啊,在别的地方。”“它这么小怎么没跟爸爸妈妈在一块儿啊?”我正不知如何作答,只听乐乐接着说:“妈妈,我要把乖乖送走,送到它爸爸妈妈那里。然后我长大了,自己能照顾自己了,就给自己买一只兔子。”
这转变太突然,我都反应不过来。
做此决定后,乐乐主动要求让乖乖在家再多留一个星期,我答应了。那一周,她几乎每天晚上都来跟乖乖说话。
我至今不知道,那天下午,险失小黄鸭的一幕给乐乐带来什么样的触动。但我知道,在她心里,一定发生了一些情愫,也许是对得失、责任的重新认识,也许是对一个小生命真正的爱怜。
我很高兴女儿经历这个体验。对孩子来说,再多的语言也比不上一次真实的内心的体验。
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将乖乖送入了城北的开福寺。原因简单,以后乐乐想它了,她就可以去看它。
寺庙里的池塘很大,有其他的小动物,还有石山、泥地。这里就是它的家了。
记不得这是第几次见乖乖了,它又长高、长大了一些,毛发转为麻色,它再也不是小黄鸭了。算起来,它快要跨入它的少年时代了。
乐乐大声地喊着:“乖乖,我来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