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个人主义价值观

2016-05-14芦怡菲

法制与社会 2016年5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局限性价值观

摘 要 个人主义价值观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这种价值观在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和人身依附过程中起过历史进步作用,但也具有历史局限性和现实危害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我国有不断扩展的趋势,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我们应警惕其消极影响,要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关键词 个人主义 价值观 进步性 局限性

作者简介:芦怡菲,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279-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个人主义思潮开始冲击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而个人主义作为近些年来在中国时有激进表现的社会思潮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

个人主义的思想及其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想要有效抑制个人主义价值观,那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彻底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在处理到底是宣扬个人主义价值观还是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这个问题上做出正确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判断。

一、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性,但归结起来最基本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个人主义价值观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自我性,自我性是一种关于个人本位或个人中心的理论,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其他观点和思想都与其相关,并被它所支配。个人主义价值观突出个人、强调个人,要求一切以个人的需求为最初的出发点,始终围绕着“个人”这个中心,以个人的生存及发展为最终的目的。

第二,主体性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包含了个人自由与个人平等两个方面的内容。个人主义者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有平等的自然权利和自由,自然权利就是“每一个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性命——的自由。

第三,个体性也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特征,其中包含着每个人自身的隐私性以及自身的价值与尊严。西方个人主义思想较为重视个体本位以私有为重的心态,强调私有神圣不可侵犯。所以个人隐私作为个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个人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

二、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当代表现

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这些不仅仅体现在了人们对于个人主义的思想认识上,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一)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思想上的表现

第一,是内心价值认识的改变。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人性本恶”的观点以及西方个人主义里以人性深处必要的“恶”为前提的观点二者都承认人性中“恶”的因素,提倡实现自我、尽量满足自我, 而当代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自我”的需求正好与个人主义的“自我”部分契合,所以导致了人本能深处“自我”的改变;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求新、立异思想的产生已经逐渐成为了时代潮流。与我国传统上所主张的集体主义和自我约束相反,西方个人主义中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的主张表面上似乎更能符合当今社会的求新、立异的心理;我国一直强调的集体主义,突出的是集体的利益,强调的是兼顾他人的利益,要先考虑大集体的利益之后在为自己打算,但在当代,这种思想却很难以深入实现,反而是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以“自我”为中心,主张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引发了年轻人的逆反心理。

第二,是自我认识的本位化。当代人对于自我认识的本位化在增强个人自我意识的同时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自愿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体现自我价值,但也令当代人慢慢开始倾向于只是关注自我本身。在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当代人更加倾向强调个人的价值,甚至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更不用提为了集体的利益牺牲。当代人的思想逐步的由大公无私转向了自私自利,集体主义的意识也开始渐渐淡薄。

第三,当代人对于幸福的理解开始趋于物质化。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认为单纯的物质利益并不是幸福的根本,只有在物质充足的基础上的精神幸福才是真正幸福,而当今的拜金主义将金钱与物质视作一切幸福的来源,忽视了精神幸福的因素。

第四,影响了个人价值观以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在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今天,例如官员腐败、就业困难、房价飞涨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了当代人思想上的困惑,也使得他们动摇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信仰;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在一些方面不及资本主义,很多人开始觉得与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不如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这种思维其实是忽略了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曲解了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思想;当今社会思想文化上的“百花齐放”也决定着价值观的多样性,也导致强调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民族价值观变化,甚至是偏离,当代人选择了漠视公共利益,转而更加关注个人利益的发展,这种对于个人价值与个性的极端推崇,也导致了当代人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减弱了民族的凝聚力。

(二)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行为上的表现

第一,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订立目标短期化、功利化、多元化。其一,订立目标时逐渐趋于短期化。以往理想主义的价值观不再被当代人所接受,他们开始认为共产主义理想犹如海市蜃楼难以实现,所以他们转而开始重视发展自我,认为只有自身的现实生活、自身的利益才是最为实在的东西,强调的是对自己负责,并且期待自身价值尽快实现,所以难免“急功”。其二,订立目标时逐渐趋于功利化。个人主义更加注重的是强调享乐主义以及自身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轻视精神的价值。随着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传播,相当一大部分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受到了影响,他们变得特别重视自身的物质利益,在思想上趋于功利化,并且在实际行动中也表现出了种物质轻精神的趋势。其三,订立目标时逐渐趋于多元化。近年来,受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当代人的个人主观意识也开始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意识也逐渐苏醒。他们自由独立、自主自强,开始思索、开始关注自我,学习着结合自身兴趣与自由来选择今后发展的方向,他们的目标不再单一,而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第二,实现目标自我化、世俗化。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当代人在实现目标时逐渐趋于自我化。西方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发展,这与当代人更重视自我独立性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非常契合,使得当代人的价值观带上了明显的自我独立的意识。他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下,社会为每一个人所提供的资源和环境都是大致相等的,而想要自身全面发展,想要在这个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取得成功,就必须要靠自己,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实现个人愿望和个人实现。当代人的这种观念使得他们孤立了自己,忽略了集体的作用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只片面强调自身的奋斗,只重视于自身价值的实现,造成了集体观念淡薄、团队合作精神的缺乏等现实问题。

三、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评价

价值观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局域鲜明的社会性和强烈的时代色彩,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一样的价值观,我们不能一刀切,将个人主义价值观单纯的定义为只会产生负面影响。

(一)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进步性

第一,是推崇平等的价值观。无论是哪一派的个人主义思想,其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都是强调个人平等,都认为平等是上天赋予的权利,即使其中存在着很多瑕疵与正义,但平等价值观的提出,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健全法律体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是重视自身价值与尊严。随着人与人之间平等观的加深,每个人都有权并且都有能力自己做出决定,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不再掌握在别人手里。也就是说,个人主义重视个人自身的价值与尊严,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人们努力完善自我去实现自身价值,作为一个优秀的个体去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尊重保障个人权益与隐私。个人主义中强调私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使得人们重视到个人隐私的重要性,个人隐私是尊重人权的重要标志,不仅能够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第四,倡导个性自由与发展。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属于自己,不应受他人干涉,并且他们强调个性的自由与发展,强调人们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第五,推动历史进步。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主义思想在高扬人性,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同时,给予封建神学的腐朽落寞沉重的打击。其代表思想家洛克、霍布斯、斯密等人也通过对劳动获得财产权的描述打击了封建等级制与世袭制,而个人主义的三权分立学说,对立的是封建借机的君权神授论,自由放任主义对立的是封建阶级的封建土地经济学说,多元化意识形态思想,对立的是封建阶级思想意识相抗衡政教合一的大一统的思想禁锢,可以说,个人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具有一定程度上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局限性

第一,从政治体制上来看,个人主义思想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对人社会与人之间关系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里面,个人主义是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法则是一样的,任何一个个体的发展,都必须要将除了自己以外的一切人视为敌人来自我奋斗,鼓励宣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残酷竞争的生存法则。在这样的社会里,对于那些普通的无权无势的老百姓,那些政治民主根本就没有意义,这些真实存在的生存压力才是造成他们“时代的神经质”的根本原因。

第二,从经济制度上来看,资本主义个人主义化的经济制度造成了自身严重的经济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是一种过度消费欲所带来的奢华感。在现今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仅仅只剩下了享乐主义,面临着双重困难:公民心的缺乏,证明社会优先和分配的常规原则合理性的政治哲学的欠缺。而这些都是源于个人的双重身份:作为公民的个人对政治负有成员的责任,作为资产阶级的个人又关注私人利益。

第三,从思想文化制度来看,个人主义造成了“现代主义”和“虚无主义”。在丹尼尔·贝尔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主义”的实质问题其实是信仰问题,是一种精神危机,但这种精神危机,无法靠文化革命来寻求出路,一旦诉诸革命,旧的事物便会死灰复燃,而人权又将重新被侵犯,社会本身也会日趋官僚化或者一塌糊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夏伟东、李颖、杨宗元.论个人主义思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罗野志.美国文化和美国哲学.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徐大同主编.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法]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民主在美国(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贺春兰、张吉明.试论新形势下个人主义的危害性.青海社会学.2008(5).

[9]耿步建.对西方个人主义的辩证反思.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2).

[10]朱彩霞.浅议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与反思.理论学习.2008(11).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局限性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