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2016-05-14徐静刘志财

法制与社会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学德育团体心理辅导运用

徐静 刘志财

摘 要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中变动较大的阶段,加上复杂的社会环境让个别中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某些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障碍,中学德育是很重要的方面。然而,在发挥传统中学德育作用的基础上,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中学德育,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不失为一种方法。本文从团体心理辅导和中学德育的含义和关系入手,对其在中学德育运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实现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的更好运用。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中学德育 运用

作者简介:徐静,山西大同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志财,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242-02

一 、团体心理辅导与中学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一)基本内容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集体情境下,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恰当发挥指导技能,使受辅导者在集体内自我察看、自我认识、自我摸索,获得新的体验,从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中学德育是指教育者基于学校德育优良传统,对中学生基本思想政治观点、道德、文明行为的教育和养成对中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以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适应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环境,并做到知行合一,使之成为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育中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团体心理辅导与中学德育的区别

近年来,许多中学已经充分认识到团体心理辅导对校园德育的价值,那么要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前提,就要对团体心理辅导与德育之间的区别做深刻的理解。

1.两者处理问题层面,范畴和理论基础不同:团体心理辅导偏重中学生的心理层面,而中学德育偏重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触及的范畴,已经广泛注重人际关系处理、促进自身发展、情感烦闷向网络成瘾等更多范畴。而其在中学辅导的范畴主要包含中学生对自我的概述、排斥学习的情绪态度、远离网瘾等。中学德育触及的范畴主要包含校园文化、团队合作、班集体建设、地区资源利用、预防在校生犯罪和生命道德教育等。

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基础主要有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柏恩的人格结构剖析理论、还有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理论等理论体系, 而中学德育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两者的工作途径与方法不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被动与主动两种形式。被动是指等待心理困扰的群体来接受辅导,主动则首先由团体指导者确定目标、选定主题、甄选人员进而设计辅导活动。中学德育途径广泛多样,不仅有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还有各式各样的课内外活动、社会实践、政策与时事学习。

团体心理辅导一般的方法有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心理测量与培训、咨询及互动技术等。而中学经常使用劝说、楷模表率、熏陶教育、实践磨练、品德修养指导与评价等。相较之下,很多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是德育工作中很少采用的。

(三)团体心理辅导与中学德育的联系

虽然团体心理辅导和中学德育两者处理问题的层面不一样,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是密切联系的,在一定情况下可能成为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且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行为指导方面有相通之处。

1.活动对象和总目标的共通性:团体心理辅导和德育在中学中的对象都是学生。工作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具有内在统一性,都是培育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四有”人才。“成长性”心理辅导,是在集体情境下,以人的成长为重点,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人为本、尊敬人、关心人、发展人、培养人,由此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和中学德育有着共同的本质追求,即人的全面发展。

2.内容上的交叉性和方法上的互补性:团体心理辅导与中学德育在内容上是交叉关系。团体心理辅导主要集中在学习、交往、情感等方面的辅导,中学德育则主要包括思想、理想、政治教育、道德价值观等。两者在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培养、人生方向选择等具体内容上互相交叉,相互渗透。

团体心理辅导和中学德育在方法上是互补关系。由于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特殊性,中学生德育工作,可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某些方法。再者,中学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也对团体心理辅导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 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中学德育改革的需要

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趋向是从约束到发展、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单调向多样化和个性化。适应这种变化,需要转变观念,采用新的方法, 而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实践活动性、辅导型、灵活性、学生主体性、效率性等特点,符合德育改革思路的需要。

(二)受教育者接受心理的需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从中学生的接受心理来看,只有符合其内心需要、引起共鸣,才会产生认可,从而接受。但当前的德育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交互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相互启发。这种分享对学生本身的孤独感、惭愧及退缩等不良情绪往往具有治疗功能,而这种经验和分享则是当下德育工作所欠缺的。团体心理辅导以一种新形式在中学德育工作中运用,既符合德育工作者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又符合中学生自身的主体性需要和接受心理的需要。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工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团体心理辅导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佳

中学德育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一般由教师担任,但是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性,造成了其与团体指导者的角色冲突。又因为德育最经常的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种上传下达的方式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与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形成冲突。再者,很多学校都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大部分是通过自学或速成班的形式来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这部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学校心理辅导所需的素质则造成了冲突。心理辅导队伍不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当代团体心理辅导需求。

(二)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未得到广泛运用

不少中学仍未把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完全运用到德育工作中去。多数中学没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对有困扰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只是在思想品德课中单纯地灌输一些符合社会价值的思想、态度等。一些中学即使开设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也并没有真正地将其渗透到德育教育和管理。大多数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味、课本教材内容落后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再者,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也缺乏与各方面力量的沟通和协调,这些都影响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广泛运用。

四、 团体心理辅导运用于中学德育的途径与策略思考

(一)造就一支既懂德育又懂团体心理辅导的中学教师队伍

目前,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在我国主要由德育工作者、心理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构成。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要更好地运用,对中学团体心理辅导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中学的德育工作者要学习、掌握中学团体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是从事团体心理辅导的其他人员也必须把握中学德育的知识、方法和手段,团体心理辅导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名德育工作者。

(二)逐步建立“一体两翼”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入团体心理咨询可建立‘一体两翼的应用模式。” 因此,我们也可以此为鉴在中学德育中建立“一体两翼”的团体心理辅导应用模式。

一体即中学心理辅导机构。把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中坚力量,有重点开展主题型团体心理辅导和网络团体心理辅导。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是指把有共同心理困扰的受众组成团体,进行一系列的交流与互动、分析与探讨、自省与思考及相应的行为训练,形成对自身新的认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网络团体心理辅导即指以网络为平台,利用网络组织中学生对心理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分析,达到成员互助的一系列线上活动。两翼即指以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两个环节为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一个强而有力的补充,并有重点地开展课堂式团体辅导和班级团体辅导。当前德育学科教学可以把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导入这些课堂中,打破教与学的固定思维模式,增强认同感。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即以班级为单位,针对班级学生在入学后或学习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由德育工作者或相关心理辅导者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这样能够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并通过他人的评价与交流更深层次认识自己,增加集体凝聚力。

(三)营造中学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环境

“哈维格斯特认为,青少年个体发展极大地受制于所在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要使中学生主动参与团体心理辅导,必须要营造良好的气氛是必要的。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建立和完善中学生团体心理校园网络:

由于中学生群体对网络有很高的热情,并且网络上非规定的价值观念也一直冲撞着中学生的心灵,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校园网络,对于推进中学德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校园网络上建立一个辅导专组,定期发布辅导专题。中学生们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报名,敞开他们的心扉,勇于把自己的困惑讲述出来,并通过团体的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化解问题。

2.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关系:

家庭、学校、社会是中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因此学生的行为举止、心理活动和家庭、学校、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必须把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合力,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学校通过开家长会或家庭访问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心理健康辅导教育的理念,并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家长和学校应该积极配合。同时,社会的相关部门应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给予学校帮助,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注释:

黄培清.德育与心理辅导结合模式探新.中国青年研究.2011(1).97-99.

魏荣.团体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44-45.

贾子娴.心理咨询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河南:河南大学.2013.24.

参考文献:

[1]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中学德育团体心理辅导运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研究
“微德育”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中学德育工作形成合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