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运行机制创新实践研究
2016-05-14吴明华
摘 要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学生党员队伍,是高校党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大学生党员发展运行机制创新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员发展 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2015年度辽宁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课题(GXDJ2015-B146)。
作者简介:吴明华,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240-02
党的十八大要求要提高党员发展质量,重视从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进一步优化党员的队伍结构,适度控制党员队伍规模。从青年学生中选拔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队伍中来,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大学生入党动机考察手段相对不足
随着新型技术、网络媒体等信息交互的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多样化和复杂化,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产生冲击和影响。就大学生入党动机而言,在一定的功利性、盲从性、虚荣性等不良思想,呈现出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化倾向。作为负责大学生党员发展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缺乏有效手段,对其入党动机的纯洁性进行考核,让其真正“思想上入党”。
(二)基层党组织培养教育工作不到位
大学生党员发展主要包含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对象教育、预备党员考核发展、党员日常管理教育等环节。
第一,作为基层党组织由于教师党员数量相对较少,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又相对独立,缺乏交流,加之人员变动,导致入党联系人和入党培养人更换频繁,不利学生党员考察培养。
第二,党员发展程序存在形式化,群众意见征求表达不充分。有些在党员发展大会与其他工作混合一起召开,有些程序存在走过场,具体工作未落到实处。
第三,由于教工党员数量限制,存在写实不严,考察不全面的问题。
(三)党员发展后续教育培养工作不够重视
大学生党员发展与发展大学生入党的主要区别就是,它既涵盖发展大学生党员所关注的从学生提出入党申请到成为正式党员的整个全过程,也强调成为正式党员以后的继续教育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层党组织非常重视党员发展考察、程序等,往往对成为正式党员教育管理没有足够重视,进行强化引导,发挥出党员先锋示范效应,起到带动一批人的作用。
(四)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对大学生党员针对性不强
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自上而下、正面灌输、以会代学等思想,忽略教育形式多样性、创新性,对大学生党员发展没有与思想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方式陈旧、内容时效性差,对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重视不足,未能发挥出其主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创新的探索
(一)端正入党动机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
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加强大学生对党的指导思想进行系统全面学习,引导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进而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
二要强化党章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研讨党章内容,强化党章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党性修养。
三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教育,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树立正确入党动机。
(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管理与党员发展紧密衔接
一要严格程序,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高校必须做好党员的发展、管理、培养和教育工作,提高党员质量,做到“质量建党、质量兴党”。认真贯彻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和程序、加强民主评议和群众监督,严格公开、公示程序,按计划稳步推进,将一些先进的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在源头上保证发展党员质量。
二要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发挥“蓄水池”作用。积极分子培养、组织推优、考察、谈话等环节中,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具体要求,严格把关。入党积极分子发展要坚持“早启发、早引导、早选苗、早培养”的四早原则,基层党组织工作要前移,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就积极进行党知识教育,鼓励优秀学生写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靠拢,扎实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和培养教育工作,为党员发展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三)学生支部与教工支部相互配合
一要协同配合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经验丰富的大学生党员发展队伍。针对发展学生党务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加强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相互配合,组建由学生党支部为主体、教工支部为辅助,以学生辅导员、兼职党务干部、班主任(党员)为主要力量的队伍,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和数量。
二要加强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发挥教师党员丰富知识,较高政治素质特点,以老带新,加强新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工作。同时也促进教工党员主动学习,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素质提升。
三要建立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共同学习制度。组织教工党员能经常深入学生公寓、宿舍和重要活动场所,加强对申请入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和态度,做好对要求入党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带动学生党员学习先进,提升自身思想境界。不断创新教工和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四)党员发展前与发展后教育密切配合
一要严格程序,全面考察,建立发展党员谈话制度。对要求入党的大学生,由党支部负责人进行第一次谈话,进行初步教育,启发入党自觉性;在发展学生党员前,由党总支委员负责人进行第二次谈话,了解入党动机,提出组织要求,提出努力方向;在大学生成为新党员后,由党委选聘制定党务人员进行第三次谈话,激励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加强预备党员教育工作,通过树立典型榜样,规范党员组织生活制度,注重学生党员作用发挥,防止“入党前好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情况出现。
三不断强化党员继续教育和培养工作。针对党员发展前、发展后的特征,有计划、有目标、有组织地完善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广泛开展质量高、实效性强的政治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推进党的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程。
四要加强党员自觉主动学习意识,以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树立模范典型,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党员先进性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时要注重与“走出去”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一要注重参与,强化责任培养。通过鼓励大学生党员参加、组织校内外实践活动,增强其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培育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二要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和评价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通过大量实践,增强其对国情、世情等了解,加强认识,正确运用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党性修养、道德境界和坚定理想信念。
三是社会实践活动要对职业素养教育进行侧重。进一步加强宗旨教育,开展典型引导和主题活动,做好党员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紧密结合,提升党员遵守职业道德自觉性。
(六)创新活动载体和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
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深化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党的理论创新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帮扶留守老人、到农村支教等,明确党员职责、增强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提升党性修养,升华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教育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要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开展活动时要针对高校党员具有获取信息手段和渠道丰富、个人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比较强、思想比较活跃等特点,要加强创新活动方式和载体,增强活动效果,使党组织的活动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在活动融入学习、生活的基础上,针对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党员培养和教育要各有侧重。如教师党支部要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和各项业务工作中做出成就。学生党支部要围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广大学生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三要进一步拓展活动形式。要将理论学习与日常教学实践、顶岗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有机结合,挖掘当地教育资源和教育基地,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发挥新媒体、新渠道的优势,开展支部QQ群、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微信学习平台、校园OA讨论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活动取得实效。
三、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世情、国情等不断变化,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更新观念,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创新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实践,促进工作在上新台阶,推进党建工作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婕.90后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创新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13(6).
[2]田国胜、徐若虹、王健.谈大学生入党培养教育机制创新.石家庄经济学院报.2015(4).
[3]郑紫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研究——基于四川生5所高校在校学生调研分析.四川农业大学.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