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阅读的“三培养”“四方法”

2016-05-14陈红芬

职业·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创造性阅读教学

陈红芬

摘 要:本文提出,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联想、想象、逆向思维等方法,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深远意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联想想象 创造性

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能力。创造性阅读对学生来说是最困难的一种形式,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笔者在一线教学中,总结出“三培养”“四方法”。

一、“三培养”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指的是对阅读活动参与的程度,它是阅读动机中最积极的部分,是阅读的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出了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知之者”可视为兴趣产生的初始阶段,称之为“理趣”;“好之者”可视为兴趣产生的中期阶段,称之为“情趣”;“乐之者”可视为兴趣形成的高级阶段,称之为“乐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1)勤于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把阅读生活化、习惯化。

(2)健康读书的习惯。现代读物很多,绝不是“开卷”都“有益”,语文教学就是要选择文质兼美的读物。

(3)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中边读边思,可以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读得透彻,读得深入,读出自己的心得和收获。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勇于进行教法创新的实践,引导学生去探求科学知识,大胆突破旧观念,积极探索,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四方法”

1.逆向思维, 求新求异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是指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阅读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常常会翻开老调,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一位学生说:“读了《后羿射日》这则传说后,我认为后羿不应该射日,天上有十个太阳最好,因为十个太阳可以组成一个太阳班,它们可以民主选举班长,轮流值日,再定期进行评比。只有一个太阳的时候,很容易滋生惰性和霸气,且其工作态度和能力无法考量,所以我认为后羿此举不妥。”其他同学受到启发和感染,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高涨,思维极其活跃。

2.大胆想象,填补空白

绘画中讲究“留白”,著名画家黄宾虹先生说:“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还要看画之空白处。”而空白处就是文中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进行想象力阅读训练。

如教莫泊桑的《项链》时,教师可让学生为小说续写结局;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娇儿的情况,会不会因风寒而突病。这些空白经过学生的酝酿和想象,被成功地“填补”,从而完成一次思维的飞跃、一个创造的过程。

3.借助联想,由浅入深

在创造性阅读中,要善于借助于联想,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由一个形象创造另一个形象。例如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作者游三峡时联想到了穿越三峡第一人的时间、所使用的工具、当时遇到的困难等种种情况。此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联想许多领域的第一人,如: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第一个吃番茄的人,第一个……阅读训练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去联想、去海阔天空。这样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完全可以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

4.利用矛盾,激活思维

人的思维处于冲突之时,最容易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一是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警察”是法律的执行人,具有强制性,而“赞美诗”是宗教的代名词,能净化人的心灵,作者将“警察”和“赞美诗”放在一起是否矛盾?阅读中通过设疑,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达到创造性阅读的目的。

二是利用作品中已有的矛盾激发思维。如在阅读《祝福》一文时,教师可以针对“过年的喜庆”和“祥林嫂死亡的悲惨”的矛盾等,引入尺水兴波的阅读过程,从中找到解决矛盾的多种答案。

语文老师需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开掘学生的创造源泉,引来学生的思维活水,使学生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仲玉英,骆铮.国外创新课程发展述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9).

[3]汪刘生.创造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焦作市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创造性阅读教学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