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授课合作学习模式分析
2016-05-14黄建
黄建
交往是生命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合作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自20世纪70年代始,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实践,硕果累累,被公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合作学习被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本文结合高中物理新授课教学,就如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进行分析.
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一堂课的开篇,是否能够引人入胜,夺人眼球十分重要,新授课中无论概念课还是规律课,只有制作质量上乘设计精妙的情景设计,才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产生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为下一步课程的引入和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为新授课所创设情景本身也是这节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关知识内容的体现,情景的设计要有科学性、直观性,还有要趣味性和生活化的特点.
例如,《描述物体运动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概念新授课中,运用多个生活场景和小实验来创设情景.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该实验来自于生活,又是教学内容的体现和应用,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情感体验.
情景1 (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让两个小车同时从两个倾角不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两个小车各在做什么运动?两个小车的运动情况有何不同?(同时让两个小车从倾角不同的斜面下滑,便于学生比较)
学生回答可能有很多种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两辆小车都做加速运动,在倾角较小的轨道上滑下的小车,加速较慢,在倾角较大的轨道上滑下的小车,加速较快.
情景2 通过视频增加感性认识.(1)运动员起跑的快慢直接是成绩的关键.播放运动员起跑时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刘翔起跑时速度变化情况.(2)子弹发射时加速很快.播放发射子弹的视频:一扣枪的板机,子弹“啪”的一声已不见踪影.(3)不同汽车启动快慢不同.播放不同汽车在十字路口绿灯亮时同时启动的视频.
二、诱导思考,引入主题
成功的情景创设,会自然的诱发学生的质疑,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入新课的主题是水到渠成顺水推舟的事.问题的提出要简洁有力,既要结合最初情景的创设,又要体现本节课的主题思想.
例如,《描述物体运动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概念新授课中,经过了上面一个情景创设的环节,顺势提出问题,带着学生进入主题.
问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有快慢的不同.怎样表示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三、告知目标,明确方向
提出本节课的课题之后,接下来重要环节是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所要研究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相关的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目标是我感兴趣的,通过努力有可能达到的才能使学生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合作学习的目标包括学业目标和社会技能目标,向学生说明具体要学什么,知道他们通过这次合作学习掌握哪些新知识和提高认知性和合作性能力.
《描述物体运动变化的快慢——加速度》一节的学习目标展示如下:
目标1: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知道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
目标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始终跟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目标3: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目标4:通过对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三者的比较分析过程,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能,说明加速度跟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区别.
目标5:能根据v-t图像判断加速度.
目标6: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其合作能力及团队精神,使学生体验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究物理世界的热情.
四、解释任务,确定标准
确立了合作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下一步是将目标和内容细化分解成具体合作的学习任务,解释给学生,并告知他们成功的标准,以引导他们如何完成任务.合作学习任务紧扣合作学习目标,任务的呈现应该是明确、可操作的合作学习行动指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向学生解释成功的标准.在向学生解释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时,也同时提出对学生期望达到的标准,做的什么样的规格才算是成功的完成任务.这种标准必须是具体可测量的,如“完成的正确性”、“完整性”、“时间限制”等等.
五、展开合作学习
1.独立自主思考
研究表明,无论是一整节课,还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的合作学习环节,存在着老师一提出问题就让大家合作,什么问题都合作,可是这样没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的结果是低效的,非正式粗浅而盲目地任何集体观点的得出都是建立在个人的智慧的观点集合之上, 但是没有经过认真阅读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个人意见只会让合作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误入歧途.所以,针对任何一个准备让学生启动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独立自主的思考.
2.互助合作探讨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之后,对学习的内容有基本的认知,这个时候可以根据教师分配的小组任务和设计的问题引导开始组内讨论合作探讨.在“异质分组”的合作小组中,每个成员承担着集体的任务或者个人的分任务,带着自主独立思考的答案,参与小组成员开始讨论的时候,会进一步加深理解自己小组所探讨的问题,重走概念的抽象或者规律的验证推理,修改完善自己最初的构想,达成小组的共识,得出相应的结论.这个环节可以设计许多的问题,比如一个重要物理概念的生成,一个基本规律的推导,一道典型例题的解析,一个难点问题的拓展,都可以大胆的采用合作学习完成互助探讨.
3.代表交流展示
选取代表进行组间观点的展示,是各个小组之间互相竞争和互相促进的好时机.合作学习初期,可以选择或者让组内推选个人表现最为突出的学生代表发言,但这样的选择有时候会造成组内的两极分化,使一些学力较弱的学生成为学优生的陪衬,久而久之会降低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就成了个人表现的舞台.所以,我们要在各个环节注重互赖关系的构建,代表的选择可在合作学习模式较为熟练的时候,采取随机抽取代表或者指定代表发言的方法来平衡全组成员的发展.
4.动态生成新知
学生的对于新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经历了合作学习的前几个步骤之后,对于新知识认识的加深和体会经历了不断的深化和推进,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