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题教学中升华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05-14张艳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折射率冰壶习题

张艳

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课堂是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得以落实的重要平台,掌握课堂的各个环节的特点和效用,可以将物理知识和思想较为完整的传达给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习题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物理习题的设置、分析、解决和总结,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与学生积极地互动,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在思维的不断交融碰撞中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习题设置,埋下伏笔

习题的解答是贯穿整个物理课堂的,首先从教师具有针对性的习题设置开始,让学生在研究习题的过程中得到对知识点、物理模型、公式定义、理论学说等的直观性认识.然后从具象到抽象的知识迁移,让学生能够得到关于知识点对自我思维的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 在2009年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光纤通信网连接起了各个运动场馆,为各项比赛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若光纤通信所采用的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包层两种介质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用复色光传递信号,不同颜色的光在光纤中的速度不同

B.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色散原理

C.光由空气进入光导纤维,波长变短,频率升高

D.内芯和包层的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小

解析 题目从身边的光纤通信入手,考查学生对光在介质中传导的物理规律,实现了思维的具象到抽象的思维发散.光在光导纤维介面发生全反射,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由v=c/n可知,在同一介质中不同颜色光的传播速度不同,故A对,B错.频率是光的固有性质,故C错.光在光纤中发生全反射,由全反射条件可知,光纤内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应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小,故D正确

发掘物理习题,可以通过课后习题、练习册、网络等途径从学生容易混淆或者经常犯错的角度出发,选取较为典型的题目进行设置,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样的习题设置,可以启迪学生的探索性思维,体会题目的多样性解答过程,以及建立关于所学内容的知识系统,进行创造性的作答.

二、分析习题,开发思路

在课堂设置题目之后,要带领学生进行分析题目以及让学生独立进行题目分析,并且要以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为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达到开发其思路的目的.分析习题要注重对于已知条件的充分解读,利用将已知可视化的分析方法,向学生授之以“渔”.

例 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滑行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如图1所示,运动员将静止于O点的冰壶(视为质点)沿直线OO′推到A点放手,此后冰壶沿AO′滑行,最后停于C点.已知冰面与各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冰壶质量为m,AL=L,CO′=r,重力加速度为g,(1)求冰壶在A点的速率;(2)求冰壶从O点到A点的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冲量大小;(3)若将BO′段冰面与冰壶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为0.8μ,原只能滑到C点的冰壶能停于O′点,求A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

分析 分析过程即题目的转化过程,将题目转化为已知间的联系:OA段为加速运动,加速度未知,AC段为减速运动,加速度为-μg,出发至结束的能量为零,可以通过能量守恒来解决.

对于题目进行分析的过程,是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的过程,也是让思维进行迅速运转发现已有知识待求问题间联系的的过程,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挑战.这样的分析思路能够极大的刺激学生的思维运转,让学生能够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创造性的思路开发.

猜你喜欢

折射率冰壶习题
What Are Those Red And Green Lights On Gurling Stones?
每只逾万元冰壶贵在何处
找冰壶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凸透镜是否等于会聚透镜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冰上的国际象棋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考点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