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换位思考
2016-05-14余水明
余水明
“余主任,我们班有个学生不听话,现在在五楼办公室,麻烦你来帮忙处理一下。”班主任电话里急忙地说。
接到班主任的“求救”电话,我火速赶了过去。一进办公室,我就听到一个学生用很生硬的语气对班主任说:“我就是想不通、听不进你的话。”
听了学生的话,班主任更是火冒三丈:“你说什么?跟你说了半个钟了,怎么还想不通?这是你对老师的态度吗?”
听了班主任与学生的对话,我开始说话了。“能不能把你的名字告诉我?”我用和蔼的语气问那个学生。
“张小。”学生回答道。
“张小呀,我看你人挺老实的,能不能把整件事跟我说说?”我故意先夸了一下他,然后准备询问情况。
张小看着我,慢慢地把整件事说了出来。
事由是这样的: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持好班里的教学秩序,班主任要求学生晚修期间不能将课室的窗帘拉下来。有些调皮的学生为了不让班主任看到课室的情况,就故意把窗帘拉下。经过多次观察,班主任发现,靠窗坐的张小旁的窗帘经常是拉下来的,就认定是他干的,所以很恼火地把他叫到办公室并狠狠训了他一顿。
然而张小却觉得很委屈。因为每次都不是他自己情愿拉的,其他同学总叫他把窗帘拉下来,碍于情面,他不得不把窗帘拉下。“假如我不拉下窗帘,其他同学会觉得我很怪,会排斥我,我就很难和他们相处。”张小解释道。
了解了情况后,我说:“老师能理解你,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因为你想跟同学搞好关系,所以他们叫你拉窗帘时,你就拉了。”
张小听了我的回应,觉得我能认同他,眼神开始变得友好些了。
我说:“你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得到理解,为了跟同学站在同一战线,为了不让他们排斥自己,你不得不去拉窗帘。但是,你的做法却不正确。”此时,刚刚有点高兴的张小又显得有些迷惑了。
“正常,不等于正确。”我接着说,“比如,为了赶时间而闯红灯,这似乎很正常。但闯红灯却是不正确的。因为假如大家都那样做的话,交通就会混乱,会影响大多数人出行。你说是吗?”张小似乎有些明白了,点了点头。
“老师不让在晚修课时把窗帘拉下来,是为了不让你们在课室里随意讲话或做其他扰乱课堂秩序的事情,为的是给大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点你能明白吗?”我问道。
“我知道……我知道老师这样是为我们好。”张小肯定地回答了我。
“那下次他们再叫我拉窗帘,我该怎么做呢?”张小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那还用问,当然是不拉了。不但你自己不拉窗帘,还要叫同学也不要拉。”班主任插话道。
“那我做不到。我不敢这样跟他们说。就算我说了,他们也不会听我的。”张小又显露出抵制的情绪。
“你不敢叫同学不要拉没关系。首先你自己能做到不拉吗?”我和声地问道。
“能!”张小干脆地回答。
“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晚修期间把窗帘拉下来是不对的,并且保证不会再去拉窗帘,这就很不错了。说明你已经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是应该做的,你已经进步了。”我立即肯定了张小认识上的转变和思想的进步。
“你想跟同学搞好关系,所以不情愿去阻止他们,这一点,老师能理解。但假如你能努力与同学交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他们,进而在班上树立正气、传递正能量,我相信他们是会理解并支持你的,他们也会更愿意与你交朋友。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是一个大的挑战,也是更大的进步。”我进一步引导学生。
张小沉默了一会,最终还是说:“可能比较难。”
“我完全能理解你。没关系,先做好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自己要能坚持正确的东西,树立正气,然后才能传递正能量!”
“老师,刚才我的态度不是很好,我现在接受你的批评。对不起,请您原谅。”张小向班主任道歉说。
“没关系。”班主任说。
最后,张小轻松地走出了办公室。
这是我在和平中学担任政教副主任时遇到的一件事。应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但它却引起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深入思考。学生不理解或不接受班主任的批评,甚至对班主任有不礼貌的表现,并不鲜见。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老师可能会说“不管怎样,你一定要听我的”、“老师是为你(们)好,你一定要这样做”之类的话,会简单地认为一定要把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班主任的说教固然没错,但假如学生思想上没有想通,没有理解和接受,话再说得好也没有用。所以,在与学生谈话或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一点按照学生的思维来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更要多一点肯定其言行,尤其是他们思想上的点滴转变或进步。
在处理这件事上,我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点肯定他的言行,肯定他的进步。学生能由开始时与班主任闹到僵持的场面到后来愿意与我们交谈,能意识到自己拉窗帘是不正确的做法进而保证以后不再拉,他能够由随大流的“正常”思维到认识到有错,并答应坚持“正确”的行为,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至于能不能树立“正气”和传递“正能量”,能不能阻止他人也不拉窗帘,那是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讲,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也要允许其有一个逐渐转变、认识提高、行为进步的过程,我们不能强求他立刻做到。
换位思考,并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深入寻找对策的有效方式。换位思考可以让班主任工作更加顺利,取得更好的效果。让我们多一点走进学生的心灵,多一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吧!
(作者单位:广东河源市江东新区源南学校)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