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机诱导,开启智慧型语文课堂

2016-05-14张麒麟

教师·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知行合一

张麒麟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智慧型语文课堂不仅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还要充分展现“智慧”。那么,开启智慧型语文课堂教学就要从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知行合一这三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

关键词:智慧;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知行合一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堂要摒弃“填鸭式”“一言堂”“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展现充满智慧的课堂。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如何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呢?

这让我想起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一段话:“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在这段话中,叶老提出的“相机诱导”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教学理念是一致的,而“相机”两字又告诉我们有关教师的“诱导”一定要找对时机,即要求教师能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契机教育。所以,我们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把它当作教学原则,一方面又可以把它视为教学策略。那么,现在就以中国爱情教育首创人曾宏燕写的《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一文为例说开去。

此文是一篇记叙文,可谓是一堂成功的“爱情教育”课。其实,学生、教师、教室,本来很平常,但当注入“情人节”和“红玫瑰”的元素以后,却演绎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在情人节这个并不属于学生的节日里,年轻的学子们幼稚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当曾老师发现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摇曳在学生的课桌上时,她没有指责学生,避免了其他教师看到此情此景时的“腥风血雨”,而是坦然地面对学生们给教师“精心”准备的礼物。曾老师抓住契机、因势利导,从“情人节的来历”开始,与学生们进行了爱的对话。这其中没有刻意的说教,但是爱情教育的理念却已渗透了学生的心灵,整堂课充满了智慧。事实证明,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此效果,离不开三个步骤:

第一,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机智,《教育大辞典》定义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复杂的教学情景,能迅速、准确、敏捷、灵活地做出判断、处理,并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比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或者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1]教学机智虽然是教师面对紧急突发事件时,瞬间做出的判断和决定,但这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富有灵感的“智慧之笔”和“点睛之笔”。

在《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一文中,当学生给曾老师出了一个教育上的难题时,曾老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责难学生,而是笑呵呵地说:“哦,你们用这么美丽的玫瑰花来装点这节语文课,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于是,她一边欣赏着手中的玫瑰,一边赞叹着“好漂亮的红玫瑰呀!”只这一句话,一个动作,就显出了曾老师的大智大慧。她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特殊问题时,能机智地面对,没有批评、伤害学生,而是为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找到了契机,充满了智慧。

第二,因势利导。出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是顺着、按照;“势”是趋势;“导”是引导。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来很好地加以引导。[2]无论何时何地,做教师的都应该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并对学生加强认知策略的训练与培养,以便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中由于曾老师出人意料的反应,教室里本来紧张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于是,老师娓娓道来红玫瑰的来历以及《希腊的神话与传说》,又由红玫瑰的来历讲到中国的红梅、凤仙、红莲、红牡丹等象征爱情的花朵,还由西方的情人节讲到了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曾老师因势利导,把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一环又一环的知识点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讲给了学生,这样的安排不是有意而为之,但是却比刻意安排来得更有力,学习得更妙!这恐怕就是大家常说的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一节课,教学效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第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 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它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3]所以, 教师如果能一面把书本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一面又能让学生把学得的知识综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这才能称得上好。

在《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一文中,有了教学机智、因势利导这两个步骤打下的基础,要做到知行合一也非难事。曾老师在讲授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忘记教授学生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当曾老师从学生们的眼神里,看到了他们的心悦诚服,意味深长地说了句:“玫瑰花很美,不过,玫瑰的枝条上有刺,拿的时候要小心喔!”话音刚落,学生们会意地笑了。作为语文老师和爱情教育专家,她再一次不失时机地把这堂并不在教学计划内的课改成了口头作文课,要求学生以玫瑰为话题,文体不限,就这样又“还”给学生一份意外的“礼物”。在此,这样的“礼物”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上了一堂爱情教育课,使学生受益匪浅,收到了意想不料的效果!

“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虽然是课堂上偶然发生的一件事,但是要开启智慧课堂,作为教师就要有驾驭课堂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曾老师做到了。她的这节课是充满智慧的一节课,一方面通过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出了青春期的困惑,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格、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因势利导、相机教育,而不是粗暴阻止与干涉,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自由的教育天地,激发学生的缕缕情思,无尽遐想……

但是,“相机”两字告诉我们教师的“诱导”要抓住时机。如果教师过早诱导,学生尚未思考,无异于全盘授予;反之学生已度过兴奋期,失去了学习兴趣,这样也会事倍功半。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如在学生迷茫彷徨、回答错误、意见相左、有所期待、情绪激动的时候,也就是当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最浓烈之时进行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相机教育效果最好。

所以,语文教学不但有承担指导学生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艺术鉴赏的责任,有学习、掌握其语言艺术的义务,还要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美好和崇高,懂得其真谛和责任的智慧。最终实现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秦晓丽.我的课堂教学——浅析课堂教学机智[J].才智,2014,(3).

[2]孙子吴起列传[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35154.htm,2015-11-23.

[3]李 敏.如何引导学生做一个知行合一者[J].考试周刊,2010,(24).

猜你喜欢

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知行合一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