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魅力,激发兴趣
2016-05-14吴水香
吴水香
摘 要: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传承历史文化以及提高学生汉语认知力的重要作用。由于古文运用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环境与现代的汉语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容易理解,因此很多学生对古文不感兴趣,造成古文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古文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使学生体会古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希望能对初中古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文教学;思路
古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古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较大,加上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古文学习兴趣索然,教师教学困难重重。因此,我们应当改变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教学,展现古文魅力,使学生体会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古文的教学效率。
一、发挥古文作用,注重情感体会
古代文学是经过千百年的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如散文、辞赋、诗歌、传记等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仅初中语文课本选录的就有先秦诸子、唐宋诗词、明清小说等。古文教学使学生具有对古文的分析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对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独立阅读、思考鉴别和传承的能力。因此初中古文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化价值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古文教学还具有思想教育的意义,尤其是爱国主义和历史主义教育。我国初中语文课本的入选作品,或是歌颂山川锦绣,或是记述爱国英雄事迹,或是作者自己抒怀言志,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对真善美的渴望追求。在对这些古文的学习中,学生领会其含义,体会作者情感,思想受到感染和熏陶,无形中得到了情操的陶冶、思想的教育。比如,汉乐府《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育学生勤奋学习,珍惜时间,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领略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不惜为国捐躯的浩然正气。这些文章读起来字字千钧,正气长存,具有不可估量的思想教育作用。
二、借助有效资源,提高学生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首先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展现古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多读、多看,知识面不断拓宽,他们就会抱着极大的热情对古文进行研究学习。教师应该借助各种教学方法,淡化课本教学的枯燥内容,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如创设情境教学,教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根据所教的课本内容做成课件,或创设不同情境,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有直观的感悟和意境欣赏。例如,在讲《智取生辰纲》时,先播放一段与其相关的电视剧视频,学生先了解课文故事内容,知道晁盖、吴用等人物,引起其兴趣后再进行课文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更迫切地想对课本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想知道更多关于梁山好汉的故事,有利于课外拓展阅读。
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借助学习工具先扫清字词障碍,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室等资源,查找与课文诗词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等。这些方法如果能够坚持,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古代文学进行深层次研究探索。
教师还可以利用文言文句式规整、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在课堂或课外活动中进行多形式的朗诵表演,改变传统枯燥的课文背诵模式,使学生感受到古文的韵律美。古文诵读应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意境,去和作品里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流,把自己和作品里的人物交汇在一起,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品味作品。如在朗诵《隆中对》时,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表现出来的思想抱负,那种不慌不忙、稳如泰山的沉稳态度,以及刘备三顾茅庐的谦逊诚意,都可以在朗诵中表现出来,这对提高学生的朗诵语感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记忆课文。同时也对学生的人格培养、情操陶冶有很大帮助,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在古文学习中,词的理解是难点也是重点,所以在古文教学中必须在这点上下功夫。通过联系旧知识,来对新的知识进行理解;通过同词异义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够辨清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词义;通过古今同词异义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
将绘画引入古文学习中也是个不错的尝试,既发挥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图画描绘,用于辅助教学,学生也可以把所学的内容描绘出来以便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师在讲《塞翁失马》这一课时,由于篇幅较长,要求学生全篇背诵有一些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看一遍教学图画,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再指导写作顺序,这样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再背诵就容易多了。
教师要指导学生辩证地学习了解古代人的文化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了能使学生批判地学习古代思想文化,让学生把课文要点和作文联系起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做既加深了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又提升了其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闫春明.初中语文古文教学浅见[J].学周刊,2012,(7).
[2]孙 燕.初中语文中古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索[J].新校园,201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