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鲁迅小说《故乡》的艺术特色
2016-05-14董晴霞
董晴霞
【摘 要】《故乡》的结构和语言特色在鲁迅的小说中是最具特色的,需要我们慢慢体会,慢慢感受和咀嚼。小说表现的无非是“我”重返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作者并不急于进入现实见闻的描写,而是慢慢的接近它,那玲珑剔透的单纯与深沉厚重的复杂艺术特色,正是通过它的真,它的美,给人产生的是悠长而独特的艺术美。
【关键词】艺术特色;感受;体会;悠长
小说《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到现实中故乡所发生巨大变化为依托,从而展开情节,来揭示深刻的主题思想的。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后来的印象不论多么强烈都只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摆开这种感情的藤蔓。具体到《故乡》这篇小说中来说,“我”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和印象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联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各种感情的汇合、混合和化合。这种感情不是单纯地,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这样的感情是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要从心灵中一丝一丝的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去慢慢的咀嚼、慢慢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没有鲜明的色彩而又复杂的感情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忧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不强烈但又轻易摆脱不掉的悠长而又悠长的情感和情绪。
这篇小说在我少年时读它,我无不向往那“雪天捕鸟”,无不神往那月光下的西瓜地里的一切活动,无不神往那夏天海里拾贝壳、潮汛看跳鱼……那是多么有趣,多么美好啊!但“悠长”是该篇小说结构的一大特点。小说一开始,并没有进入对现实“故乡”的描写,而是用较长的篇幅描写了路上的感受和这次回故乡的缘由。回到“故乡”后仍然没有直接进入对故乡现实的刻画,而是由母亲的话引起儿时的回忆,用更长的篇幅记叙了儿时与少年闰土的交往。这些描写都表现出了一种不急不躁的态度,作者并不急于进入现实见闻的描写,是一寸一寸的接近它,半步半步的接近它,而不是一步就跨入小说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酝酿的是一种情绪,一种基调,它渐渐地使读者的心灵进入到“我”回“故乡”时的心境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像“我”那样感受现实的见闻。离开“故乡”的描写同回“故乡”的过程的描写有着相同的特点。作者没有急于结束这篇小说,而是比较详尽的记叙了离开故乡时的情景和心情。《故乡》结尾时的议论不仅仅是要表达某种思想认识,它更是一种抒情的需要。如果开头部分给人以身未到故乡而心已到故乡的感觉,这里给人的则是身已离“故乡”而心未离“故乡”的感觉。整篇小说像一座弧形的桥梁,前边是一段长长的引桥,中间是主桥,后边又是一段长长的拱桥,弧度很小,但桥身很长,给人产生的是一种绵绵的思乡之情。直到结尾,这种忧郁的情绪仍然是没有全部抒发罄尽的。鲁迅没有给读者一个确定无疑的结论,没有指明“故乡”的或悲或喜的固定前途。“故乡”的前途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一个需要人民去取证的未来,它把人们对“故乡”的关心永久的留在人们的心中。人们没有在结尾时找到自己心灵的安慰,它继续在人们的心灵感受中发生了衍射波,像微风吹动的涟漪,淡淡的飘向远方,给人的感觉悠长而忧郁的,一种没有端点的历史的期望。
《故乡》的单纯又并非单薄。单薄使人乏味,而内涵丰富的单纯却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复杂也不是重复、杂乱,而是丰富、厚实;它凝聚了万象的人生,五彩的生活。愈加咀嚼,愈是韵味弥浓。单纯与复杂在《故乡》中不仅明显,而且突出。单纯与复杂,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复杂中蕴育着单纯,单纯又以复杂为基础。这种忧郁的美感不仅表现在小说的结构上,还表现在它的语言特色上。
故乡往往最能够唤起游子美好而温馨的记忆。故乡越近,游子的心越挂切,但《故乡》中的“我”则不同,“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一点没有看到引起“我”美好心绪的景致:阴冷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瑟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最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故乡,此刻竟是如此的萧瑟,最难以承受这种悲凉的只能是“我”了。于是,“我”掉进了深深的情感矛盾之中,“我所记忆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他想借此来安慰自己的悲凉。“但我要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他想给自己找到一种心态的注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
参考文献:
[1]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王瑶.《鲁迅的小说》,语文出版社,1992年版.
[3]冯光廉.《鲁迅小说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