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意义和教学内容的创新
2016-05-14张君
张君
【摘 要】人类的情感体验因为艺术引入而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生物,这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有所区别的关键原因,艺术不是无关紧要的东西,而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学前艺术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加的热爱生活,同时给他们带去生活的美好体验,艺术教育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进而在更深的层面完成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创新。
【关键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创新
随着人们对学前儿童艺术价值的了解加深,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这个问题。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怎么加强对儿童能力和兴趣的培养。针对学前儿童,最能挖掘儿童感性潜能的课程为音乐、文学和美术,除此之外,这些课程还可以让儿童学会用艺术语言表达出自我的感受,让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理性和感性变为统一。本文在此主要分析了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式。
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意义
一是夯实完满型人格的塑造基础。艺术审美关系着心灵的活动,但是心灵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它可以将无限与有限、精神与物质、未来与当下进行沟通与协调。假使在艺术教育中做到体能、智慧、品德同艺术结合起来,让教育中的社会性、审美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使儿童的行为不仅是增强实用,同时可以拉大距离进行欣赏,让行为在接受真和善的被动控制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美的自主调节,夯实完美人格的成长基础。
二是帮助全面开发大脑的全部功能。根据研究表明,每一种艺术活动都必须依靠大脑两个半球的共同协作[1]。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做好丰富细腻情感内容与艺术形象布局的审美特征相结合,可以让左右脑不同的工作模式与艺术品中不一样的结构要素互相作用,将能够帮助完成全脑功能的最大程度开发。
三是有利于儿童艺术兴趣与天赋的发展,让儿童快乐成长。基于儿童思维想象的独特性、记忆的具体形象性、知觉过程的整体性与自觉性以及情感的弥散性与易感染性等心理特征,他们必然会对艺术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艺术智慧的发展并不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成熟,倘若缺少适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不仅会随着儿童的逻辑思维发展,也会随着学习任务与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而逐渐削弱甚至消失。基于此,艺术潜能发展的环境时期即在于儿童阶段(2-12岁),我们理应在此阶段对儿童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在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使儿童大脑的潜能全面发展。
二、艺术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式
(一)艺术教学思想的创新
学前教育教师要想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创新转变,站在社会发展与儿童全面人格塑造角度上出发,明确教学主体目标。其次是要正确认识到艺术教育的目标并非是让儿童成为艺术家或艺术特长生,而是为了帮助儿童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通过艺术熏陶让儿童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于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变化。最后是教师要认识到艺术教育仅仅是一种开阔学生视野的途径,而并非强制性课程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应该是加深儿童与自然之间的接触,让儿童能够与陌生的生活环境互相融合,从而帮助儿童养成良好品质。
(二)艺术教育体系的创新
教育体系的创新能够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因而要想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形成一定的创新性教育体系是必不可少的[2]。比如,在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学时,除了要注意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基础音乐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将演唱、舞蹈、乐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融合在教学中,构建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提升儿童对艺术教育的整体认知,更加有利于儿童艺术天赋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前儿童在今后学习中对艺术的分支有正确认识,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现出学前儿童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创新性。
(三)艺术教育教材的创新
教材的创新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个基本原则是教材的编写应该遵循教学内容创新,并且在创新的基础上充分贴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二是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在教材内容编写上,不仅仅要满足课程标准要求,还应注意学前儿童能否深入理解。由于学前儿童受年龄和心理因素的约束,对事物的理解有一定限度,因此在教材编写上应尽量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直接感官刺激的形式,让他们可以更好理解教材内容;三是在遵循趣味性原则,教材排版、版面、封面等设计上,应注意设计的趣味性,以便于充分激发儿童兴趣和热情,让儿童产生强烈好奇心,从而有助于艺术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总之,学前儿童是每个人真正步入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艺术教育作为学前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儿童今后成长和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因此,作为学前儿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以便于让儿童能够健康、愉悦地步入小学殿堂。
参考文献:
[1]孙婷婷.游戏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J].亚太教育,2015,(24):3.
[2]陈碧溪.陕西省城乡儿童艺术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0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