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郑洛城中村居民子女学前教育内外部环境浅谈
2016-05-14张力派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建设滞后产物,孤岛般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路,学前为石。为更好了解城中村在现实生活中状况,以郑州,开封,洛阳三所有代表性,影响力,历史久城市作为典型城市探索分析。针对郑汴洛已改造和未改造的城中村,以子女学前教育为切入点,用结构式访问和个别访谈结合方法实证研究,折射半城镇农半村状态下民众现状。
一、汴郑洛城中村子女内部家庭成长环境分析
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受制于经济和环境等影响,部分家长教育方式和理念无法跟上变迁的时代。超过70%子女父母缺乏本科及更高学历,专科和初高中学历占主体。第一点在于父母重视程度不够。为生计所困,收入低,恩格尔系数较高,对儿女教育采用“放逐自流,自学成长”做法。第二点在于父母教育方式存在缺陷。在与30名子女面对面问答中,超过90%表示,父母“唠叨式”或者“家长式的说教训斥”教育方式令他们厌烦。即使有关心子女教育的家长也反映,由于学历层次低,文化程度不高,无法在学业上辅导子女,有心无力。
传统的农村环境是天然教育课堂,子女们可从父母辛勤的农作中感受到生活艰辛,这种榜样效应往往胜过口头说教。子女在和父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劳作中,体验到的不仅是生活艰辛,也是合家协作的亲情。但如今城中村家长们已基本脱离农业生产,不少家庭靠着房租过相对安逸的生活,下一代子女从小生活在这种相对优越的环境中,对于父辈的艰辛生活缺乏亲身体验和感受,甚至认为目前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家庭教育风气不良,很多家庭还保持农村赌博的恶习,家庭搓麻将,赌博成风,家长口不离“混”,孩子耳濡目染,沾染赌博恶习。这些因旧城改造而发达的“富二代”,他们有不同的特质:从小生长在农村,学业早中断,大把财富在成年之后突然掉在面前。财富突然爆发,突然没有了生存的压力,渐渐丧失进取心。躺在不劳而获的温床里面,不想工作只想着挥霍。对于还没快速成长的幼龄儿,他们成长有这种隐患。
二、汴郑洛城中村子女外部教育环境分析
城中村子女学前教育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幼儿园入学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应接受的待遇和本地居民小孩没差别。但在调查中,却反映出本地人优先。在很多小区都修建属于小区自身的幼儿园,而这些幼儿园服务的范围就是小区内居民的子女。这些小区中生活的居民绝大部分是本地人,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城中村受歧视,表现在城中村子女受教育的情况。他们只能让孩子晚些入学或者是去一些质量环境差的幼儿园。
幼儿园“入读难”状况已持续多年,主要原因在于学前教育缺口巨大。在民办园贵、公办园少的现实条件下,幼儿园本来严重缺乏的北环一带、东北角及东南角的城中村、以及乡镇、农村等地,涌现出大量无证幼儿园。公立幼儿园,要经历笔试面试等淘汰环节,所以学位难求,正规民办幼儿园(多是贵族学校)费用让人望而兴叹。无证幼儿园在市场需求下渐成气候。无证幼儿园在城乡结合地带分布较广,规模小、收费低、师资弱,主要面向租住在城中村里的外来工群体,为他们孩子提供三年成长空间。对多数上学前子女,父母多数按就近原则将他们送到幼儿园,这是未经许可的舞台。从性质上说,没有政府拨款支持,无证幼儿园属于私人办学。虽在一定时间内缓解了城中村子女学前教育的压力,但不具备合法办学资格,也为子女接受正规教育,安全卫生保障买下了隐患:没有安全封闭式环境,没有足够活动场地,没充足的阳光,没有专业老师监管。
当前,郑汴洛三地正进行无证幼儿园的取缔。整改过后,取得证件的幼儿园将加入私立幼儿园的大军中,结合私立幼儿园自身现状,势必对学费等进行抬高,原无证幼儿园管理结构规范化程度和相关部门监管力度将有所抬升,逐步达到安全消防和食品卫生安全等相关标准。但也使城中村子女学前教育门槛总体将有了提高,其入学难的问题会重新加大。
三、建议与解决方案探索
1.政府部门
(1)财政教育拨款力度加大。加大拨款,设立基金。针对父母忙于生计而缺少照顾子女时间,应从道义性扶贫转向制度性扶贫。郑州已发放学前教育券,对象为具有郑州市户籍的年满3周岁适龄幼儿;外来人口中父母持有合法房屋居住证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居住证和就业证明的年满3周岁适龄幼儿。这为城中村居民子女的学前教育减轻了负担。
(2)可行性教育政策出台。作为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其原则。第一,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是政府义不容辞责任。紧紧抓好子女学前教育,加大监查管制力度,依法查处无证或不合法办学,逐步引导改造和取缔无证幼儿园,使走上规范办学的合法化道路; 第二,继续深化进展“优质资源倍增项目”(郑州市2012年项目策划),实行学区制,以强校名校带动普通学校(托管,支援),使得优质学位倍增,为城中村子女接受教育提供良好平台;第三点,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引导公办学校承担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主要工作,对简易学校和民办学校多规范和扶持。
(3)鼓励校企合作,多方物质供给。第一点,鼓励三市企业开展与城中村学校合作活动,通过校企联合,为学校提供一定的物质性赞助,同时也为企业相关业务开阔市场(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廉价劳动力)。第二点,企业是盈利性的组织,追求利润,这无可厚非。若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企业将争取到信誉等无形资产和城中村居民等市场,以获更好的经营成果。企业可为子女开展助学公益活动,为幼儿教育提供精致玩具,文艺品,童话故事启蒙书籍等。
2.学校
(1)基础设施的完善。第一,完善校园设施配置。优化校园布置,娱乐游戏用品(玩具,体育用品,童话故事书等)摆放,促成幼儿园文化环境形成。第二,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注重完善心理教师队伍,为孩子成长提供呵护。作为学前儿童,孩子当务之急不是接受书本知识,而是培育情操,感受素质教育。针对城中村子女缺乏课外培训机构关注,学校可以考虑开展如礼仪课堂,书法美术课堂等校本特色课程。
(2)教育水平的提高。首先,汲取南宁市成功经验,发挥能动作用,鼓励开展普惠的学前教育活动,塑造幼儿美好善良的心灵与价值观。其次,完善师资队伍,注重完善心理教师队伍,创造良好工作分文,为成长提供呵护。第三点,提高城中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只有物质基础有了保障,才能安心的从事这份职业。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耐力,政府应增加财政拨款,拓展资金来源,扶持城中村幼儿园建设。
3.家庭
(1)教育观念的转变。毫无疑问,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言传身教,对子女产生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以身作则是父母应秉承的准则。城中村孩子家长教育方式亟待完善自孩子幼儿期起,让他(她)处于民主平等的氛围内,而不是简单的家长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子女能动性与自我主动意识应该在这个时候开始播种在内心深处。
(2)教育风气的改善。父母应该给与孩子宽松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受教育氛围,不能以自身的条件来限制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并引导孩子往正规教育的方向发展,不能给孩子从小灌输“读书无用”思想。同时,家长应注重书记资源的供给,多给孩子购买合适的学前教育的图书,多抽出时间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喜欢上文字,喜欢上书籍,从小就在潜意识中认识到书籍的好处,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彭波,毛磊.我国城镇化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质量不高问题突出[N].人民日报,2013-06-27(9).
[2]周阳敏.建构制度资本理论的基本思想——资本理论的制度分析框架[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3-49.
作者简介:
张力派(1994.09~),汉族,单位河南内乡郑州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哲学社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