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探析
2016-05-14张玉凤
张玉凤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推动下,课堂教学将会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存在,而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是促进新课改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力助手,这些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聪明才智把这种教学理念转变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下面,向大家谈一谈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实施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必须以学生为本,强化目标引导,关注学生需要,创造性地设计课堂的动态过程,主动设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要预见学生活动,备学习方式的选择,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钻研全套教材,形成数学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具体的,无论是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公式,还是基本的数量关系。知识点之间又常常是有联系的,如同一环扣一环的锁链,通常称为“知识链”。对于具体的知识,应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传授应用。对于知识点与知识链,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沟通,使所学知识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知识系统,也就是形成“网”。
教材是静态固定的,而学生个体是动态多样的,一本死的教材,要应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必须加以改造、加工、提炼、活用,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显然,实现有效备课就必须在教材与学情双方找到一个有机的结合点。新课程提倡“用教利教”,而不是教教材。说穿了就是要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改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教学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是一条永远新鲜的成功经验。兴趣教学有许多方法,教师的幽默语言、不断鼓励、师生互动等都是不错的方法,我看凡是能让学生主体踊跃参与的就是最好的教学法。比如《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我采用了课件呈现题目的方式,课件呈现,方式上较为新颖,而且问题是什么、关键在哪里,我都用了闪烁的汉字以引起学生高度注意。接着,采用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一道题还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做完后由做题学生讲述为什么这么做,由大家评议。课堂结尾,学生自己总结本堂课的得失,以进一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一节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学生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就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最想做的时候。”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就应该采用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方法。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失为实现此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前,我首先对班里的学生说:“下面请第五排第四列的学生站起来。”当学生站起来后,我接着说:“你们可以说说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吗?其他同学也思考一下。”……就这样一步步地让学生对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当正式学习时,学生的兴致就会非常高。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要想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因为数学不是只靠让学生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就能学好的,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索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样也很重要。所以,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比如,在学习《轴对称》中的“等腰三角形”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每三个人组成一组,亲手制作等腰三角形的纸片,标注好腰、底边等,再把纸片对折,然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此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能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如,让学生思考蜜蜂为什么把蜂房做成正六棱柱形,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能是“鸡蛋形”的,以及商品促销中的打折问题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养成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原理,有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总之,要想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教师必须遵循新课改理念,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在反思基础上勇于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恣意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