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2016-05-14庞娅棉
庞娅棉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课程的改革和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学模式一定的时代性和先进性。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严重阻碍了高中数学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这种情况下,讨论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数学作为高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关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实施新课标,进行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构建和谐,摆正师生关系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教学中,教师要首先转变角色,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着重在“导”字上下功夫,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观察、判别、表达,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如在讲解正弦曲线y=Asin(ωx+φ)图像时,用多媒体演示函数的图像,反复改变A,ω,φ的值,让学生观察,探索,思考,合作交流,并不断总结,归纳出图像的变换规律。学生在教师灵活恰当的引领下,不至于盲目地学习,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质。
二、创设情景,激活学生思维
数学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过程。如在学习解任意三角形时,这部分知识如果教师只是被动的讲授,学生会感到教学特别空洞乏味,进而可能失去学习数学的勇气。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开场白:“我的法力无边,能不过河而测河宽,能不爬山而知山高,能不接近敌阵而知晓敌我之间的距离。”学生被这些话深深的吸引,教师接着说,我的“法”是数学法,我的“宝”是“正弦定理”。这样的设置情境,妙趣横生,学生在满足兴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进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处处皆数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我要学”,使本节课教学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三、合作交流,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合作学习为学生探索求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合作小组成员彼此之间互相补充,摆脱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通过动手、动脑,相互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集体复合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又走下了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点拨、引导,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如在讲圆锥曲线的定义时,先用多媒体演示用平面去截圆锥,让学生体会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再让学生四人一组,依据椭圆的定义,动手制作椭圆的模拟实验,加强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在立体几何中,让学生准备橡皮泥、木棒制作模型,探索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感悟空间几何与平面几何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时,也可让学生先个人设计,发挥想象,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由教师汇总,在全班同学中选出优秀的作品,展示评奖。如教师在教授《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中的实例时,两个小组成员搜集和编制或创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另两个成员通过提供的数据建立函数模型,并加以解决,最后教师把典型的数学建模问题在班上推广。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种教学效果,比只是照本宣科地讲几个定理,举几个例子,要生动得多。
四、不断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在按已备好的计划实施教学时,要保持适度的“警觉”,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反思问题,加以改进。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并把这一教学观念自始至终贯彻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多进行换位思考,坚持与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设计和组织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可以使我们拨开迷雾,看清“庐山真面目”,从而逐渐成熟起来,在反思中还可以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合作,创新,学会分享、体验教学中的乐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沿用很多年,想要对其进行彻底的改革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这就需要高中数学老师转变思想,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高中数学授课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昌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2,(10):12-13.
[2]平海军,王永远.试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转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7):14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