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法初探
2016-05-14张玲玲
张玲玲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责任,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工作。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理念;方法;手段;合作探导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教育创新应从课堂抓起。
一、变“教师主导”为“师生合作”,创新教学理念
要真正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创新的氛围,使学生的创新切实在语文课堂中得以落实,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自身要培养良好的基本素质,更新观念与角色转变相结合。语文课堂教师要动态地呈现知识,发散地引导思维,不懈地培养毅力,这就给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做一个高素质的教师。
真正实现语文课堂创新在教学中尤其要切实减少对学生思维的约束。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着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气息的交流。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并能对其微小的创造力表示赞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但是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分析概括讲答案,学生很少动脑思考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直线下降。
因此,必须把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互动式的探究合作学习;把教师一言堂变成师生群言堂;要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探讨、多合作、多发现。教师对于学生口头或书面做出的各种答案,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闹出笑话,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教师也应及时对该生积极勇于答题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应批评和引导那些取笑别人的学生。
二、创新的条件――营造氛围
语文教学要在课堂上发挥优势,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使他们有创造的动机和热情,应该采取多种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能独立钻研,富于创新精神,勇于探新求异,提出创造性见解。如:由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因此根据语文教材是按单元编排的特点,学习一个单元,教师可以只讲重点课文,授之以学法,其它的内容较为简单的自读课文,可由学生自讲自学。由于这是自己的事自己做,所以讲的同学全力以赴,听的同学饶有兴趣,一堂课下来,不但知识点掌握了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再如:在学习《爱莲说》时,有的学生对“淤泥”却大加赞赏,认为“如果不是淤泥提供养料,哪里会有美丽的荷花?更值得称道的是,淤泥总是一声不响,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就是千百年来背了个肮脏的恶名,也无意争辩,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还有的同学以作者对世人追求富贵的风气有不同意见,认为“富贵有什么不好,难道还要追求贫穷不成?”这些理解虽难免有些以今律古,但是对学生看出的这些新的见解是求异思维,是创新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应该加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创造意识,消除创新的心理障碍,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语文课堂内教学创新
想要做到初中语文课堂内教学创新,就需要先克服当前课堂中出现的教学弊端,使教学更能体现语文的精髓和特点。
1.利用语言的交往功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艺术
任何课程的教学过程都需要学生利用语言来实现,而语言的基础源自于语文。知识性学科的内容需要用文字进行记载,需要用语言进行传播,但由于文字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所以语言的多边性是训练语文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倡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注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在以讲解为主的语文课堂内,就可以出现更为多样化的参与式的强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述能力和审美能力。
2.优化语文课堂内教学结构
适应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课堂才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够变被动传授为主动求知。而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身心活动规律要看课程内容是否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要想使课堂内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求的目标,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结构进行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腾守尧,边霞,李西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艺术课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周雪微.新世纪、新课标、新理念语文教学的模式变化[J].中国创新教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