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课堂:守正 出新

2016-05-14范带娣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莱西民间故事礼貌

范带娣

“新常态”课堂是历经课程改革之后,发生在现实与课堂上的真真切切的变化。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革新变化是其必然的结果,而且当这些变化经过教学实践检验之后被普遍认为正确可行时,也就自然地融入了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而成为一种常态。崔峦老师对“新常态课堂”作了具体的剖析,他认为,“新常态课堂”,核心词是“常态”,关键词是“新。“常态”即“守正”,“新”则“出新”。 “守正出新”是“新常态课堂”的主旋律。

一、守正: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一个看上去多么高大上的名词,对于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而言,似乎有些陌生了,但通过聆听名师们的课,我们了解到,那“核心素养”就是:

片段一:《天籁》般的存疑

王崧舟老师上《天籁》时延伸:三种声音,庄子推崇哪一种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各自说理由。有说地籁的,有说人籁的,有说天籁的,还有说 “三籁”的。这里实际已经进入哲学探讨的话题了。庄子的“道”是什么呢?对立又统一?暂时和永恒?死就是生?有就是无?真是博大精深。王老师没有刻意的强调。而是播放了歌手杨乐的《那是谁》,庄子的形象走进了学生心里:

那是谁 不喜不悲

那是谁 无怨无悔

那是谁 安然入睡

那是谁 以心相随

学生到最后有疑惑,并不是不懂,而是更加强了对探索“真答案”的向往。

片段二:《关注,正在改变》中的担当

王玲湘老师在上《关注,正在改变》中采用“观点交锋”的辩论形式来完成共学任务,让学生从预学单的雾霾问题,引出网络热议问题:“北京人要河北关闭所有重污染企业,大家怎么看?”要求学生利用用非连续性文本做论据证明观点,学生分成“关”与“不关”两大阵营针锋相对,理据充分,火花四射,接着王老师再呈现四个文本:“DDT使用后世界因疟疾死亡人数”折线图,“DDT禁用后世界因疟疾死亡人数” 折线图,《寂静的春天》文段,屠呦呦获诺贝尔奖颁奖词,让学生重新再思考钢铁厂“关”与“不关”的问题。这时,学生开始犹豫了,他们对这个问题开始有了新思考,新想法:也许应该去发明、发现、发展新能源来改变环境,而不是简单地附议关和不关。

片段三:《谈礼貌》中的规劝

薛法根老师在上《谈礼貌》一课时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儿童可以接受的拓展,为学生提供生活中“老人卖布娃娃”的实例,让学生扮演角色,规劝故事中不礼貌的年青人,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事情中的“理”,从而深刻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礼貌比金钱更重要。”“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对待你。”“礼貌发于内心,礼貌需要一个纯洁的心灵。”

看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遥远,在课堂中润物无声般地萌芽,滋长……

二、出新:翻转语文教学的课堂策略

1.改文群读,促成新的教学增长点

蒋军晶老师的“改文群读”,以经教师改写后的文本与原文本作比较阅读,让学生作比较研究,两个文本有何不同,哪个文本更好,为什么。老师“改”文,巧妙地把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价值的体现,隐含在新的文本里。《渔夫的故事》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是适合“讲”,把故事讲出来,浅显、通俗、口语化是其特点,现在教师改写中把“魔鬼的外貌描写更书面化”,又在故事中添加了故事,这样改写好吗?自然就有了学生讨论、思辨的空间。因为这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有“规矩”,学生读出家里很穷的渔夫只撒四次网的秘密,学生自己学懂了课文,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一般民间故事主人公做事会有三次或四次,最后一次都会成功的”的规律;同时也明白了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生动性。“改文”使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教学,课堂上,学生自然就学得主动和快乐。

2.猜测验证,破译长篇小说的关键点

“书影导读课”是张祖庆老师继“微电影创意写作研究”之后探究的又一崭新的课题,同时也一个全新的语文微型课程。张老师细致引导学生阅读《灵犬莱西》的开头,让学生捕捉关键信息,明确灵犬莱西很出名的三点原因,弄清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线索,并引导学生猜测这本书后面会写些什么;再出示整本书的梗概,让学生印证猜测:猜到了什么,没猜到什么。这样,学生粗知了故事梗概,激起了阅读期待。在这样的基础上,张老师还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猜测:①让学生根据故事梗概,猜测“到了公爵庄园,莱西可能怎样逃出来?”②再次出示小说节选,猜测“灵犬莱西从苏格兰设德兰群岛回到英格兰约克郡绿桥村的一路上,可能会遭遇哪些困难?”③在本课的结尾部分,张老师抛出两个问题:父亲会怎么对待长途跋涉回到家的莱西?路德灵公爵又会怎么处理这件事?这样,一次次猜测,一次次验证,实质上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信息加工过程。学生每做出一个预测就是对自己的想象、推理和判断能力提出一次挑战。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就要仔细阅读文本,聚精会神地搜索文章提供的种种信息,以获得依据。

3.关注深入,整合非连续性文本的关联点

解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生活的需要、课标的要求,更是现代公民之必备。王玲湘老师通过 “北京市实时空气质量图表”和“北京地区PM2.5污染物的构成和相关治理措施”两个图例,教会学生用方法提取信息:一看表头、二看标题、三抓关键、四抓联系。接着通过多个文本比对阅读,引导学生运用联系比较、推测的策略,运用提取信息与整合信息的方法,根据提出的问题,在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引发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

4. 读吟唱演,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吟唱一直是戴建荣老师的标签,他的课堂总会传来悠悠的吟唱之声,那余音袅袅,总会驻足孩子们的心间。课堂上,戴老师在孩子们读背两首诗歌后,教授孩子们吟唱的方法,边吟边做动作,边吟边想象,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兴味盎然,手足口脑并用,戴老师在吟唱的游戏中,将两首小古文教给孩子们。

“新课堂”既立足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传承语文教学一直以来的优秀研究成果,又致力于开拓“诗和远方”的美好前景,当我们不断内化“新常态课堂”带给我们的冲击时,我们也就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中创造出更多“点和点”的语文教学新天地!

猜你喜欢

莱西民间故事礼貌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魔法棒”与“通行证”
——读《灵犬莱西》有感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小猴买礼貌
青岛至莱西全国首条纯电动城际公交线路开通 移动的环保“箱” 绿色出行有保障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