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2016-05-14雷杏
雷杏
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过程如何展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关系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及学生接受能力特点,它的教学模式应该更灵活、更具有趣味性,以这种指导思想进行教育模式设计,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才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积极主动地建构、探索,变零散知识的学习为经历较完善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模式初探。
1创设问题情境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的数学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问题情景也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应连结所学新旧知识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几乎是不存在的。现行教材在结构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每一节新知识前恰当地安排了复习准备题以练习原有知识。新知识的学习始终注重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尽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学习新知识,或是将新知识进行转化,使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在阅读课本时要教会学生通过温习旧知识去发现旧知识与新生知识的联系,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所以,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思维情境的影响。当学生对所接受的新知识,不感兴趣时,最初反应是不愿接受它,最后逐步走到拒绝它,这样就会使学习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对每一个新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善于创设质疑的教学情境,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拨动学生的思维。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和表达,使他们能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让课堂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舞台,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为学习新的知识作铺垫。同时,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源,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都源于兴趣,我们老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目标。在教学中,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4创设矛盾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学习
矛盾和困难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矛盾的魅力就在于把人吸引住,既让你乐在其中,又使你焦虑不安,却又欲罢不能,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孔子日:“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有矛盾才能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和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如:红红、明明、亮亮、娟娟经常为学校做好事。星期天,校长发现大操场被打扫得千干净净,找来他们4人询问。红红说:“打扫操场的在明明、亮亮、娟娟之中。”明明说:“我没打扫操场,是亮亮打扫的。”亮亮说:“在明明和红红中间有一人是打扫操场的。”娟娟说:“明明说的是事实。”经过调查,证实4个人中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另外两个人说的是假话。这4个人中只有一人打扫操场,你知道是谁打扫的吗?此问题的突破口,在于选择“矛”和“盾”,即非此即彼的“个体”。然后,以此为假设进行推理,就能很好地解决此“矛”与彼“盾”的问题。所以,很显然地选取明明的话作为推理的出发点。若明明讲的话是真话,则大操场是亮亮打扫的,那么红红讲的就是真话。由此得出亮亮和娟娟讲的都是假话,而这与娟娟所说的“明明说的是事实”相矛盾是假话,故明明说的应是假话。因此,操场应是明明打扫的,由此推出,红红讲的是真话,亮亮讲的是真话,而娟娟讲的是假话。
5错中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年、月、日》一课中,在认识了年份数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后,再出示:1900÷4=475,让学生判断1900年是平年,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此时,学生们非常困惑,兴趣浓厚,都很急切地想知道答案。正是因为我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学生们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非常牢固。再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们利用找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来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产生错误,从而激发他们想探求新知的欲望。
综上所述,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巧夺天工的教学艺术。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如其分地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状况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可以使“教”与“学”双方和谐发展,在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使其教学相长,双方共赢,相得益彰。其教学效果自然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