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2016-05-14徐程莎
徐程莎
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历史是传承和纪录我国历史的载体,教学内容极其广泛,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结合新课改,初探如下几个方面: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欠缺
应试教育已把历史课程归为小三门一类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主课的教学,对于历史教学只是在表面做文章,为此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门重点课程来教学。
2.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较差,专任教师往往难以保证。现在历史教师中,有一部分都不是专科教师,都是一些学校内部转行的教师,这样组成的历史教学师资队伍,很难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
3.教研氛围欠缺
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研究存在很大误区,对于市级以上的科研人员很少过问初中历史教学,而是注重高中历史。在各个学校组织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初中历史远不及主课的教研活动,从而使得历史教师缺少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导致教师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4.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这主要是教师教学水平引起的,因为许多历史教师都是非本专业的,那么往往他们自己心里就会认为不会教历史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敷衍了事,难以把握历史课中的重点和难点,不能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少教师都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备课中也是草草了事,对课堂教学不认真,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方法
积极开发并巧用教学资源 关于教材,新课改指出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因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文字材料而已。可见,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还很多。信息、网络资源是丰富而又便捷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计算机教学的推进,更加方便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来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其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往往可以和语文、地理很好地进行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
第二,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 如果说积极开发和巧用教学资源是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基础的话,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就是使学生动起来、教学活起来的框架。
一要备教材。要备好教材,就得熟悉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教师要深入钻研,了解其内容、要求、编排意图与体系以及各章节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即将讲授的章节的钻研,要达到懂、透、化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本”。
二要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要求教者全面了解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备课要把备教材与备学生结合起来。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以及他们的学习方法、习惯等。
三要备教法。历史教学的常规方法有讲述法、读书指导法、教具演示法、谈话法等。正在推广或探索中的高效教学法有讨论法、情景再现法、图示法、启发式教学法、三段式教学法、立体式教学法、五步教学法、八字教学法等。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法的确定要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特点、知识基础、班级情况和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实际出发,要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目标的培养、发展和实现。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极具趣味的科目,其内容丰富多彩,深受一些学生的喜爱。但是,如前所述,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一些学生对历史课产生了偏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学生对该学科的偏见,避免偏科的出现,同时,应时刻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帮助其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将历史课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结语
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创设充满趣味、富有挑战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启发他们开动脑筋,不迷信教材,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真正做到乐于质疑。要学生敢于质疑,就得让师生成为知心朋友,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丰富教学技巧和方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