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
2016-05-14杨仕龙
杨仕龙
摘 要: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高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有效整合
在科技产品与信息技术蒸蒸日上的21世纪,信息技术与高中教学整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优秀的教师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信息素养。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有效整合的原则
1.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强调提高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整合重质不看量。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要求老师出奇制胜,摒弃陈旧过时的教学理念,在整合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为物理教学服务。
3.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类别的学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制订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方案。
4.长远性原则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信息素养,这些素质的培养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有效整合的方式
1.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现象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很容易攫住学生眼球,激发他们的兴趣,学生在观察后精神亢奋,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科学素养。
有很多物理现象微不可察,如高电压测量、原子核裂变、散射实验、天体运行等,如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将平日我们难以见到的物理现象完美呈现在学生眼前,毫无疑问,这样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2.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物理实验环境,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物理理论不能脱离物理实验而单独存在,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理理论需要在物理实验中反复验证。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减少物理实验要求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反复进行自主操作。
电学实验课时,教师循循教导,一遍又一遍重复,电池组不能短路,电流表应该从红线柱接入、从黑线柱接出,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等,然而很多实验,限制学生自己操作,这些限制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杀在摇篮中,不利于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模拟物理实验环境,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平抛运动,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仅靠课本上展示的寥寥几张闪光照片所揭示的规律,自己通过理解,准确掌握平抛运动,还是有些难度。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仿真物理实验环境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物理的欲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所需的各种资源,繁多的资源库能够提供视频教学、优秀课件、网络答疑等多种数字化资源,以网络论坛为媒介,参与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从而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能创建网页,通过自己的理解加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趣味盎然,整合到网页上,有些学生不善与人交流沟通,可以自己浏览网页,留言写下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增加师生间的互动。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有效整合的建议
1.经典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整合值得重视
经典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整合有助于学生树立追求真理人生观和解决疑难杂症的信心。
例如,在“失重超重”教学中,教师在纸杯口上覆盖一张餐巾纸,用细线固定好并在纸上放置一个砝码,当纸杯和砝码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加速或者减速,会发现餐巾纸破裂,这个现象清楚地展示了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收效甚佳。
又如,在“弹力”教学中,为了展示微小型变的存在,实验器材我们采用灌有红色墨水的扁玻璃瓶,瓶口塞住一个中央插有细玻璃管的橡胶皮塞,按压玻璃瓶,红色墨水液面的升降变化将会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能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知识。
2.科学整合,防止生搬硬套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有效整合的目的是提高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没有针对物理学的特点进行设计,偏爱绚丽的色彩、华丽的界面,追求信息技术的刺激,更有甚者,为了展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生硬将适合实物演示的实验环节换成多媒体展示,像这样生搬硬套,无非本末倒置。
应用多少信息技术手段不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信息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灵活地因材施教,防止做一些画蛇添足的无用功。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坚信通过诲人不倦的物理教师和坚持不懈的信息技术工作者长期共同努力,前方的路途必然光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