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生互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6-05-14杜杰萍
杜杰萍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互动交流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教学课堂。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不仅能在交流中更快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并且能使学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更高效地进行。在新课改背景的前提下,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种兼实用性和改革性的创新。
关键词:师生互动;传输知识;综合应用水平
一、由无交流到有交流,转变课堂气氛
高效的数学教学方式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地向学生传输相同的知识,而学生轻松自在地只听讲不思考。这样一来,知识只是在脑海中有个浅层的印象,而并没有牢固地印在脑子里,从而导致了老师需要费时又费力地带着学生去复习。长此以往,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十分糟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这种师生间无交流的课堂教学方式必将被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通过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师生之间从无交流到有交流,老师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更好地传达给学生,学生也会将更多的心思放在课堂上。学生上课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就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有效程度。学生愿意听,老师也就更愿意讲了,课堂氛围就更加积极向上了。于是教学课程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单一的讲课只能将理论知识生搬硬套地传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则以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将知识更精简、更有效地传输到学生脑中。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实际思考,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这样在开拓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同样开拓了老师的思维,使老师也能在交流中获益。这种教学方式能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公式充分理解吸收,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变为自己的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达成知识的双向传输。这种传输是基于师生双方相互沟通这一桥梁来实现的,通过交流互动,学生获得知识,老师获得经验,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拉开高中教育的崭新一幕。
三、多样化交流,利于知识有效吸收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思维性并重的课程,教师如果单单将理论概念教给学生,而没有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如何研究问题,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麻木,将学生变成只会听、记、生搬硬套搬公式的机器人,而没有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精妙的地方。然而如今,我们所需要的是具备开拓精神、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新兴知识性人才。因此,广大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也应顺从时代进行调整。在课堂上,一味空讲理论的教学理念早已落后。如今,师生相互交流的创新性方式渐渐登上了时代舞台,通过课堂提问、学生讲题、小组交流等多样化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不仅能一步步地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同时也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一遍遍地增强学生对学术知识的思考和记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在许多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着学生心存疑问却不敢问的现象,这往往是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太严肃、太有距离感所导致的。种类繁多的互动在向学生传输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淡化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感。让学生将教师当成朋友,亲人。当学生能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问题,就能营造出一种师生共同钻研、共同摸索、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课堂效率,全面提升数学综合应用水平
学习数学,必然要用数学。于是乎高中数学教学在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的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高中数学要想学得好,在于多做、多练,从而总结出一套方法,使做题更快、更准。老师比学生更有优势的地方也不外乎比学生多了那么几十年的经验。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若将经验方法以授课的形式讲出,学生往往一带而过,抓不住重点;而现在,老师可以采用互动的方式,举生活中的例子,将经验方式应用进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进而老师可以将经验方法以一问一答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如何做题,如何做对题,提高数学做题正确率,从而在基于理论课本知识之上,学生对学术知识的学习思考会得到再次升华。通过这种交流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探索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获得质的提高,进而学生对数学综合能力的使用也会得到巨大的飞跃。当一节课,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充分地感受到数学所能带来的乐趣时,就自然会认真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也就大大地提高了。自然,要想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所带来的美妙乐趣,必不可少的需要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教学乐趣来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感受。这也是老师所需锻炼和培养的能力之一。
总之,加强师生互动是推进新课改进程的一大重要举措,通过师生相互沟通使课堂氛围愉悦,让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促使教学进程有效推进,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高中课堂教育将会高效化、生动化,改变过去传统单向式教育局面,开创互动教育模式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丘立峰.课堂组织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徐英.课堂因容错而精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