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2016-05-14周银锋
周银锋
摘 要:近十几年以来,我国古城、古镇、古村旅游逐渐兴起,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追捧。古城、古镇、古村旅游与环境教育二者关系密切,试图以苏州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与利用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等。
关键词: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环境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这一举措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动性,为中小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环境观念和发展观念。促使他们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去教等具体问题并未解决,甚至远未解决。
一、古城、古镇、古村的界定
古城、古镇、古村距今已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称谓,各家说法不一。比较常用的有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古城镇、历史地区等。
1.古城
古城,即古代城市,是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是从氏族社会迈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国古城数量众多,我国采取以国家名义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加以管理的办法。截至2015年8月19日,我国目前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27座,还有为数不少的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除此以外,有不少古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2.古镇
古镇又称名镇、市镇等。早期有“以井为市”的说法。在古代,专业从事商业活动的“市”和“曹仕”,逐步形成了这种情况下的市场,进一步发展了市场,形成了一个城市。
3.古村
古村落,也以广义上的名字称,在广义上,指的是“古民居建筑有保留的社会”;它涵盖了经过多年的沧桑继续和演绎,古民居建筑遗产仍为现代人继续和生活。从更深的角度看,是古代封建思想、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宗族观念的融合。
4.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
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是指不同级别不同功能的古代建筑群落的典型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生活习俗、民间艺术及民俗风情等。中国幅员辽阔,古城镇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化,区域差异明显。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古城、古镇、古村,众多学者根据它们的特点开展了多方位多类型的研究,这些丰富璀璨的研究成果,为开展这一课程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
二、关于苏州的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优势
第比利斯会议提到:“环境教育应紧扣于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展活动。”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这里的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与地域文化特色,具有极其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等。
不同类型的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包括自然景观资源、文化历史资源及社会发展资源等。自然景观资源包括水域景观、植被景观、地形地貌景观等。文化历史资源包括文物古迹、古城街巷、地名典故、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社会职业文化与社会阶层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
以苏州为例,其古城、古镇、古村的环境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次分明的植被景观
苏州位于北纬30°左右,这里气候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自然带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主要是女贞、红橙木、杜鹃、石楠等。通过合理配置和人工修剪形成了层次分明、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2.独特的水系与水域景观
肇始于苏州段的京杭大运河,从郊外流入苏州城区后,于唐宋之间就形成了三横四纵的网状水系格局,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城外、城内水系通过环古城河互联互通,至今仍在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目前,以苏州为代表的广大中小学对于这一类环境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尚未展开,一方面是课程资源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具体的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机制尚未建立,其结果是对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对环境教育的概念内涵、目标及途径等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主要采用现实的角度和理性的思辨展开研究,大多是停留在对西方环境教育的引进与诠释方面,理论与实践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现今国内针对古城镇的环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尚处于空白状态,要更好地实现古城镇环境教育,还需扩展时空,由课堂走出课外、学校走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调查、课外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此外,对于古城镇环境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还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方位探索。
参考文献:
[1]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1.
[2]邓亦兵.清代前期的市镇[M].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3).
[3]李海平.江南市镇旅游文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05.
[4]冯淑华.古村旅游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