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入
2016-05-14李均英
李均英
摘 要:历史作为一门提高学生能力素养,培养学生思维与创新、表达与交流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文科学科,正在不断地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实现着自我突破。为顺应时代发展,高中历史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完成其转型过程,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然而,高中历史所呈现的教学状况与我们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仍有很大出入。因而教师还要继续努力,以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基于当前教育背景,对高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合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中历史;现实生活;课堂教学
一、从现状分析中获得启示
首先,仔细研究近几年的历史教学,传统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依旧很深。教师一边推广着创新教育的思维模式,一边在具体授课时,仅凭灌输课本内容来完成教学。这非但没有按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来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更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率和效果。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增强思考力,深切地感受历史的乐趣。但在实施过程中,因教师没有对新课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剖析,而出现这种盲目完成任务,求量不求质的现象。
还有,教师总把目光聚焦于那些学习成绩好,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身上,这是很常见但错误的做法,课堂上更是如此。如果每堂课都只注重这些学生的理解程度而忽视其他人,那么不管他们学到多少,这堂课都是失效的。正因为没有一个班级或个人能够独立存在并发展,教师就应一视同仁地进行教学,同时不断改变自身教学方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以使每个人都融入课堂氛围来收获知识,拓展思维。
二、从启示中寻找发展方向
(一)从过去看现在
我总认为历史因其知识程度深,内容多样,并涉及文化与生活而富有趣味和意义。历史教材能呈现给学生的知识仍很有限,所以,我们应该把课本当做放大镜,以史实为指导,链接出一系列相关的历史节点,以考试大纲为据,把零散的知识串联成一套完整的足以应对高考的体系。
历史研究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事件的主体人物以及国家和世界的整体发展历程,很多学生会因为其内容的庞杂无序以及分支众多而感到无所适从,并且有大量的记忆点需要理解和熟记,因此学生难以产生兴趣,触发畏难情绪。但是若我们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今日,就能发现其有用之处。古往今来,很多贤臣志士都因为引用好的先例而得到重用,因为我们不论何时都需要不忘前世之事,以史为鉴,才能得以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活跃的思维来激发其学习热情。每次授课中穿插一些当今时事新闻,让学生在了解当下社会的同时,在历史事件中找到它们的影子,让学生在自然理解的状态下获得知识与能力。当然简单的问答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通过不断地引导来让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将历史与现实牵连起来,学会在学习中迁移知识,得到运用。历史教学要达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目标,因此,不仅要看长处,更要吸取历史教训。当然学习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形式之下一定要有所指向,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切实得到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把思维能力锻炼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常规任务,这样反复地进行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切实地从历史中感受力量,并为今日的学习增添动力。
(二)从历史看生活
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础性技能,因为历史事件是不计其数的,如果一味地将它们孤立来看,则根本无法开展其他学习,但将它们分类来看,就能够发现其中的联系和相似之处。由此可见,方法十分重要,而教师更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从历史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大小事。
我们要教导学生从历史名人身上找到闪光点,并学以致用。从历史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的不只是前人的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更能看出一代王朝或一个国家的兴衰历程。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把历史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历史融入生活,让学生不仅要用现在的眼光看待历史,更要用历史的视角来观望现在,展望未来。
综上所述,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之下,历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突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使教学成果更加显著。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我们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为此,一旦找准方向就要切实树立创新意识,把历史课堂变活。对学生负责,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我们作为教师永远的重任。让教师和学生对历史教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也因此增强,并切实发展生活化、理性化、科学化的历史教学,注重其运用性、合理性,让历史融入生活,让生活因历史而更好。
参考文献:
[1]罗厚财.高中历史课堂效率提升策略[J].学周刊,2016(5):91.
[2]王静.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中素材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