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明上河图

2016-05-14

小学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风俗画张择端汴河

农村也有风俗画

风俗画不一定都是精工细致的大画家作品,其实在广大的乡村地区,风俗画随处可见。我们都见过的各种地方年画、农民画,其实都属于风俗画,它们反映的是农村的趣味生活。

有这样一幅巨大的古画,用翔实的笔触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座古代王朝都城。画卷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处景观都真实地再现了曾经繁华如梦的古城盛景。对喽对喽,这幅画就是国宝中的国宝——《清明上河图》。

这是一幅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被评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现在被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绘了北宋年间都城汴京的社会图景的风俗画……等等,什么叫风俗画?

所谓风俗画,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个类型,这类绘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俗为题材的人物绘画,以人物和人物活动的场所为核心,尽情展现一个社会的风貌。风俗画最早出现在汉代,至今在全国各个地方的汉代墓葬中发现的画像砖、壁画上,都有这类绘画。

宋代是中国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那时风俗画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清明上河图》的出现是风俗画的巅峰。

绝无仅有的伟大之作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是典型的中国古代长卷绘画。在这么长的画卷中,数也数不清的各色人物、牲畜、车、轿、船只、房屋、桥梁、城楼全都有条不紊地跃然纸上,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简直高得令人无法想象!

正是由于《清明上河图》的生动记录,今天的人们才可能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今天的人们展示了北宋时代曾经有过的繁荣景象。在全球范围内,这都是一幅绝无仅有的伟大之作!

进步的汴京

人人都知道唐代的长安城是一座伟大的城市,它是世界的中心,是国际化的大都市。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北宋的都城汴京,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唐代的长安城哦!

别的不说,唐代长安城的商业活动,就没有汴京这么发达。在唐代,长安城实行的是里坊(fāng)制,整个城市被规划为很多坊,每个坊都有坊墙环绕,沿街不能摆摊做买卖。什么,你想开商店?没问题,去东市或者西市吧,只有那里才能开店。

你看,唐长安城就是这么死板,而汴京却在它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复制伟大的汴京

汴京打破了里坊制,城中到处都可以做生意,形成了很多商业街区。同时,还可以经营很多有趣的文化娱乐项目,比如在瓦肆(sì)就可以听到趣味横生的说唱和评书,在通宵营业的夜市,想吃什么玩什么都不在话下。

而正是因为有了《清明上河图》的如实描绘,汴京城的繁荣与伟大至今仿佛还在眼前,好像被复制下来了一样,让一代代中国人自豪与震撼。

先进的汴京

北宋的汴京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在当时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会,城中店铺达6400多家。汴京中心街道称作御街,御街上每隔二三百步设一个军巡铺,铺中的防隅(yǘ)巡警,白天维持交通秩序,疏导人流车流;夜间守卫官府商宅,防盗、防火、防止意外事故。

嗯,这不就是古代最早的巡警嘛!

别急,在《清明上河图》中,你还会看到更多汴京的有趣之处,来吧!

走入《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关于汴京的全景式画卷,观看者跟随一群赶往汴京城的商队,从郊外开始一点点地向着都城进发。随着视角的不断移动,观画者将逐步看到雄伟的城门、宽阔的街道、繁荣的商界,以及穿城而过的汴河。

北宋时期漕运发达,汴河穿过汴京城,漕运的船只便可以直接由水路进入汴京,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在《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座汴河大桥,名叫“虹桥”。这是一座木质结构的拱桥,仿佛一道彩虹横跨汴河。画中,一艘大船正要通过虹桥,船夫们将桅杆放倒,以降低高度,好穿过桥洞。

所有这一切,都好像是曾经的城市穿越时空出现在我们面前。

“山寨”作品出难题

《清明上河图》有很多难解之谜,其中一个非常棘手:传世至今的《清明上河图》很多,哪一个才是张择端的真迹呢?

是的,《清明上河图》的“山寨”作品简直多如牛毛。从元代到明代,临摹、仿画的《清明上河图》到处都可以见到,到了清代,《清明上河图》真迹已经很难辨别。乾隆皇帝组织画家,在一些残本的基础上重新复原了一幅精美的《清明上河图》,珍藏在宫中,并宣称这一版是真迹。然而,几十年后,乾隆的儿子嘉庆得到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爷俩在一起琢磨了很久,又请人鉴定,发现这才是张择端的真迹。

于是,两个版本的“真迹”都被清皇室珍藏了起来。今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后发现的真迹,而那幅“重置版”被称作“清院本”,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春天还是秋天

《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风俗画,千百年来却让人疑惑画中的场景到底是春天还是秋天,这简直是咄咄(duō duō)怪事。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中是春天,那为什么在画中有贩卖木炭的人?木炭用来取暖,这分明是秋冬季的情形。但是说《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是秋天,很多人却身穿短小衣衫,难道北宋人都不怕冷吗?而且,画中还有很多景象的特征也不符合时令。

难道,张择端老先生画着画着就糊涂了吗?这可真是千古之谜!

谜团依旧重重

《清明上河图》的谜团可不止这些。在看似繁荣的社会图景中,竟然暗暗隐藏着很多耸人听闻的画面,比如懒散懈怠的士兵、无人理睬的乞丐……这真的是一幅盛世画卷吗?

哎哟,国宝就是国宝,身上一大堆谜团,就等着你们去破解呢!

猜你喜欢

风俗画张择端汴河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英国风俗画和肖像画的崛起
张择端站在城楼观街景
风俗人情 市井百态 古代风俗画漫谈
张择端:汴梁的天际线
基于汴河水系的北宋东京滨水商业初探
汴河故道,深埋地下的辉煌
从汴河兴衰看开封的城市发展起伏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
从来汴河感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