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美术课程中进行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意义

2016-05-14张莫愁

教育界·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贵州

张莫愁

贵州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水族人口分别占全国同一民族总人口的50%-98%以上。早在旧石器时代,贵州就已有“观音洞文化”“桐梓人”“水城人”;秦汉时,封建王朝势力未进入贵州,贵州“夷多汉少”。由于少数民族居住历史悠久,贵州积攒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目前各界开始研究整理关于贵州民族文化艺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能够择其一二,让学生了解其发展及意义,就能够有效地将这种丰富的文化艺术传承下去。本文就实际开展教学的情况进行简单述说。

一、高中学生学习地方传统文化的意义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贵州近年来对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多努力。首先,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由省文教事业费内拨出专项专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中小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助学金及衣被照顾优待,在贵州民族学院和卫生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还享受医药、书籍、文具费用等照顾。为培养少数民族师资,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工学院、贵州农学院留出一定名额专收少数民族学生。其次,在文化方面,从1951年2月起,省文教厅每年专门组织1~2次电影小分队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乡、镇放映电影。1952年5月成立贵州省人民文工团,1954年改名为贵州民族舞剧团,1956年改为贵州省歌舞团。编创人员和演员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回族、满族、汉族等民族成分。由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学院联合组成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先后于1952年、1955年、1956年深入贵州农村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语言调查,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了民族文字方案(草案)。自治州、自治县建立后,各自治地方均设立文化工作机构,搜集、整理、宣传、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完全具备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贵州的本土文化底蕴深厚,教学取材也比较容易,很大部分同学都有耳濡目染的先决条件。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选择性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面对多元化的社会背景,我们要找准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有位名家曾经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回归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才能进一步地发展和创新。今天的学校教育不再是盲目追求高分的教育,更需要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能力包括学习、生活等人最基本的能力。这就说明学习本土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本土文化艺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明天的更好发展奠基。

二、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进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

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一开始我只能照本宣科,按照教材一一讲解,后来慢慢发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美术课程要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面对这一要求,我发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能更好地完成课标的要求。对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以苏教版《美术鉴赏》的第三单元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课为例,本课强调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玩具、刺绣染织、服饰、家具器皿、戏具、剪纸、纸扎彩灯、编织、食品等,但是如果每一个类型都细数,那学生肯定接受起来很慢。于是我将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对贵州扎染艺术进行剖析,让学生学练结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讲解扎染的来源,当堂示范扎染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扎染作品。我们的同学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对民间美术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也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要积极充分地领略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美术修养。我觉得本课达到了这样的目的。

(二)在学校的模块课中,开设了《衍纸》这门课程,衍纸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入手,也比较容易出效果。如果这门课程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那就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花卉即可,但我在和本学科老师研讨后觉得,少数民族各种纹样寄托着原始而又真挚的积极生命观,传达了一种万物有灵、万命同源、众生平等、和谐共处的理念,用衍纸的形式表现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纹样,可以将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元素融入我们的常规课堂。本课程效果也比较突出。

本学科可以将我们本土民族元素融入课堂,让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传承,让我们的下一代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如今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明白:民族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世界的。通过对民间美术的理解,肯定了它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代传承与创造的宝贵财富,蕴涵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我们既要自觉保护它,更应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有选择地将其继承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间贵州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