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

2016-05-14韦爱常

教育界·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个性差异个性发展体育教学

韦爱常

【摘 要】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研究并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体育教学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高度统一,进而促使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个性差异 个性发展

一、认真识别和承认学生个性,对不同个性给予鼓励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首先就要发现和辨认学生个性。有位教育家说得好:“游戏可以使孩子的天性暴露无遗。胆大的与懦弱的,合群的与孤僻的,好动的与好静的,善斗的与怕事的……都可以在孩子们游戏中加以区分。”只有识别出他们的不同个性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另外,教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要给予鼓励,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强求一律是不可取的。对个性鲜明的学生不应用一个模式去强求他们,而应允许他们保留那些似乎显得“不合群”的特点,更不要轻易用“狂妄自大”“性情古怪”“轻浮好斗”“调皮捣蛋”等语言刺激挖苦他们。

二、要了解掌握学生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要发展学生个性,只是识别和承认学生个性还不够,还要了解学生个性差异,这对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个性差异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兴趣差异

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指向一定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或学习活动。在广泛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常常进行分化,形成对具体一门学科或某一类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重要推动作用。越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活动往往是以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对于感兴趣的学科和某一节课,就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不感兴趣的就不想学,即使勉强地、形式地去学习,也感到是沉重负担。中、高年级学生,虽然学习不完全以学习兴趣为转移,但是有学习兴趣也是发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二)气质差异

首先,了解气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制定教育教学措施时,都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特点,创造重要条件让他们多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培养持久耐劳的意志力和踏实细致的学风。对粘液质学生的教育应有耐心,无论在指导他们接受知识还是改正缺点的过程中,都要给他们留有余地,同时注意训练他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对抑郁质学生应注意多加关怀,让他们在集体中有锻炼和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在练习中多给予保护和帮助,多给予个别辅导,帮助树立完成运动动作的信心。在动作示范或检查课的效果时,可请他们中做得好的同学出来表演,平时要多鼓励、多表扬,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课内外要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教师要同他们一起运动竞赛,便于思想交流,加深师生感情。对无气质特点的学生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使他们的品格和智力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其次,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和特点,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之一,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利用自己气质中的优势来补偿气质类型因素所带来的缺陷。如胆汁质学生就会充分利用自己思维灵活、敏捷的优势,补偿其粗心造成的失误;多血质学生可以用自己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灵活迅速的优势,补偿其注意分散、缺乏耐心的缺陷;粘液质学生可用其稳重、细心、注意专注等优势弥补思维迟缓、不灵活的缺陷;抑郁质学生可用其思维深刻、细致等优势弥补其兴趣狭隘、反应迟缓的缺陷。这样,他们都能够取得学习的良好效益。同时,学生了解到自己气质类型中的潜能和消极因素,就能有意识地注意发扬其积极方面,克服其消极方面,使自己的品格发展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性格差异

性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特征的诸方面,如是开朗热情还是孤僻冷漠,是刻苦认真还是粗枝大叶,是谦虚谨慎还是骄傲自满等。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摸清学生性格中的优缺点,克服缺点,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并且结合在体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是性格方面原因还其他方面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如果学生体育成绩不佳是因为懒惰造成的,那么就帮助他制定体育锻炼计划,抓住微小进步给予表扬鼓励。如果一个学生由于学习不得法而体育成绩不佳,那么就要帮助改进方法,发展素质和技能。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因此,为了提高教育效果,要采取灵活而持久的手段与方法,对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对于不自信的学生,教师不要过于苛求,要通过暗示、表扬等办法,使他逐渐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能力,以增强信心;对于自尊心强的学生,不要一味夸奖,批评要顾及情面,并设法在工作中使其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会虚心。

(四)能力差异

能力差异包括一般能力差异和特殊能力差异。后者指在体育活动中的能力差异,如有的学生有出色的弹跳力。在顺利完成某项体育活动时,往往不是某一种能力在起作用,而是多种能力的结合在起作用。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都需要有一定的能力,而能力是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掌握运动技术中发展的。有的学生童年就表现出体育方面的出众才能,甚至是体育天才,称之为“早熟”;有的人才能显露较晚,称之为“大器晚成”。

针对上述能力方面的差异,体育教师要重视早期培养,适时进行早期培养和教育。教师还要通过教学、课外锻炼和竞赛等多项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从而养成终身进行运动的习惯。教师要采取有效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走向社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工作、生活环境及身体状况在不断改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身体锻炼。所以,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未来生活的需要。

三、在体育教育中注意对后进生的个性发展教育

后进生是学校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业比较落后的学生,也称双差生。后进生在学业上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动机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是重要原因之一。后进生在思想品德上后进的原因更复杂,其中,缺乏道德情感和意志努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个性发展角度看,后进生往往个人的积极品质发展不足,永远不能变先进。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活动发现那些后进生个性的积极品质,后进生在体育兴趣和能力方面往往并不差,教师要努力鼓励发展优点,并使其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良个性品质迁移到学科学习方面,从而完善其个性,促使后进变先进。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让他们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让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使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而且可以让他们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从而使其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地发展。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个性发展体育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